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时间:2022-10-03 11:13:02

浅谈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德育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挖掘文中的思想教育点,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本文论述了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意义及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职教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语文是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应在语文学科里获得深厚的道德修养,为自己以后的生活之路做好铺垫。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的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可见,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意义

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学习语文是一切生命成长、人格形成、个性发展的必经之路。语文学科同样是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而要做好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就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因为文本的思想性是内在的、深层次的,只有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反复推敲,才能获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教材内容为切入点,积极捕捉德育契机,精心施教,并以此为基础加以拓宽。通过职业教育中的语文课的德育渗透,才能彻底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来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德才兼备的学生,这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做人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建构主义理论,实现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从而实现语文的人文素质教育,使语文教学改变枯燥的教学局面,让学生的身心真正投入到语文教学中,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以课本为基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渗透

1、直接通过学习语文教材,达到“育人”的目的。语言文字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加强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力度,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比如从古至今,无数的爱国志士抒写了一篇篇动人的篇章。因此要通过这些事例的讲授,给学生树立爱国的楷模,启发学生的爱国情操。令其领会作者真挚的情感,感受作者的人生体验,树立起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国投身于国防建设,为我国航天事业和核武器的发展作出贡献。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中要以教材为蓝本,引导学生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发挥出语文教学重的德育作用。

2、在语文基本功训练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语文基本功还是相对薄弱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应该继续训练他们的基本功能力,通过写周记、短文,可以让学生将身边发生的事情、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把每件事情系统的表述清晰即可。学生写的周记教师要及时批改,从中发现学生的心声,及时解读学生的思想状态,时间久了,不仅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较快,并且在潜移默化中也对他们进行了德育渗透教育,使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审美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1、问题法。教师采用问题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使教育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通过递进式问题教学法深刻分析文章的思想意蕴,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分组探讨问题,同学们通过品读、分析文中句子的内涵,激发学生们热烈的讨论,经过适时的点拨,初步总结出了文章所渗透的人生哲理。

2朗读法。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字、词、句中领悟蕴含的深刻道理,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利用朗读技巧,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验种种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

3比较法。在语文学科中运用比较教学,可以构建新的文化视点,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从而使其对文章的认识和评价更为确切,对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意义理解得更为深刻。

(三)多开发活动教学,提高教育的力度。

语文课堂应注重“活动教学”,语文活动是一个由认知到实践的过程,从实践中学会做人的教育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也就随之而提高。从语文活动的目的任务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本身就融入了思想品德内容,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高可以在健康有益的语文活动中得以实现。在教学中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手抄报,演课本剧等,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了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同时,也是对教学内容的延续和深化,在课堂活动中融入德育内容,深化素质教育,是语文这门学科进行德育渗透重要且行之有效的延伸。例如:在讲授鲁迅先生的《药》时,可以把《药》改编排练成话剧,并在班级内演出。尽管学生的表演不是很成熟,但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革命历史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也会更加巩固学生的革命历史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并使其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 滕秋雄;;发挥学科优势 讲究渗透方法——谈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J];广西教育;2009年20期

[2] 谢玉超;;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初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09期

[3] 柳志君;;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之我见[J];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17期

上一篇:浅谈培养和提高职高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 下一篇: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幼儿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