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

时间:2022-10-03 02:12:01

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

【摘 要】一直以来,数学学习在我国的素质教育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能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有效教学才能把数学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好,本文就将进行有效性教学的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 备课 课堂教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053

其实,有效性教学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那些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可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活动。有效性教学其实是教师为了更好的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主要问题就是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更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而对于数学学科而言,由于其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特点,很多学生对此望而生畏,没有兴趣。而一部分踌躇满志想要征服数学的学生却又败给了惨不忍睹的成绩。总而言之,数学学科被高中阶段的学生列入了最难学的学科之一。尤其是很多不擅长理性思维的学生,付出了别人几倍的努力,结果却依然不尽人意。这样的结果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想看到。因此,教师才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大胆尝试、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一、认真做好备课工作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对教学活动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很多年轻教师因为自己毕业于有名的高等学府,而且自己成绩优异对数学整体知识掌握扎实而对待备课的态度比较随意,结果却造成自己满腹的知识才学,学生却学不到。这其实是教学准备环节的疏忽。备课不仅要求对所教学科的知识有系统的把握,还要求备学生,备教法。

学生作为有行为能力的主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表现出不同特点。这一点,一些教师往往会忽视,他们往往会认为学生都是一样的,而会把新一届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归结为“一届不如一届刻苦”而忽视新的社会背景对学生的影响,而且这一部分教师对新时代学生的变化并不以为然,甚至不会采取变化,还是按照原来的方法授课,这就比较容易导致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情况的出现。

所以不论是新入职的教师还是教育资历比较久的教师都应该与时俱进,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对学科知识和学生学习特点都有整体上的把握,除此之外还要认真准备教法,为更好地进行课堂授课做好准备工作。

二、进行灵活的课堂教学

(一)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不论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还是“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古语都为我们揭示了环境的重要性。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打开思维进行学习有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本是在一定教学目的指导下,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是这其中的主导,而学生是其主体。所以说教师的精神面貌和情绪状态对学生也有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此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工作者也要把严肃刻板的形象换成温和耐心的面容。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尤其是数学学科,面对的知识都是一些枯燥的数字、符号和各种固定的定理、公式,本来就对喜爱新鲜事物的高中学生缺乏吸引力。

(二)重视课堂互动

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重视教师 的教育职责,通常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听得似是而非,却在回答老师的“听懂了吗?”的时候异口同声的肯定回答。春秋时期的著名教育学家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学习和思考之间的关系,而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而往往不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由于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也逐渐加深了难度,尤其是一些立体几何等知识需要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所以很多时候需要学生稍微一思考就能得到答案。而传统的课堂教师直接讲解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觉得自己好像听懂了,而对这一题稍作变化却又束手无策了,这就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甚至由于数学知识都是一些数字定理的运用换算而比较枯燥,学生用耳朵听而不思考就容易昏昏欲睡,这也是在教学实践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现象要比其他课堂高很多。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按部就班的讲下来。而是要在一些基础步骤的时候请学生来回答应该怎么样,或者在写完一个步骤时请同学来回答为什么这一步要这样做,这一步骤用到了什么定义或者定理。让学生时刻跟上教师的节奏而保持适当的紧张,不要过分放松而导致“心无旁骛、神游四方”现象的出现。

有时候课堂时间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先让同学把一道题解答在黑板上,由全体同学来一起看他的答案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都运用了哪些数学定理和数学方法,如果不正确,应该怎样改正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这样可以使全体同学的精力都集中起来,而且随机提问,也能让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回答。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组织小组教学

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实通过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们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所以也就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而且古语有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是说其他人也是学习的对象。小组教学就能很好的发挥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其他人的能力。

此外,学生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具有个体差异性,表现在数学学习上也是各有千秋,有些学生擅长立体几何,有些学生擅长数列、概率,有些学生擅长三角函数。所以小组教学可以使学生之间互帮互助,扬长补短,并且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四)及时跟进课后辅导

学而思,思生疑。课堂时间毕竟有限,会有学生在课堂上大致理解了所学知识,而在课下又产生了一些疑问。或者有学生在课堂上根本就没有理解。这种种情况都需要教师及时跟进课后辅导。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学生自习的时候也在班级中,遇到学生的疑问,要耐心的讲解,及时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利用好每次考试后讲解

其实,每一次考试都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很多时候并不必要在意成绩的高低而是要正视考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尤其是教师首先要注意,不要对总体成绩不好的班级冷嘲热讽或者严厉批评,这样容易使学生惧怕考试甚至考后灰心丧气。而正确的做法是让学生把考试看作自我检测的机会,继续努力,对掌握不好的知识深入了解,勤加练习,真正掌握。教师要认真对待对试卷的讲评,而不要带有任何情绪,因为教师的情绪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从而影响到其学习效果。对于学生普遍犯错的地方,重点讲解,对于其他典型的错误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并且在讲解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也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教班级学生数学水平做到全面的掌握。

(六)抓好作业质量

所谓“实践出真知”,听一百次别人的理论都不如自己实践一次。所以说课后练习十分重要。而做练习却不只是把作业本写满就可以了,而是要通过练习的过程真正把知识掌握并且能够熟练运用、举一反三。所以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的作业,不仅要求答案正确,也要求格式规范,书面整洁,让标准成为习惯。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除了上述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数学教学的有效进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总结、不断反思,确保自己的教学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能更好的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更加熟练。

上一篇:试论优质化学课堂的构建之道 下一篇:12月半导体行业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