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温下公路施工病害的处理

时间:2022-10-03 11:59:24

浅谈低温下公路施工病害的处理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公路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在公路运营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公路施工病害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交通效率与交通安全性。低温对公路施工质量存在着较大影响,分析常见的公路施工病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公路施工病害处理,有助于提高公路耐久性,保障公路交通运行的综合效益。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低温下公路施工病害的处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低温;公路;病害;处理

中图分类号:U44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0-0153-02

1 工程概述

某公路工程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属于国家重点公路工程模,公路起点桩号为K344+000,终点桩号为K388+000,公路全长长度为44 km,路基宽度设计为12 m,路面宽度设计为9 m。公路施工路段内地形起伏不大,地势较为平坦。施工区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严寒,昼夜温差较大。在公路施工中容易出现一些施工病害问题,严重影响着工程质量,为此,提出对低温下公路施工病害的处理研究。

2 低温对公路施工的影响

低温对公路施工容易造成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低温对混凝土、钢筋性能与施工操作的影响

在低温状态下,新拌制混凝土其强度尚未形成,混凝土内部水分则会出现冻结现象,由液体状态转化为固体状态,导致水分体积增加,冷胀问题的出现,则会从内部对混凝土造成破坏,引起混凝土裂缝问题,降低混凝土承载力,从而影响公路整体结构性能;在低温状态下,钢筋变硬,变脆,其内部组织出现损伤,在钢筋焊接作业时会产生内应力,影响焊接受力强度。

2.2 低温对公路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影响

在低温环境下,公路施工人员操作十分不便,容易引起公路施工质量问题,影响公路施工进度;如在风雪天气下,则公路施工更为困难;低温环境中,机械设备多难以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如油压设备出现低温油路凝结,导致机械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2.3 低温对公路土方工程影响

如在公路施工中,如其温度为负温时,在路基填筑层多会出现3 cm左右的冻层,在气温回升后,冻层融化后路基表面变的松散,引起公路压实度不足,容易引起路基施工质量问题,引起公路施工病害问题。

3 低温引起公路施工病害的主要机理

3.1 冻土引起公路施工病害的机理

冻土,属于一种特殊土体,冻土区活动层其变化规律较为明显,即春季融化,冬季低温冻胀,在低温下冻土区域公路施工容易出现较多的公路施工病害。冻土在外界温度环境相对稳定时其冻土结构相对较为稳定,不会引起较大公路病害问题。然而在冻土环境变化时,尤其是冻土出现剧烈的热交换时,在热熔作用影响下,冻土层结构则会出现变化,并出现冻融侵蚀与沉陷现象等,引起公路施工病害。冻土热平衡出现破坏时,其冻土上限与下限则会发生变化,在融化后出现下沉。溶沉与冻胀问题是引起冻土地区地表变形灾害的主要机理。

3.2 溶沉引起公路施工病害的机理

在该工程中,其冬季低温时负温天数较长,在低温影响下,容易产生冻土。冻土在人为活动下容易出现融化,如公路施工改变了道路表面水热交换条件,引起基底土体土层塑性发生变化。公路施工改变了地下水与地表水径流条件,如排水措施设置不科学,则会导致在路基中出现积水,在低温影响下路基出现冻结,在温度升高后融化,导致路基下沉或路基塌陷等病害。

3.3 冻胀引起公路施工病害的机理

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公路施工,其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冻胀问题,如公路施工中所应用混凝土,在冻胀影响下,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影响公路混凝土承载力等。路基填料选择不当或填料不均匀等,也可能会引起公路不均匀冻胀,产生公路施工病害问题。

4 低温下公路施工病害的主要类型及处理措施

在该公路工程施工后,通过调查发现该公路工程主要病害问题表现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坑槽及车辙等,在分析公路施工病害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公路病害处理措施。

4.1 公路施工病害的类型及成因

4.1.1 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属于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病害问题,与道路中心线基本垂直,且宽度不定,严重则贯穿整个路幅。引起公路横向裂缝的成因主要有:在施工过程中,因路基填土纵向碾压不均匀,或碾压过程受力不均匀,引起地基沉陷,受外界车辆荷载影响,导致横向剪切力加大,引起路面横向裂缝;地基处理措施不当,如在该公路施工过程中,其地基处理采取了水泥搅拌桩、粉喷桩及碎石桩等措施,措施之间连接位置缺乏合理控制,引起沉降量不同,产生横向裂缝;在公路施工中横向施工缝缺乏合理控制,导致接缝位置不紧密,引起接缝位置压实不足,弱接缝在外界荷载影响下发展为横向裂缝;温差较大引起温度裂缝,导致结构层抗拉应力降低等。

4.1.2 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指的是与行车方向基本平行裂缝,在该公路工程调查中发现这类裂缝较少。引起纵向裂缝主要因素有:路基压实不均匀或路基稳定性不足,公路路面压实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等。

4.1.3 坑 槽

坑槽属于该公路工程施工中表现最为明显的病害问题,引起坑槽病害的主要原因有:水损害与行车荷载相互作用,养护管理不当等。

4.1.4 车 辙

在低温环境下,夜间公路基础温度较低,容易出现冻结问题,在白天温度上升后,冻土层出现融化现象,引起公路路基边强度降低,在车辆荷载下,引起车辙病害,应用材料稳定性不足等。

4.2 公路施工病害处理措施

针对公路横向裂缝与纵向裂缝,其处理措施为主要为:在进行公路施工中,其灌缝处理采取专用灌缝机,应用灌缝胶,提高缝壁粘结性能,保证其在低温状态下不发生脆裂;在路基填料选择时应保证其材料应用含水量符合设计要求,防止冻害发生;针对已经产生横向裂缝与纵向裂缝,可以采取裂缝贴补法进行处理。应用封缝材料,进行公路裂缝处理,其经济性较好,施工简单便捷;针对坑槽问题,可以采取直接填料式处理措施与挖填式坑修补技术。其中直接填料式修补的特点在于应用广泛,操作便捷,维修时间较短,将坑槽内杂物清理后直接填充沥青混合料进行碾压即可;应用挖填式坑修技术,则通过专用切缝机,彻底处理存在坑槽的病害路面,在坑槽表面喷射改性乳化沥青,掺入热沥青混合料碾压成型即可。针对车辙病害,因车辆纵向推移剪切力所引起,则其车辙处理可以通过凿除车辙面层,重新进行面层铺筑来处理;对因公路基层强度不足,水稳定性不良引起车辙病害,则需要进行基层更换或采取措施进行基层补强;如因沥青面层铺筑质量问题引起车辙,则应凿除车辙位置并重新铺筑。

该公路工程在低温环境下进行施工,产生了一些工程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坑槽与车辙。在分析病害成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障了公路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实现了该公路工程施工综合效益。

5 结 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基础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要求,公路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一系列的病害问题,严重影响着公路运行的综合效益,本文主要是对低温下公路施工病害成因及处理进行研究。在分析低温对公路施工影响及引起病害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案例,对公路施工的主要病害成因及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合理控制低温下公路施工工艺,针对公路病害问题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公路施工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 肖爱君.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养护处理技术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1).

[2] 谭斌.公路路基病害及处理探析[J].交通标准化,2013,(4).

[3] 刘涛.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病害的几种原因及处理方法[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2,(6).

上一篇:提高中压线路重合成功率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 下一篇:定制式义齿产品的安全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