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诺丁山》中的俚语特征

时间:2022-10-03 12:09:31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诺丁山》中的俚语特征

摘要:俚语,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属于一种次标准语言。它一般用于非正式情景或用于朋友、同事、熟人和家庭成员之间的谈话。 本文在介绍俚语的三大社会语言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诺丁山》节选中的俚语分析,以达到使学习者更好地体会英语语言魅力并吸收语言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俚语;特征;听者;说话者;社会语言学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Eble在她的著作《语言和社交性》中给出了明确的定义:

俚语是话语者用来在某一群体范围之内或社会大规模的趋势下,建立或加强社会认同或社会凝聚力的千变万化的一系列口语化的词和词组。

俚语作为语言中最活跃、最生动和最自由随便的部分,它已经成为语言交际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已被广泛地使用在电影、电视、文学作品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正如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所说:“如果把语言比做君临天下的帝王,那么在金碧辉煌的殿堂里居然出来一位莎士比亚笔下的小丑式人物,堂堂入座,甚至挤身身于最庄严的盛典,这就是俚语。”它出身于大众之口,跳除了惯犯语言的框框,使人们能够不拘一格,畅所欲言。

一、俚语的社会语言学特征简要分析

在分析《诺丁山》中的俚语社会语言特征之前,让我们用更实用和系统的方式来对这些描述特征进行分类:

二、《诺丁山》中的俚语社会语言学特征分析

《诺丁山》讲述了两个有天壤之别社会背景的人相爱的故事。一个是世界著名的电影明星,如公主一般;一个是平凡的小书商,事业并不成功。然而他们确在伦敦的诺丁山邂逅、相爱。结果不是擦身而过,而是喜接连里。超现实,但是很精彩。一个很奇特的开始,虽然期间的过程一波三折,但结局很动人。诺丁山就象个文化大熔炉,葡萄牙、英国、牙买加、各色人种齐聚一堂,有富人也有穷人,让来自完全不同背景、有着极大差异的两个人兜在一块并能融在一起的理想之处。所以《诺丁山》中俚语的运用让人物对白显得生动、幽默、简洁、夸张又不失新颖性,从而体现出不同人物所属的不同阶级、职业、社会身份和地位。下面以《诺丁山》中的两处节选中的俚语为例分析其在作品中的社会语言特征。

下文[1]―[2]选段中是电影《诺丁山》(1999)中书店老板威廉,他的邋遢室友斯百克和他的朋友,典型中产阶级的伦敦人之间的对话。

在节选[1]中,威廉和斯百克在讨论一个水下面具。

[1] Willam’sHouse /Terrace.

威廉的房子。

SPIKE: There’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goggles, though.

斯派克:尽管潜水镜有点问题。

WILLIAM: No, they were, um...prescription.

威廉:是,潜水镜是有点问题,嗯……度数有问题。

SPIKE: GROOVY.

斯派克:妙极了。

WILLIAM: So I could see all the fishes properly.

威廉:那么我能彻底地看见所有的鱼了。

SPIKE: You should do more of this stuff.

斯派克:这种东西你应该多做点。

这段节选中包含了一个俚语groovy, 是英语普通用语excellent 好极了/妙极了的意思。尽管这是以前在年轻人中反复使用的俚语,但是过时的话语仍旧认为是有趣的,夸张的。 所以根据上文所描述的俚语分类标准,可以看出这个表达方式体现出了俚语的一些以说话者为中心的特征(即群组局限特征,口语化特征和时间局限特征);还有写以听者为中心的特征(即娱乐性特征和时尚性特征)。

节选[2]中是托尼和伯尼的对话。

[2]Tony’s Restaurant.

托尼的饭店。

BERNIE: Yeah, well, um, you know, it seems they’re...er, shifting the whole outfit much more towards the emerging markets. Um, and of course...well I was a total crap, so...

伯尼: 是,对,恩,你知道,好像他们……,把整个组织转移到新兴市场。恩,当然…我简直就是个废物,所以……TONY: A toast to Bernie...the worst stockbroker in the whole world.

托尼:为伯尼干杯……世界上最差的股票经纪人。

节选[2]中英文俚语短语 total crap 一方面具有俚语以说话者为中心的口语化和粗俗话特征;另一方面也具有俚语以听者为中心的深刻印象感和形象的特征。此类型的俚语通常被称作粗俗俚语短语,或说话者为给听者留下印象所使用的丰富多彩的禁忌语。

三、结束语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广泛地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和往来,如果不了解俚语的社会语言文化特征,不懂得俚语的使用,就会给正常的交流造成一定障碍,甚至是误解。因而,对读者而言,要正确地识别俚语,必须在准确把握语境的基础上,丰富语言知识和熟悉文学所包含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增强驾驭语言的能力,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曹旺儒.郑书云. 俚语的社会语言学阐释. 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徐大名.当代社会语言学[M].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3]张艳. 浅析英语俚语的特征与风格[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5).

项目编号:20101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

上一篇:简谈琴乐的审美特征 下一篇:民族歌曲中的“民族”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