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铣刨料掺水泥冷再生施工技术

时间:2022-10-03 10:42:06

路面铣刨料掺水泥冷再生施工技术

摘要:根据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再生利用的实际生产情况,介绍了在路面铣刨料掺水泥冷再生技术的生产、施工控制情况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的质量检测项目及要求。

关键词:铣刨料掺水泥 ,再生技术, 经济分析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hanghai-nanjing expressway expansion project of recycling the actual production condition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terial plane in the road miller mixed cement cool regenerated technology of production, construction control and in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key control quality testing projects and requirements.

Keywords: milling planer material mixing cement, renewable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U41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概述

1.1由我公司承建的沪宁扩建工程LM10标,合同段全长27.63km,原老路结为双向四车道,结构层为20-40cm二灰土,20-40cm二灰碎石,16cm沥青面层;扩建后为双向八车道路面,设计结构层为:底基层20cm再生料,36cm水稳碎石基层和20cm沥青面层。

1.2按照设计原则上老路超车道各结构层全部利用,并加铺4cmSMA13,行车道中上面层全部刨除,下面层部分利用,硬路肩下仅保留1.25m宽的底基层,其他各结构层次采用新的路面结构。实际施工时,根据老路病害调查情况,对存在严重病害的老路超车道结构层的70%进行了铣刨;因铣刨的数量较大,设计采用再生技术妥善应用旧混合料,设计底基层采用20cm的再生料掺水泥进行铺筑,铣刨的沥青面层、二灰碎石基层、底基层按台阶拼接的要求分层铣刨,不同材料不能混铣混装,运到再生加工场也必须分类堆放。通过旧料的利用,降低扩建工程的造价、减少废弃混合料对环境的污染和堆放土地占用。

2.铣刨料冷再生工艺

2.1 铣刨料冷再生就是将原沥青路面的沥青和二灰碎石铣刨料运至拌和场地分类堆放,按一定比例经过水稳场拌设备加入一定剂量的缓凝水泥和水,重新拌和成混合料用于新路的底基层的施工工艺。

2.2根据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沥青路面再生方案,我单位施工的沪宁高速公路扩建LM10标工程中采用采用了水泥为再生剂,通过冷厂拌再生技术,将二灰碎石基层的铣刨料用于新路的底基层。

2.3老路面铣刨与铣刨料的筛分、储存:对沪宁高速公路老路面沥青混合料进行铣刨,采用运输车辆直接将铣刨料运输至拌和厂集中堆放。为防止在堆放和生产过程中铣刨料发生结块,采取了以下措施:a. 在铣刨时适当加大水量;b. 铣刨料堆高一般不超过2m;c. 在铣刨料仓中增加破拱装置;d. 每天拌和工作结束后将铣刨料仓放空。在拌和厂对铣刨料进行筛分,根据铣刨料的尺寸设置了10mm和31.5mm两道筛网,将铣刨料分成10mm以下细集料部分、10mm-31.5mm粗集料部分和31.5mm以上大颗粒部分。为了进一步利用老路铣刨料,配置了破碎设备,主要是对31.5mm以上大颗粒部分进行再次破碎,破碎后的铣刨料经筛网过筛后分成粗细两档,可以得到较好的利用。铣刨料运输到拌和场后必须分类堆放。

2.4配合比设计要求

1、混合料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1.0Mpa;

2、水泥最小剂量控制在2.0%左右;

3、铣刨混合料采用机械集中拌和。

2.5材料产地、技术要求以及配合比设计工作:

1、水泥:采用镇江联合水泥厂生产的“宝船”牌P.O32.5#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3天抗压强度不小于11.0Mpa,28天抗压强度不小于32.5Mpa,安定性必须合格;

2、骨料:采用铣刨的二灰稳定碎石和沥青混合料。

3、配比试验过程:a、首先计算理论沥青混合料和二灰碎石的比例,按照比例进行配置;b、分别以水泥剂量为1.5%、2.0%和2.5%配置混合料进行击实试验,得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并且得出最大干密度与水泥剂量关系曲线;c、以标准击实得出的最佳含水量来配置混合料进行EDTA滴定,从而得出EDTA耗量与水泥剂量的关系曲线;d、以标准击实得出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来制取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称料质量依据98%的压实度来控制);e、将无侧限抗压试件在25±2OC,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养护6天,然后浸水1天,第7天进行无侧限抗压试验;f、对以上所得的试验结果进行整理。

依据底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结合《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路面施工组织方案》中的有关要求,选用2.0%水泥剂量满足底基层施工的技术要求,因此我部在施工过程中水泥剂量依据2.0%来控制,二灰碎石铣刨料:沥青砼铣刨料=30:70。其最大干密度为2.045g/cm3,最佳含水量为7.7%,强度代表值为1.16Mpa。

2.6水泥铣刨料底基层施工:

我部采用一套WCB-500型连续式稳定土拌和设备拌和,每小时生产能力500T,20台载重平均18T自卸车运料,两台水稳摊铺机摊铺,用一台双钢轮压路机、三台振动压路机、一台胶轮压路机组合碾压,机械化连续施工,并做充分准备,加强管理,确保质量。

2.7水泥铣刨料底基层施工工艺

2.7.1测量放样

①复核检查导线点坐标,复核水准点高程。

②检查路床顶面标高。

③用粉笔标出导向线。

④在摊铺段外沿边线定边桩,每隔10m测定一点控制高程和横坡度,计算和标定钢丝悬挂高度。用钢纤架、直径2mm钢丝绳和紧线钳按控制标高放好摊铺机摊铺厚度基准面,经试铺段检测,厚度、横坡和标高均符合要求,说明横坡仪控制精确。为了不影响摊铺速度,在前一台摊铺机外侧走钢丝,中间标高用横坡自动仪控制,加强横坡度检测,内侧走支架铝合金梁的方法。

⑤路肩侧采用人工培设土路肩的方法,一方面提高了边部的压实度,另一方面提高了边部的养生效果。

2.7.2水泥铣刨料的拌和控制:

根据底基层施工技术要求和摊铺日进度,我部配置WBC500型拌和机一台,配有四个进料斗,料斗口安装钢筋网盖,筛除超出粒径规格的铣刨料及杂物。拌和机的用水配有大容量的储水池。拌和时采用经试验验证的施工配合比进行拌和生产,施工配比的具体情况为:二灰铣刨料:沥青铣刨料:外掺水泥=30%:70%:2%,在实际施工期间根据铣刨料的数量掺配比例进行了略微的调整。

①水泥铣刨料拌料前对拌和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保证两种铣刨料比例准确,水泥掺量稳定,含水量符合要求。

②拌和厂生产设备安置于空旷干燥、运输条件较好的地方,并做好了场地内的排水、防火等安全措施。

③两种铣刨料分类堆放,并插牌标识,堆料场地已硬化处理,水泥由1个100T的储料罐贮备,以保证供应,防止受潮。

④拌和厂拌出的混合料应符合设计的配比,水泥剂量稳定,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值0.5%为宜,拌和前一天应实测铣刨料的含水量。开始搅拌之后,按规定取混合料试样抽查级配和水泥剂量;随时在线检查配比、含水量是否变化。高温作业时,早晚与中午的含水量要有区别,按温度变化及时调整。同时每天根据总拌料量和水泥消耗量进行总量校核,确保满足要求。

上一篇:浅论建设工程合同形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下一篇:浅谈公路施工中影响沥青路面的因素及其改进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