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

时间:2022-10-03 10:38:38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为了解医院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6个临床科室2008年1-12月的出院病历3951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 结果抗感染药物使用率达到82.6%,超标12.6%;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为100%;药敏实验率为13.6%,未达标27.4%;抗菌药物分线使用中,一线占53.6%;二线占38.1%;三线占7.6%。 结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调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随机抽取医院6个临床科室2008年1-12月出院病历 3951份作为调查对象。

1.2调查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自行设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患者基本情况、住院情况、手术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感染情况、病原学检查情况等内容。

2结果

2.1抗菌药物使用率与分线使用情况3951例患者中3263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2.6%;抗菌药物分线使用中,一线使用为1835例,使用率为53.6%;二线使用为1230例,使用率为38.1%;三线使用为234例,使用率为7.6%。

2.2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排位在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五官科(96.1%)、外二科(95.6%)、内一科(91.3%)

2.3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经调查,临床使用抗菌药物近32种,其中以头孢菌素类最多,以后依次为含酶抑制剂、喹诺酮类、林可霉素类、大环内脂类、抗病毒药物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2.4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3263例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用药前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几率很低,药敏实验率为13.6%,未达标27.4%。6个临床科室中,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只有内一科送检最多,其他科室送检很少。

2.5不合理用药的表现

2.5.1无适应症或适应症不明确,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因而对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不应用抗菌药物。

2.5.2不熟悉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使药物不能发挥最佳治疗效果,如青霉素为抑菌药,体内作用时间短,应该用0.9%的盐水为溶媒,每4-6小时静点1次,而不应该用10%葡萄糖做溶媒,2次/天使用。

2.5.3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如围手术期预防要药常用二、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药联合使用,且使用时间长,达7-10日之久〈正常用药时间应为3-5天〉

3讨论

3.1抗菌药物使用率通过调查情况,抗菌药物使用率82.6%,相比之下,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高于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医院抗感染药物应用率应力争控制在50%以下的要求。造成使用率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手术科室过度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相比卫生部的有关要求,存在不合理用药倾向。从调查中还可以看出,在抗菌药物使用的科室中,五官科、外二科、内一科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均在90%以上, 这主要是由于这3个科室感染患者较多,多属于治疗、预防性用药,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3.2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在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方面,单一用药较少,联合用药2种以上药物最多。造成抗菌药物联用率高的原因在于感染未查明原因而盲目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联合用药;其次是部分科室,盲目经验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属不合理用药。

3.3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医院以头孢菌素类品种使用最高,其次为含酶抑制剂类及其它。由于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高,所以临床使用频率高。

3.4用药目的与选药依据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临床医生在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时指征掌握不严,预防用药占多数,而治疗用药占少数,存在滥用抗菌药物的倾向。而在选药依据方面,经验用药占大多数,药敏实验结果用药仅占少数,说明大多数医生不重视病原学诊断,习惯于经验性用药,盲目频繁换药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容易导致耐药菌株产生,引起医院感染,造成医药资源浪费,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3.5不合理用药的表现适应证选择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较长时间未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无菌感染或感染指征不明确情况下应用抗菌药物,无指征联合用药;用药方法不当,其中抗菌药物应用中无临床症状依据和检验结果支持情况下随意调换药物品种,未按照药物动力学参数给药;用药疗程不合理,其中抗感染用药在体温正常,用药时间长,超疗程用药;另外,用药起点高,预防用药超线使用,轻度感染就用二、三线抗菌药物等。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仅导致不良反应增多、治疗费用增加,而且容易产生细菌耐药性。因此,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办法、制度和措施,将合理用药纳入到院科两级管理中,同时,院感办、质管办等部门还应该加大监管的力度,时常检查,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严格分级分类管理,严格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纠正不合理用药,杜绝或避免越级使用或用药起点高的现象等。医务人员应充分利用学习、进修、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提高感染病的病学诊断水平,充分发挥细菌室与临床药师的作用,及时反馈有关信息,以便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确实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参考文献

[1]邱丹缨,陈丽霞,陈淑增,等.920例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5,27(4):124-125.

[2]努尔古丽,魏文玲.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4:56-57.

[3]李雅琴,韩金红,狄惠苗,等.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8):925-926

上一篇:固定矫治器治疗牙周病30例疗效分析 下一篇:舒康博H水凝胶用于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