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森林公园中硬质景观设计

时间:2022-10-03 11:41:33

浅谈森林公园中硬质景观设计

摘要:北运河是我国南北大运河的北段,流经北京北部和东部地区,自西北而东南,至通州与通惠河相汇合。为了提高河道行洪能力,改善河道生态环境,能够展现运河文化特色,在规划方案制定上,依据整体统一、特色突出、尊重历史、尊重现场、综合利用等五项原则。河道生态治理突出生态、自然、田园的特色,与城市段有明显区别,设计充分挖掘运河的传统文化和人文景观、充分发挥运河的潜在价值,治河治水、恢复生态、开展休闲渡假和旅游,达到社会的综合效益。

硬质景观是指园林造景物质要素中没有新陈代谢作用,供人们休息、活动、观赏的设施或场所,如亭廊、花架、景墙、道路、地坪、广场、挡土墙、桥、座位、停车场等。虽然在园林中的比重不大,但其无可替代的实用功能和不可多得的观赏作用,使其成为园林景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郊野森林公园中,大多采用与环境相协调的石材、木材、混凝土等材料来完成这些硬质景观,与自然环境互相协调。

关键词:生态;郊野公园;硬质;小品

Abstract: The North Canal is the northern China's north-south Grand Canal, flows through the northern and Eastern Beijing, from the northwest and Southeast, to Tongzhou and join Tonghui river. In order to improve river flood capacity,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n show the ca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lanning scheme, based on the overall unity,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respect the history, respect for the site,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five principles. River ecological governance to highlight the ecological, natural, garden features, it has obvious difference with city section, design to fully tap the canal culture and the humanities landscape,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tential value of the canal, river training, carrying ou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resort and tourism, to achieve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of society.

Hard landscape is not the new supersedes the old. Effect of landscape element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or people to rest, activity, view the facilities or places, such as the pavilion, flower racks, wall, floor, road, square, retaining wall, bridge, seats, parking lot. Although the proportion in the garden of the small, but its irreplaceable function and rare ornamental effect, make it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ndscape essential. While in the country Forest Park, mostly used in harmony with environment of stone, wood, concrete and other materials to complete these hard landscape, in harmony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ecological country park; hard; sketch;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绪论

北运河是七世纪初隋朝开凿的南北大运河的最北段,流经北京北部和东部地区,其上游为温榆河,源于军都山南麓,自西北而东南,至通县与通惠河相汇合。北京城近郊区的河流,如北面的清河、南面的凉水河等几乎全注入北运河,是北京最主要的排水河道。

为了能够展现运河文化特色,在规划方案制定上,依据整体统一、特色突出、尊重历史、尊重现场、综合利用等五项原则。河道生态治理突出生态、自然、田园的特色,与城市段有明显区别,设计充分挖掘运河的传统文化和人文景观、充分发挥运河的潜在价值,治河治水、恢复生态、开展休闲渡假和旅游,达到社会的综合效益。因此,在本项目中的硬质景观大多采用与环境相协调的石材、木材、混凝土等材料来完成这些硬质景观,与自然环境互相协调,又能给人以朴实、和谐、舒适和自然的感觉,同时也能让人实现回归大自然的梦想。

一、项目概况

北运河通州段二期自六环路桥至甘棠大桥段由河堤向内侧新建,左堤长8190米,右堤长3639米,堤岸及堤坡绿化面积69.7公顷;巡河路宽6米,面积7.8公顷,湿地鸟岛面积8.5公顷,堤岸内侧绿化带至巡河路之间绿地面积395公顷,合计规划面积481公顷。根据通州区要求,规划设计工作分两步,第一步于2007年底完成总体规划及堤岸、巡河路、湿地鸟岛景观设计,第二步于2008年底完成堤岸内侧绿化带至巡河路之间绿地景观设计。

二、设计原则及理念

1、构思与布局

无论是用于点景还是组景在空间布局上都要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在位置上要彼此呼应顾盼、距离避免均等。硬质景观小品的摆设、背景的选择都要与地形、建筑、植物、水体协调一致,另外人流的走向,空间的开阔封闭都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2、比例与尺度

功能、审美和环境特点是决定硬质景观尺度的依据,正确的尺度应该和功能、审美的要求相一致,并和环境相协调。

3、色彩与质感

色彩与质感的处理与园林空间的艺术感染力有密切的关系。两者相辅共存,只要善于去发现各种材料在色彩、质感上的特点,并利用它去组织节奏、韵律、对比、均衡等构图变化,就有可能产生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提高其艺术感染力。

4、多样与统一

硬质景观设计要统一于总体艺术风格,统一而不单调,丰富而不零乱。既要有变化,有自己的风格,又要统一于整体环境。在不同的环境中,小品的形式有所不同,根据功能、性质和景观要求,来处理构图,应因地制宜和因情制宜的合理布局和设计构思。

5、功能与技术

硬质景观绝大多数均有实用意义,除艺术造型美观上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实用功能及技术的要求。在园林硬质景观小品设计中应注意在满足了装饰要求外,更应满足技术与功能方面的要求。

三、硬质景观的分类

1、铺地

铺装地面是在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设计要素,它是空间的骨架、网络。特别是在园林景观的空间设计中,不同铺装地面构成的园路的规划布置,就能反应不同的园林面貌和风格。

在运河项目中,考虑到以人为本,还原生态及环保低碳等因素,所以在铺地设计中,广场及一、二级园路采用了木地板、透水混凝土砖及石板碎拼等材料。其他园路采用了黄石板嵌草、小砾石、卵石等材料。而且充分考虑空间的大小,大空间要做的粗犷些,选用质地粗大、厚实,线条较为明显的材料,因为粗糙往往使人感到稳重、沉重、开朗;另外,在烈日下面,粗糙的铺地可以较好的吸收光线,不显得耀眼。而在小空间则应该采用较细小、圆滑、精细的材料,细致感给人轻巧、精致、柔和的感觉。木质铺装则体现了生态性和与人的亲和性。

图1-1透水混凝土砖铺地

图1-2 入口广场铺地

2、景墙

在园林小品中,景墙具有隔断、导游、衬景、装饰、保护等作用。景墙既要美观,又要坚固耐久。常用的材料有砖、混凝土、石墙、铁艺格围墙等。景墙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一般根据材料、断面的不同,与周边的树、石、建筑、花木等其他因素,以及墙上的漏窗、门洞的巧妙处理,形成空间有序、富有层次,虚实相间、明暗变化的静观效果。

运河项目中在明镜移舟处做了一道浮雕墙。此浮雕墙高5米,同时还有挡墙的作用,在平台上做了一组亭廊组合。因此,结构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墙,外饰面采用了花岗岩石材贴面,利用线刻的表现手法展现运河作为南北漕运的重要交通要道时的繁荣景象。

图2-1 浮雕墙

3、景观小品

(1)景观座椅

座椅是景观环境中最常见的室外家具种类,为游人提供休息和交流。设计时,路边的座椅应推出路面一段距离,避开人流,形成休息的半开放空间。景观节点的座椅实施设置应设置在背景而面对景色的位置,让游人休息的时候有景可观。

为了营造出自然、生态特色,本项目中的景观座椅多为木质座椅,采用原木表面碳化处理,卯榫连接加固。

图3-1 原木座椅

(2)景观亭廊

亭廊为园林景物之一,其位置体量、色彩等应因地制宜,表达出各种园林情趣,成为园林景观布图中心。亭廊不仅是供人们憩息的场所,又是园林中重要的景点建筑。亭的艺术造型多种多样,按平面分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扇形和多种组合形亭。按结构的构件材料组合分还有钢筋混凝土亭、木亭、茅草亭、钢架亭以及各材料组合亭等。廊从横剖面来分析,大致分成四种形式: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和双层廊。从廊的总体造型及其与地形、环境结合的角度考虑,又可把廊分成:直廊、曲廊、回廊、爬山廊、叠落廊、水廊、桥廊等。廊往往与亭、花架组合形成园林小品或者构筑物。

亭廊的木制建造一般采用防腐木材,固定的方式采用卯榫固加五金螺栓、螺母、螺钉等材料安装。

在本项目的森林迷宫中,充分发挥了木质小品的自然生态、灵巧多样的特点,使得更巧妙地融入整体环境中,点缀空间,使其更富有意趣。

图3-2 茅草木屋

图3-3 童趣木屋

(3)木栈道

临水木栈道为人们提供了行走、观景、休息和交流的多功能场所。由于木板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粗朴的质感,因此行走其上比一般石铺砖砌的的栈道更为舒适。

以大运河木栈道为例,木面板选用松木,其材料必须进行严格的防腐和干燥处理,厚度为50mm,板宽为95mm,板与板之间要留出5cm左右宽的缝隙,连接和固定木板及木方的金属构件应采用镀锌材料制作。木栈道由表面平铺的面板和钢结构支撑空层两部分组成。由于此处的水深没有达到700mm,所以没有设置栏杆,而两侧种植了大面积的芦苇,木栈道穿行在芦苇荡中,营造出自然野趣的景观。

图3-4 木栈道

(4)景观桥

景观桥也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按照材质来分主要为石桥、木桥及混凝土桥。主要形式有单跨、多跨和点式(汀步)桥;有平桥和拱桥;具体构造形式由桥墩(桩柱)、桥台、梁、板、栏杆组成。下面主要以运河中的木平桥为例,探讨一下木平桥的施工工艺。

首先,见下图3-5,由于当时对运河池底的基底承载能力不是很明确,所以下部基础采用了毛石墙的结构形式。毛石墙的顶部采用C25钢筋混凝土压顶,内配钢筋及预埋铁件与上部钢结构支撑焊接固定。木面板采用红松木,做防腐处理。

图3-5 木平桥

(5)景观标识牌

公园标识系统从使用范围上可分为室外环境标识、公共区域引导标识和室内环境标识。其中.室外环境标识主要包括公园地图导览、方向指示牌、公园名称、建筑物入口等相对位置标识以及一些规定性标识;公共区域引导标识主要包括停车场、无障碍通道引导及其它公共设施相对应位置标识;而室内环境标识则主要指主题馆内部的室内环境标识。

在运河森林公园中的标示系统的设计中,充分发挥了木质小品的自然生态及古朴的风格,形式上采用了帆船等形式,凸显出运河的文化特色,而采用的材料多为轻质龙骨及碳化木。

图3-6 标识牌一

图3-7 标识牌二

结论

园林硬质景观在园林中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不论是依附于景物或建筑中还是相对独立,其造型取意都需要精心琢磨并经过一番艺术加工,才能与园林整体环境协调一致,在园林环境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位置、尺度、形式和适宜的园林建筑小品,不仅需要满足其特定的功能要求还要从建园的角度出发,巧妙地用于组景增添园林意境,使画面更富有诗情画意。

参考文献:

[1] 李展平、李凌州编著,《木质园林小品》,化学工业出版社,07/2009

[2] 廖艳红,讨论城市硬质景观的设计与建设[J].中外建筑,1999,(2):5

[3] 赵淑静、孙丽辉,论木栈道的园林应用,现代园林,1999(5)

[4] J.O.西蒙兹著,程里尧译,《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附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观念得到了更新,人们在不断改善内部居住环境的同时,还渴望有一个舒适、和谐的外部环境。园林硬质景观作为一种形式早已渗入了园林规划设计之中,并且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它不仅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优美的外部环境,而且对提高园林的艺术气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影响之深,作用之大,感受之浓的确胜过其它景物。一个个设计精巧、造型优美的园林小品,犹如点缀在大地中的颗颗明珠,光彩照人,对提高游人的生活情趣和美化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广大游人所喜闻乐见的点睛之笔。

上一篇:浅谈电力系统无功功率补偿技术 下一篇:水利工程监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及工作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