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范文

时间:2023-02-27 12:32:22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范文第1篇

各级医院在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的过程中大多经历两个阶段:一是,行政手段管理阶段;二是信息系统管理阶段。本刊针对抗菌药物管理手段调查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50家三级甲等医院,其中有78%的医院都在用信息系统对抗菌药物进行监管。由此数据不难看出,大部分医院已经认识到,行政管理手段不再是抗菌药物管理的最佳方式,依托信息化手段,医院可以在医疗流程当中将监管措施渗透到各个环节,充分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

与此同时,本次专题我们还尝试着讨论了哪种管理流程设计更能够帮助医院在抗菌药物管理方面更加合理、有效。

遏制抗菌药滥用

信息化发挥作用

全球抗菌药物使用泛滥

“控制抗菌素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全球关注抗菌素耐药性问题并遏制这一问题蔓延的口号。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曾发表讲话称,目前全球耐药病原体不断出现并蔓延,越来越多以往人们必需的药物正在失效,治疗手段日益减少,而人类失去这些药物的速度远远超过其替代药物的研发速度。

世卫组织对此的一揽子计划显示,呼吁全球各国制定防止耐药性计划,增强耐药性监测水平,确保患者可获得质量可靠的基本药物,规范合理用药剂量,提高疾病感染预防和监控水平,同时大力促进新药研发。

在我国,随着慢性病患者增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抗菌药物已成为医院各科室使用最广的药物之一,尤其是重症监护室、呼吸科、感染疾病科、急诊室等更是使用这类药物的“大户”。不完全统计显示,医院内用量前十名的药品中,排在前4~5位的基本都是抗菌药物,如头孢拉定、左氧氟沙星等。有些业内专家表示,与西方严格按照病情指征使用抗菌药物不同,我国医生开药多是经验优先,因此在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使用时间、使用类别上都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据统计,2009年中国用于输液的抗菌药物达到了104亿瓶,相当于人均输液8瓶,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中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死亡的人数高达20万,其中大部分和输液有关。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中国70%的输液都是无用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抗菌药物在医院的使用率不超过30%。欧洲将这一数据控制在20%左右;而我国则高达60%以上。

抗菌药物的滥用引起耐药菌的产生,新的抗菌药物不断涌现,但感染性疾病却越来越难以控制;滥用抗菌药物还易引起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加大了有效控制感染的难度;由滥用抗生素引发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我国的药物不良反应中有三分之一是由抗菌药物引起的,有些抗菌药物易引起过敏反应,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耳鸣、永久性耳聋,还有些可引起肝脏、肾脏损害等。抗菌药物用量比较大,而且联合用药过多,这些行为导致了耐药病菌的产生,对患者的疾病治疗造成了影响,还会加重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政府层面近几年也加大了关注力度,2003年至今,卫生部下发了12个关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文件,严控抗菌药物滥用。2011年,卫生部要求各个三级医院使用抗菌药物品种不超过50种,每一品种不超过2种规格。

中国对滥用抗菌药物现象采取措施

近年来,卫生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一是先后下发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做出了明确规定。二是组建“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和“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加强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和评估。三是在2005年以来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以及2009年以来的“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中,加大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检查力度,促进合理用药各项政策的落实。四是对全国2万余名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和微生物检测技术培训。各地也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宣传教育等多种措施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五是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部和工信部共同开展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

卫生部就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进行持续整治,研究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机制。一是制定《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本机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明确对抗菌药物实施分级管理,强化处方点评制度,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处方资格进行限定,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二是进一步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规范,修订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制定《国家抗微生物指南》、《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药卷)》、临床路径等技术指导性文件,加强培训和贯彻落实力度,促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不断提高。三是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监测。加强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的建设和监测力度,进一步完善监测技术方案,扩大监测范围,细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数据的统计分析,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四是继续开展全国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培训。继续对全国基层医院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和药学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微生物检验技术相关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微生物检验能力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五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全国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通过进一步加大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处方行为的检查和干预力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逐步探索和建立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监管的长效工作机制。

其中,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分为总则、组织机构和责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六个部分。可以说是迄今为止结构最完整,职责最清晰,同时又是世界上最为严厉的抗菌素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3个级别,并对医院进药品种数量和规格、医生处方级别等进行了明确要求,并出台了分级管理目录。

卫生部前不久印发的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中提出了“加强医疗服务管理,保障医疗安全”的内容。“要点”进一步要求:加强医疗服务和质量管理。继续组织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推进部级、省级、地市级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中心建设。制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办法》,开展单病种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落实病人安全目标。完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机制,制订手术分级目录,重点加强植(介)入类技术规范管理。继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和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终末期肾病等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工作。加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力度,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临床药师管理办法》,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抗菌药物管理面临的困难

虽然卫生部颁布了众多相关管理政策和措施,但从目前来看,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依然很严峻,尤其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的瓶颈下,需要医疗卫生体制、医疗保险体制以及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的共同推进。医院为医疗体制的核心改造载体,在抗菌药物管理上确实存在诸多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不合理用药行为

每个有处方权的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都有处方权,但是面对抗菌药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新药、特药层出不穷,很多专科医师往往只了解本专业知识,对抗菌药物药理知识知之甚少,往往受到用药习惯的影响,导致用药错误,更可怕的是某些错误的用药习惯甚至成为临床医师的常规用药。

《指导方针》中强调了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征,临床医师使用抗菌药物必须具备排除病毒感染可能及确诊细菌或其它致病微生物所致感染的能力,而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检查。前二项为临床诊断的基本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诊断参考,而病原检查具确诊意义。临床医师往往只询问病人的用药史或者过敏结果,略过重要的实验室检查,在规范面前主要强调了医师的自律行为,而无法控制其具体医疗行为。

目前大部分二、三级医院均配套了合理用药系统软件,合理用药软件主要针对药品过敏史、配伍审查、特殊病生理状况审查、药物剂量审查、给药途径审查非常有效,由于只是提醒操作,难以从严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如在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上缺少植入式的应用控制,缺少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控制,对诊疗过程中的药敏试验无法实时监控,迫切需要缺少专业性强的信息解决方案。

2. 医院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抗菌药物管理中主要由多个部门协同管理,药剂科主要指导医师用药,审核不合理处方,医务科管理处方及医嘱质量,感染科则做好抗生素使用率调查及数据的统计,检验科管理药敏试验提供临床依据,分工过细而组织形式比较松散,涉及到各部门的管理模式,对发现的问题协调困难,容易产生管理漏洞。

另一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和处罚机制。卫生部已将医院感染管理评价指标纳入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其中就包含抗菌药物的管理,主要促使医院管理者重视医院感染的管理。但是对感染科而言,只是参与医务科、药剂科关于抗生素管理的应用,协助拟定抗菌药物整治活动方案,但是,要达到卫生部的要求并不容易,很多医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感染管理科,有的感染科很多时候也主要是负责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等分析工作,发现问题晚,无法进入临床应用环节,主要通过医务处和护理部在兼管,问题滞后严重,发挥的作用也就可想而知。

3. 利益驱动加大执行难度

由于医疗机构缺乏国家医疗投入,大部分公立医院都需要自负盈亏来保障医院的经营。一些医院的管理者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认为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会影响医院的收入。其次,由于我国医疗保险系统的不完善,有关部门出台的措施大多只能起到指导作用,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再加上市场上大量仿制药的存在,不恰当的药品推销,及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医生开出不合理的抗菌药处方。抗菌药物是全国数千家医药企业的利润增长点,在中国的医药市场上,“以药养医”现象普遍。加上我国医疗保险体系的不完善,有关部门的措施只能起到指导作用,尤其在药品采购环节中,由于市场上游大量的仿制药品的存在,导致不恰当的药品推销和部分抗菌药物价格虚高,某些医生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给患者开出许多根本不需要的高价抗菌药物。

4. 患者对抗菌药物的盲目依赖

部分患者对抗菌药物的依赖心理也是导致抗菌药物被滥用的原因之一,彼此缺乏信任的医患关系让抗菌药物滥用现象愈发普遍。在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一般去迎合患者使用抗菌药,而不是坚持不给无感染指征的患者开药,并且做耐心细致讲解。一方面是由于部分临床医师对患者的影响力比较弱,没有足够的威信;另外,患者根本就不听医生的解释,就算在这个医生那里开不出药来,也会换一个医生再把抗菌药开出来。

信息化手段为管理抗菌药物提供支持

随着医院的发展和IT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手段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和依靠。抗菌药物的监管在起始阶段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各个医院都将抗菌药物监管作为重要的规定来执行,并与之配套众多相应的惩戒制度,以保证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但是随着国家监管政策的不断严苛,以及医院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行政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抗菌药物管理的需要,在抗菌药物监管的过程中的一些相关数据也无法拿到第一手资料。因此信息系统成为了抗菌药物管理的重要手段,这也就意味着医院的抗菌药物管理走进了信息化时代。

本刊调查了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地区的50家三级甲等医院,并对这些医院在抗菌药物管理上采取的手段,以及管理方式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医院在使用信息化手段管理抗菌药物的过程中也因为自身特点和思路的不同而各有差异。

此次调研的50家医院中有78%的医院选择采用信息系统对抗菌药物进行管理。建设专门的抗菌药物管理系统、在HIS中添加管理环节,以及在合理用药系统中进行同步管理是信息系统最主要的三种管理方式。其中,在HIS中添加管理环节是被医院选择最多的方式,其原因在于添加管理环节相对简便,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系统功能的开发且不会对其他系统和相关流程产生影响。相对这种方式而言,选择建设专门的抗菌药物管理系统的医院则多数认为,在HIS中添加功能不能完全满足医院对于抗菌药物管理所需的效果且无法拿到一系列相关数据。

在管理过程中无论采用哪一种信息系统管理方式,其监管的方式大致分为过程管理、终末管理,或者是两者皆有。在被调查的50家医院中,有49%的医院选择了过程管理,有6%的医院选择了终末管理,有45%的医院选择了两者皆有。由此可以看出,90%以上的医院都对过程管理非常重视,认为通过过程管理才能实现对抗菌药物的有效监管。在过程管理中,医院的监管环节基本一致,都是在对各个科室下达不同的开药数量上限后,又对不同级别的医生进行开药限制管理。科室主任可以随时查询本科室医生的开药情况和数量,随时掌握本科室的相关信息。医院可以通过系统中的报表自动生成医院整体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在对不同调研问卷的深度访谈后,记者发现:90%以上的医院对现阶段采用的管理方式“基本认可但仍有改进的内容”;无论是否已经采用信息系统监管抗菌药物,有72%的医院对“用专门的抗菌药物管理系统进行监管”表达了“希望深入了解且可以尝试”的意愿。

通过调研可以看出,信息化手段对医院进行抗菌药物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医院已经深刻体会到抗菌药物管理不单纯只是行政管理手段可以解决的。如果希望达到好的管理效果,并获取更多有科研价值的数据,信息系统将是他们不二的选择和必须的支撑。

抗菌药物范文第2篇

通常,老年患者(一般指60周岁以上)组织器官呈生理性退行性变化,免疫功能逐渐减退。药物进入体内后,在血液内的积蓄往往比青年人多,血药浓度高,易引发毒性反应。因此,医生在给老年人开处方药物时,会根据其年龄适当减量。所以,老年人不可以常规减半使用抗菌药物。

剂量不足效果不佳

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生理和年龄因素,大多数医生在给老年人开处方抗菌药物时,一般会采用既可以杀灭致病菌,又不会导致不良反应或反应较小的剂量,这种剂量通常是正常治疗剂量的1/2-2/3。如果老年人在这个基础上,再减半使用抗菌药物,最终可能导致药物剂量不足,临床效果不佳,疾病反复,甚至引发细菌耐药。

一般来说,人体发生细菌感染后,细菌群体通过分裂进行繁殖,每分裂一次会有极少数的细菌发生变异,从第三菌株变为耐药变异菌株。

在自然状态下,耐药变异菌株所占的比例极小,与大量第三菌株在人体内共存。使用抗菌药物后,如果药物剂量充足,第三菌株与个别耐药变异菌株都可以被杀灭,感染得到控制,不会产生细菌耐药。如果老年人减半使用抗菌药物,就可能达不到杀死第三菌株和耐药变异菌株所需要的药物浓度水平,不仅得不到控制,还可能使耐药变异菌株在人体内聚集,诱导细菌耐药性产生。而那些被“低”浓度抗菌药物暂时抑制的第三菌株没有彻底“死亡”,一旦人体抵抗力下降,就可能“死灰复燃”。而再次接受治疗,则需要加大用药剂量,费时费力,还会增加老年人的经济负担,得不偿失。

两点注意牢记心间

除了不能简单地减半使用抗菌药物外,老年人在使用抗菌药物时,还需注意以下两点:

严格遵守医嘱,口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要肌内注射,肌内注射能解决问题的就不要静脉滴注。

按处方规定用药,切忌用用停停,这样不但不能有效杀灭体内致病菌,还容易使残留的致病菌产生耐药性,给治疗带来困难,延长康复时间。

避免使用肾毒性大的药物。老年人应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大的药物,如氢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黏菌素类等,必要时需定期检测尿常规和肾功能。以利医生根据肾功能随时调整给药方案。

抗菌药物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院2008年10月—12月全部出院病历共2184份,其中手术病历1054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从第二周出院病历中抽取75份,按照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提供的监测方法和指标,填写使用情况调查表,从用药指征、用药目的、用药方法、用药时间、药品费用、抗感染治疗结果及用药合理性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

1.3 评价标准 参考国家卫生部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以及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药品说明书及我院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实施细则》。重点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用药时间、用法用量、配伍、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见表1。表1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判断标准(Ⅲ类切口除外)

给药方案

合理 基本合理 不合理

用药时间 术前

术后≤2d 3d≤术后≤7d 术后≥7d

用量用法 剂量合适用法正确 剂量合适用法相对合理 剂量过高或过低,用法不正确

联合用药 两种以内有协同作用 三种无禁忌 三种以上有禁忌

不良反应 轻 中 重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抽取的75份出院病历中,男42例,女33例,平均年龄44.84岁,平均住院总费用19056.57元。

2.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被调查的75份病历中60份应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80%,其中44份手术病历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31份非手术病历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4.51%。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比例97.5%;治疗应用比例55.55%。共计应用8类19种抗菌药物,主要为克林霉素半合成抗生素、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咪唑类、氨基糖苷类、大环类、硝基咪唑类。使用频度最高的六种抗菌药物分别是:克林霉素针(11.66%)、头孢呋辛钠针(20%)、头孢匹胺针(13.33%),头孢硫咪针(8.33%)、头孢噻肟钠针(15%)、头孢甲污针(5%);头孢唑啉钠针(3.33%),氧氟沙星针(1.6%)。

2.3 手术类别及例数 75份病历中手术病人44例;Ⅰ类切口31例;Ⅱ类切口7例;Ⅲ类切口6例;应用抗菌药物44例;75%不合理;治疗应用抗生菌药物20例,45.45%基本合理。31份非手术病历的抗菌药物应用合格率为61.29%。在所有治疗应用抗菌药物的31份病历中,58.06%的病历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具体情况见表2、表3。表2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病历汇总Ⅰ 31(是) 3 3 14 6 7 2 无应用指征;药物选择偏高、剂量过大;围手术期时机不正确;术后用药方法不对;术后用药时间≥48h;适应证掌握不严;用抗菌药级别偏高、术后用药偏长>3天;越线使用上级医师未审批签名;药物选择欠妥;预防用药级别偏高;治疗用药级别选择偏低;切口类别不正确;手术当天用量较大;溶媒选择不妥;用药时机不正确;医嘱书写不规范;用法不正确,适应证掌握不严。

Ⅱ 7(是) 0 1 1 2 0 药物选择不妥;计量偏低;用法不正确;用药时机不正确;预防应用时间不对;医嘱应交代具体用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时机不正确,术前未用,术后>3天;无用药指征;时间(术前、术后)手术开始时间不正确;医嘱不规范;预防应用指征不强,用量偏大。

Ⅲ 6(是) 1 2 1 0 0 越线使用抗菌药;治疗用溶媒选择不正确;药选择级别偏高;未及时取标本做病原学和药敏检测;联合用药重复。表3 治疗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病历汇总

7 0 5 3 1 越线使用抗菌药;病原检测时间不正确;医嘱时间(痰培养)与执行时间不符;选用阿米卡星不明;标本取样与用药时间顺序不正确;用药时间不足3天换药无依据;医嘱书写不规范;取样本时间应在用药前;联合用药指征掌握不严且药物无协同作用;用药指征不强;直接用三线药;未做病原学检测;遗嘱未写药品规格及用法;医嘱用法不正确;剂量太大;药物选择欠妥;预防用药级别偏高;不符合抗菌药物治疗原则;联合用药重复。

3 讨论

抗菌药物范文第4篇

抗菌药物分级原则

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但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相比较,在安全性、疗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的抗菌药物。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

1.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

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的抗菌药物;

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的抗菌药物;

4.新上市,在适应证、疗效或安全性方面尚需进一步考证的抗菌药物;

5.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分级管理办法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在8月1日前制定分级管理目录并报卫生部备案,各级医疗机构应根据此目录将实际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划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

限定医生的处方权限

具有高级专业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中级以上专业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初级专业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在乡、镇、村的医疗机构独立从事一般执业活动的执业助理医师以及乡村医生,可授予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规定开药流程,落实管理措施

1.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无管理限定,各级医生都可开具,但仍需按适应证用药。

2. 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由中级职称以上医生开具处方,并有相关记录和签名。

3.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由高级职称医生开具处方,经专家会诊同意,并有相关记录和签名。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4. 采用计算机自动识别处方医师级别与使用权限,阻止超越权限开药。

抗菌药物范文第5篇

1.1资料来源

随机抽查我院2007年4月—2008年4月处方4587张(住院处方2764张,门诊处方1823张)。

1.2方法

采用卫生部制定的处方评价表进行分析,以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DailyDose,DDD)的分析方法,根据《新编药物学》第16版规定的日剂量来确定药物的DDD值,并计算用药频度(DDDs),其中末收载品种的日剂量参照药品说明书来确定,并结合Ghodse提出的药物利用指数(DrugUtilizationIndex,DUI)来评价临床合理用药情况。DDDs=总用药量/该药的DDD值;DUI=DDDs/用药天数。

2统计结果

2.1处方情况

本次共抽查处方4587张,其中含抗菌药物处方1472张(占总处方数的32.1%);抗菌药物共9类45个品种;处方总金额为36.05万元,其中抗菌药物金额为12.75万元(占总金额的35.38%);抗菌药物中注射类和口服类金额分别为11.67万元和1.08万元,分别占抗菌药物总金额的91.53%和8.47%;平均用药天数4.89d。

2.2联合用药情况

使用单一抗菌药物的处方1027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69.80%;二联用药的处方423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28.71%;三联处方22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49%。

2.3各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排序

见表1。表1各类抗菌药物用药金额排序(略)

2.4DDDs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及其DUI情况

注射类的总DDDs为25633个治疗日数,口服类的总DDDs为18742个治疗日数。DDDs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及其DUI情况见表2。表2DDDs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及其DUI情况(略)

3讨论

3.1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从调查情况看,我院抗菌药物使用以单一用药为主占69.8%,二联用药占28.71%,三联用药占1.49%,基本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联合用药基本合理,没有发现不合理联用的情况。在调查中发现,二联用药中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左氧氟沙星联用比例较高,占二联用药的71%,反映出医生出于为了及时迅速地控制病情而草率地选用新药、高端药,违反了梯级用药原则,加大了耐药菌株产生几率,也增加了患者的药费开支,造成卫生资源浪费。调查中还发现,医生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很多没有遵循“续贯疗法”,比如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后不用左氧氟沙星胶囊(片)而用依诺沙星胶囊,使用注射用头孢拉定后不用头孢拉定胶囊而用氨苄西林胶囊等情况较多见。

3.2各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在用金额排序中,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药物位居前三位,达42.58%、21.18%、19.95%,远远高于其他类。二代、三代头孢菌素以其广谱、高效、低毒以及耐青霉素酶等特点,成为目前临床抗感染用药的首选。青霉素类也由于其低毒、价廉的优点仍被医生和患者青睐。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具有双重的杀菌机制,尤其对革兰阴性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抗菌高效,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也被临床广泛使用。

3.3抗菌药物的DDDs排序

从DDDs来看,口服类药物大于注射类药物,这与口服药物品种多,使用方便,价格经济等特点有关,同时也由于门诊就诊患者感染程度较轻也不无关系。注射类使用频度前三位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甲硝唑,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位居第一,说明医生偏爱广谱高效药物,同时也有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嫌疑。我院毗邻海滨风景旅游区,大量的肠炎、腹泻患者的就诊量,使庆大霉素的使用量位列第三,但应提醒医生,由于本品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逐渐增多,铜绿假单胞菌、克雷白杆菌、沙雷杆菌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对本品的耐药率甚高,应避免滥用。口服类使用频率前三位的药物是氨苄西林,罗红霉素,小檗碱。这与门诊就诊患者中呼吸道、肠道、泌尿系统感染比例较高有关。

3.4抗菌药物DUI情况

通过DUI值的测算,可以了解医生的用药习惯,掌握用药的流行趋势,监测用药合理性[1]。一般认为DUI≤1.0即为合理用药。本次调查中,DDDs排序前10位的大部分药物DUI值在0.9~1.1之间,总体基本合理;DUI>1.1的有2个,某个药物的DDD值一般取自成人常用日平均剂量,在严重感染时用药日剂量会大于其DDD值,因此出现DUI略大于1的情况,仍可认为合理,注射类中的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培氟沙星的DUI值过低,在处方调查中发现,此三种药物多为每日1次给药,不合理用药处方达到34.2%。青霉素属时间依赖型抗菌药,其抗菌作用取决于有效浓度药物与致病菌接触的时间,宜采用有效剂量一日多次给药,而左氧氟沙星和培氟沙星属浓度依赖型抗菌药,其抗菌作用取决于峰浓度,宜采用较高剂量2次/d给药,因此对以上药物1次/d给药的用法应予纠正。

抗菌药物范文第6篇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多种细菌性感染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但不合理使用和滥用则导致了不良反应增多和细菌耐药等问题,例如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肝菌等,其中有些耐药菌感染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所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最大程度发挥抗菌药物的疗效并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程度。

抗菌药物通常仅对细菌性感染有用,对病毒感染无效。并非所有的发热均由感染所致,而且并非所有的感染均由细菌引起,抗菌药物不能治疗病毒感染。下列情况不宜或应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病毒性感染;原因不明的发热,又无细菌感染迹象提示者;无症状或轻型胃肠炎型的沙门菌感染,因使用抗菌药物可抑制正常肠道细菌,有利于沙门菌生长繁殖,延长带菌期,并易产生耐药;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不应列为常规,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应予限制,因局部应用后易产生过敏反应,也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2004年10月国家卫生部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该规范要求合理应用抗菌药: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指征确定是否联合用药,最好按药敏试验结果用药;1种抗菌药物可以治疗时不联合应用多种药物,一般不联用3 种以上抗菌药;一旦联合应用,用药剂量要足,不宜采取少量长时间应用或频繁更换;还需注意配伍禁忌,联合应用抗生素应达到协同或相加的治疗效果,必须有严格的指征,如重症混合感染患儿免疫功能低下、白细胞低的患儿,以及耐药菌感染和难治的细菌感染等,防止拮抗作用和毒性作用的产生和增强。

药物用于临床抗感染治疗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药物的选择不当,不但产生不了抗菌治疗效果,还可能给病人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诸如不良反应增多,致病菌的变迁现象增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合并症,延长病程,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等等。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细菌学诊断和体外药敏试验

抗菌药物的选择,首先取决于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性质,多数抗菌药物仅选择地作用于有限范围的致病菌,因此,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必须建立在对致病菌的正确诊断之上,有条件者应进行细菌分类与药敏试验。

2 患者情况

有药物过敏疾病及具有过敏性家族史者,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抗菌药物应禁用;机体防御机能低下者,应采用杀菌剂来治疗。肾脏是大部分抗生素排泄的主要途径。肾功能不全时,应用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宜减量或延长给药时间,以防因药物排泄障碍而招致的过量中毒,特别是那些本身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如:二性霉素B、先锋霉素Ⅱ、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等更应注意。而尿中排泄量少于15%的抗生素一般可不受肾功能影响。一般认为即使在肾功能衰竭时,仍可按常规用药,但肝功能必须正常。至于青霉素虽大部分经肾排泄,在肾功能衰竭时半衰期延长不多可以使用,其原因系在肾功能衰竭时该药可由肝脏代谢。因此,当肝功能不全者应用时必须延长用药间隔时间,如羧苄青霉素仅在肾功能严重损害时,可每次2g,每12小时一次,但当肝脏有病时用药间隔应延长1倍。在肝脏中浓度高或主要经肝脏代谢和灭活的抗生素,当肝功能不良患者应用时,可引起异常反应,例如:氯霉素血浓度可显著升高,从而增加对骨髓的毒性反应;林可霉素的半衰期可延长1倍,慢性肝炎或肝功能不良者应禁用或慎用。

(1)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用后使致病微生物不宜被检出,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临床确诊,延误治疗感。

(2) 病毒性或估计是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患者给予抗生素是有害无益的!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

(3) 皮肤黏膜局部尽量避免应用抗生素,因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且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外其他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G的局部应用尽量避免。有眼黏膜及皮肤烧伤时要应用抗生素时要选择适合的时期和剂量。

3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医生在应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治疗效果,又要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在观察疗效的同时要密切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可能与感染过程继续发展的症状相似。如发热、皮疹、中枢神经功能紊乱、造血系统障碍以及肝肾损害等。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调整剂量或停药。

4 药品的价格或患者个人的经济负担能力

抗菌药物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门诊药房 抗菌药物 处方 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008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的门诊处方5000张,分别统计含抗菌药物的处方数、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和给药途径、处方量居前10位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联用情况,将所有数据汇总整理后用Excel 2000制作成表格。按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对抗菌药物处方加以分析。

结 果

抗菌药物给药途径统计:在抽查的500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2209张,占总处方的4418%;抗菌药物给药途径为口服的有863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3907%,使用了注射剂的有1256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5686%,外用途径的90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407%。

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共涉及7大类药物,居前3位的分别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见表1。

处方量居前10位的抗菌药物及排序情况,见表2。

抗菌药物联用情况统计:抗菌药物以单独使用为主,其中单用的有1671张,二联应用的有530张,三联应用的有8张,分别占抗菌药物处方的7565%、2399%、036%,且联用形式较多。抗菌药物主要联用形式,见表3。

讨 论

合理、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使用抗菌药物,体现了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和医疗质量水平。

本院统计结果显示,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4418%,低于江苏省卫生厅规定的50%,但与WHO要求的低于30%尚有一定差距,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有降低的空间。注射抗菌药物处方数超过50%(5686%),使用率较高,口服抗菌药物处方数较低(3907%),门诊患者一般病情较轻,在病因诊断明确的情况下首选毒性小、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的口服抗菌药物,本院虽是一所基层医院,但地处经济较发达地区,医保覆盖面广,医师往往为了尽快治愈疾病而使用注射剂。

门诊使用量居前3位的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具有抗菌作用强,毒性小,不良反应少而成为临床首选。其中第2代、第3代头孢菌素由于品种多,临床便于选择。第3代喹诺酮类品种多,第4代比第3代吸收更快,分布更广,血浆半衰期更长,可1天1次给药,可用于需氧菌、厌氧菌及混合感染的治疗,但喹诺酮类药物损伤负重关节的软组织,不宜用于儿童、孕妇、哺乳妇女[1],故使用率不如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谱广,效力强,可作用于支原体和衣原体,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且口服剂型多,品种多,因此受临床肯定。青霉素类因为需做皮试,氨基苷类由于肾毒性、耳毒性,使用率较低。

门诊处方量居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头孢呋辛处方量最高,其为半合成的第2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有较好的耐革兰阴性菌的β-内酰胺酶的性能[2];青霉素钠价格低廉;阿奇霉素为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抗菌作用强,口服吸收好,组织分布广、半衰期长(约41小时),对G+球菌、某些G-杆菌、厌氧菌、脆弱杆菌以及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均有作用,对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的作用比红霉素强4倍,故应用较广泛;左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对G+球菌和G-杆菌均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左氧氟沙星具有高效、低毒、价廉、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应用较广泛;替硝唑和复方甲硝唑对厌氧菌、滴虫、阿米巴原虫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头孢匹胺钠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耐酶;头孢西丁对G-杆菌作用强,对一些厌氧菌有良好的作用。基于上述理由,这些药物在本院门诊使用率较高。

一般细菌感染时,单一用药即可,但对于复杂的细菌感染或者单一用药不能控制的感染则需要联合用药。本院门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单用为7565%,二联用药为2399%,三联用药为036%,说明本院应用情况较为规范、合理。在联合用药中,多数是合理的,如硝咪唑类和其他抗需氧菌药物的联用,治疗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临床疗效肯定;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联用,有44%的协同作用[3]。

在此次处方调查中,也发现在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①用药方案不合理: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除头孢曲松外)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应分2~4次给药,但处方中1日1次给药多见。②药理拮抗:a 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与大环内酯类联用,如头孢呋辛与阿奇霉素联用,前者为繁殖期杀菌剂,后者为静止期抑菌剂,曾经有专家认为因为大环内酯类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从而使头孢菌素类或青霉素类不能发挥杀菌效力,导致拮抗作用,但目前也有专家认为,对于怀疑可能有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如支原体、军团菌等)的患者,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合用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4]。如要用,可错开配合用药时间。b抗菌药物与微生态制剂合用,如头孢克洛和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后者为活菌制剂,会因前者的存在而被杀灭,而前者会因后者的存在而使药效降低。两者宜分开服用,以发挥各自的疗效而达到治疗目的。③重复用药:如青霉素钠和头孢曲松钠联用,阿奇霉素和螺旋霉素联用,前者均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者均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用机制相同,合用药效不会增强,反而会增加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极易引起细菌的耐药性增强[5],虽处方数量不多,但应引起临床重视。

综上所述,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引起临床重视,如注射剂使用率较高等问题,医师应做好与患者的沟通,根据其病情来选择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抗菌药物,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杨宝峰.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30.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9.

3 王旭梅.某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中外医疗,2009,28:14.

4 刘建华,刘勇.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国抗生素杂志,2007,32(1):1-5.

抗菌药物范文第8篇

1 临床上将抗生素分为两类

杀菌剂和抑菌剂。临床实践证明,两种杀菌剂合用一般会起到增强或协同作用。常见的如青霉素与庆大霉素合用后表现为增强作用,因为青霉素抑制了敏感细菌繁殖期细胞壁的合成,而庆大霉素抑制了敏感菌静止期蛋白质的合成,二药通过不同途径作用于细菌,加速细菌的死亡。两种快速抑菌剂合用会产生相加作用。如红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四环素+氯霉素等,因为他们通过抑制敏感细菌蛋白质的合成,途径一致,起到相加作用。而杀菌剂与抑菌剂合用,一般为无关作用和拮抗作用。如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等),青霉素对繁殖期的细菌作用较强,而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抑制敏感细菌的繁殖,他们与青霉素合用,就消弱了青霉素的杀菌能力,而青霉素也影响了他们的抑菌能力。

2 联合用药的适应证

不恰当的联合用药不仅不会起到期望的疗效,还会加重医疗负担和不良反应,引起二重感染,甚至因为拮抗作用减弱疗效,因此临床在选择联合用药时需要慎重考虑,掌握适应证,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考虑联合应用抗菌药物:

2.1 病因未明确的严重感染 对于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常常不能等待相应的病原学检查结果,可通过联合用药扩大抗菌谱,之后根据病原学诊断调整用药。

2.2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 感染性心内膜炎应用单一抗菌药物常不能有效控制,此时应联合用药。

2.3 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者 如长期单独应用抗结核药物易产生耐药性,联合用药后耐药菌出现机会明显减少。

2.4 联合用药后可使毒性较大的药物使用剂量减少 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合用后抗菌活性增强,且因为减少了两性霉素B的剂量减轻了毒副反应。

2 临床常见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2.1 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 为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可造成细胞壁的缺损,有利于链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进入细胞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两者均为杀菌剂,不同的是氨基糖苷类对静止期细菌亦有较强作用。另外,联合用药可降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肾皮质的含量,减小其肾毒性。

2.2 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联合 β-内酰胺类在繁殖期效果最好,细菌生长越活跃,需要合成的细胞壁越多,β-内酰胺类就越能发挥作用;而大环内酯类为快速抑菌剂,主要通过不同途径阻断细菌蛋白合成,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影响β-内酰胺类的作用。但在临床中,常常将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为经验性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一线用药。

在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的相互作用方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体内试验中药物先后顺序的影响的研究仍然非常欠缺,完善相关方面的研究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3 联合应用酶抑制剂 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可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β-内酰胺环裂开而失去活性,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原因。因此,临床常将β-内酰胺类和酶抑制剂联合使用以保护前者不被水解,同时扩大抗菌谱,增强抗菌活性。常用的酶抑制剂主要有舒巴坦、三唑巴坦、克拉维酸,它们仅有微弱的内在抗菌活性,一般不增强与其配伍药物对敏感细菌或非产β-内酰胺酶的耐药细菌的抗菌活性。酶抑制剂与配伍药物之间不同的比例配制,抗菌活性也有所不同,若两者的药动学性质相近,有利于发挥协同抗菌作用。

此外,临床中还可见到一些其他酶抑制剂,如:亚胺培南易被人体近端肾小管细胞刷状缘中的去氢肽酶破坏,与酶抑制剂西司他丁联合应用后,可因药物灭活量减少而取得良好效果。

2.4 两种β-内酰胺类联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细菌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发挥杀菌作用。同一种细菌中可存在多种PBPs,因此,当联用的两种药物分别作用于不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或其中一种可发挥β-内酰胺酶抑制剂作用时,可能会产生协同作用。

相对于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之间的协同作用,两种β-内酰胺类之间的协同作用很少见到,体外多显示无关或相加作用,拮抗作用有时也会看到。为避免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联用互相竞争作用靶位产生耐药,联合应用两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时仍需慎重。

3 结论

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主要是为了治疗严重混合感染、扩大抗菌谱、减少耐药发生和减轻毒副反应。临床检验联合用药疗效绝大多数是回顾性研究,缺乏理想的随机、对照、双盲试验,体外检测联合药敏试验方法虽然种类较多,但目前仍缺乏统一的结果判定标准,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临床与体外及动物试验结果不一致。尤其是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理论上不应联合使用,但临床上仍被作为经验性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一线用药,相关的研究仍然需要继续完善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参 考 文 献

[1] 汪复,张婴元.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1.

[2] 李中东,施孝金,钟明康.抗菌药的常见药物相互作用.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3(1):51.

抗菌药物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理用药;影响

[中图分类号] R9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a)-0165-02

当前,抗菌药物在我国各医院的使用率较高,并且存在一定的滥用现象,从而导致细菌耐药速度过快。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国家和各地方卫生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准则,并要求各级医院严格遵守。抗菌药物对治疗细菌性感染有很好的疗效,抗菌药物的种类特别多,在临床应用中非常广泛,也是在住院的费用中占比例较高的药品之一。临床中抗菌药物较高的使用率,使用级别高等现象,使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断增加,从而出现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这将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这种背景下,本院自2012年7月以后实施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根据职称对医师的处方权限进行控制,从而使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得到显著的改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2年出院的患者中,随机采集出院的患者2800例,男性1560例,女性1240例,患者年龄20~75岁;其中,败血症患者500例,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90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1400例。其中,干预前(2012年7月份前)1300例,称干预前组;干预后(2012年7月份后)1500例,称干预后组。结合本院使用的口服类抗菌药物和注射类抗菌药物,分析实行分级管理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

1.2 调查方法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道原则》和《新编药物学》,对以上各病例设计表格,并将患者的资料逐个填写。对各个科室、患者诊断、所使用的抗菌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疗程、有无细菌标本送检、使用药物医师的级别等进行统计。根据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疗程、抗菌药物使用频次、给药途径百分比、细菌标本送检率、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方法落实情况等。

1.3 管理方法

按照抗菌药物的特征将它们分成三类,实行分级管理,把患者使用的每一种抗菌药物作为一个统计单位,计算出使用的频率,并分为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干预前组使用本院传统的管理方法,并未使用分级管理方法,干预后组使用分级管理方法,根据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

1.3.1 完善医院的管理制度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出本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办法和管理考核质控组织。在院级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的要求下,成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委员会和抗生素合理使用考察领导小组,由业务院长担任组长,临床科主任为组员。把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管理制度、使用细则一一制定[1]。督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汇总,把存在问题及时反馈临床,督促整改。

1.3.2 分级管理 本院对于抗菌药物分为三类进行分级管理,分别是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在分级管理上应坚持三个原则,(1)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一般情况下,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初级专业职称的医师就可以使用;(2)限制使用: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价格等某方面上存在局限性,具备抗菌药物处方权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医师有权限使用;(3)特殊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由于其疗效或安全性上的临床资料比较少,因此不优于现用药物,而且价格昂贵,只有具备抗菌药物处方权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师才可以使用,但临床使用时必须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而且患者必须有严格的临床用药指征[2-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两组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按照病情不同选择合适的药物、用法用量和疗程,都进行细菌标本送检,细菌标本送检率为98.32%。在严格的监管下,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疗程、抗菌药物使用频次、给药途径百分比、细菌标本送检率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方法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经过对两组情况比较,干预前组出院的患者中有936例在临床中使用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2%,而干预后组有945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人均使用率为63%,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下降了10%左右,人均抗菌药物的费用大大降低。通过分级管理干预后,人均使用频次从20.3次降到16.5次,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占62.3%,其次为青霉素类药物为16.3%,喹诺酮类为9.32%。限制性和非限制性药物的使用情况也都有所下降,特殊抗菌药物的使用频次有了明显的下降,下降的幅度很大,人均的抗菌药物费用从368.20元降到156.30元,干预前组与干预后组的差异非常明显,而各个科室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见表1。各级药物分类具体见表2。

3 讨论

抗菌药物为医院日常治疗中,使用最为频繁的药品之一,经调查显示,许多基层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在门诊处方中占40%多,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达80%多,抗菌药物使用存在明显不合理。实践证明,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不能仅仅依靠指导性和强制性方案或原则来纠正,对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加强监管的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并且制定可行的奖惩制度,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体制[5-6]。质控科和抗菌药物管理小组,要加强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工作,对不合理用药行为进行院内通报和干预。临床科室要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特别是对使用限制级别和特殊级别抗菌药物的病例。建立起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长效机制,才能使抗菌药物使用更趋合理,有效抑制抗菌药物滥用现象[7]。

为了更好的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医院的质检控制科要对可以出院的病历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由于在临床应用中,对抗菌药物的适应证有严格的要求,因此,选用药物必须要根据药敏试验、临床诊断、细菌学诊断等进行选择,尤其是限制使用和特殊用药的需要对病情进行分析,按照相关的规定处罚违规者,还要在院内进行通报[8]。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可以使医生、护士、药品生产上等专业人士以及广大群众,改变用药错误的观念,从而自觉抵制抗菌药物滥用。

[参考文献]

[1] 陈向红,杨淑霞. 从抗菌药物用量看分级管理的重要性[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4(31):67-68.

[2] 杨明. 利用医院信息体系实施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J]. 医院管理,2010,5,(17):120-121.

[3] 姜义武.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实现抗菌药物使用分级管理的自动控制[J]. 中国药房,2010,1(6):57-58.

[4] 王小龙.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体会[J]. 管理实践,2011,3(13):302.

[5] 苏炜. 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对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J]. 药事管理,2012,19(33):145-146.

[6] 张扬. 信息技术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数字医学,2011,1(6):255-258.

[7] 陈晓辉.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与结果分析[J]. 中国医院,2007,9(11):188-190.

[8] 谢选亮. 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使用分析[J]. 海峡药学,2007,12(3):254-257.

抗菌药物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抗菌药物;临床药师;干预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卫生部决定自2011~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我院自2011年7月开始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为了了解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前后我院心内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笔者对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1~6月心内科出院患者病历60例为非干预组,2011年7~12月出院患者病历60例为干预组。非干预组的200份病历中,男性129例,女性71,年龄22~91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送检率为30.1%;干预组的200份病例中,男性96例,女性104例,年龄20~93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送检率为48.8%。

所有病历均统计药品名称、剂型、给药途径、剂量、用药时间等。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方法,各种抗菌药物的DDD值参照《新编药物学》(第15版)中的相关标准 确定,计算各药的DDDs。DDDs=某药的用药总量/DDD值。

1.2方法

1.2.1宣传教育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发至全院,在本院《药讯》上刊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

1.2.2临床药师参与查房,病例讨论,对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干预。

2结果

2.1抗菌药物联用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笔者抽查的200份病历(非干预组)中有103份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应用率为51.5%,103份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中有39份病历为联合用药,其中二联应用占36.9%,三联应用占1.0%;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笔者抽查的200份病历(干预组)中有86份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应用率为43%,86份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中有25份病历为联合用药,其中二联应用占26.7%,三联应用占2.4%,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 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前5位,见表2。

3分析与讨论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后,通过临床药师下临床进行干预措施,我院心内科在抗菌药物规范和合理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抗菌药物的应用率有了较明显的下降(由51.5%下降到43%);②细菌培养的送检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由30.1%提高到48.8%);③抗菌药物联用情况有所减少(由37.9%下降到29%)。说明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后,临床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更有针对性,更注重试验结果对用药的指导。

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来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仍是抗菌治疗的主要药物,临床广泛的使用。从表2的DDDs排序看,前5位的抗菌药物中有5种属于β-内酰胺类及其复方制剂,。随着近年来细菌谱的变化,耐药菌株的频繁出现,由β-内酰胺类药物与耐酶药物联合的复方制剂使用情况较多,如哌拉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舒巴坦等。

2011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我院心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正逐步趋于合理化,但仍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①抗菌药物的使用频次不当,如头孢曲松属于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所针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体内血药浓度超过MIC(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越长,则疗效越佳,因此剂量分为2~4次/d给药可充分发挥疗效。不过抽查的病历中有的患者头孢曲松仅1次/d给药,达不到抗菌疗效;②抗菌药物溶媒使用不当,如阿洛西林+葡萄糖,阿洛西林属于青霉素类,葡萄糖溶液显弱酸性,青霉素类药物在葡萄糖溶液中易分解失效,因此青霉素类药物一般应使用氯化钠溶液配制。③更换抗菌药物药物过于频繁,有部分药物无更换指证。

总之,我院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第一阶段取得了一定成果,之后应进一步落实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具体内容,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其次,呼唤药师下临床,加快临床药师培训,建立一支称职的临床药师队伍,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进一步规范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志清.国内抗茵药物应用现状及实施抗茵药物合理应用干预的可行性与难点[J].中国药房,2004,15(12):708.

[2]祝文兵.《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前、后我院抗菌药物利用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8):572-573.

[3]张慧明,彭梅,潘晓珍.我院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8):9-11

上一篇:抗抑郁药物范文 下一篇:抗结核药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