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乙基淀粉130/0.4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淀粉酶及血糖的影响

时间:2022-09-08 09:47:28

羟乙基淀粉130/0.4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淀粉酶及血糖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130/0.4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淀粉酶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输入量为15ml/kg。对照组输注平衡液,20ml/kg,分别于输完液体后1h,24h,48h测患者血淀粉酶和手指微量血糖,对比两组患者血淀粉酶和血糖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输注完液体后1h,24h,48h对比血淀粉酶和血糖的变化,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对患者的淀粉酶及血糖无显著性影响,且其扩容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急性胰腺炎;淀粉酶;血糖

临床已证明羟乙基淀粉130/0.4在急性胰腺炎的扩容治疗中其效果较晶体液更为满意,但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淀粉酶及血糖的影响尚不十分清楚,现将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或平衡液后的血淀粉酶和血糖变化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该组患者4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2004《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的相关诊断标准,均经B超、CT检查证实。其中男性36例,女性4例。年龄18岁~56岁,平均(42.8 ±7.5)岁。病程4~48h。临床表现均有上中腹疼痛,上中腹有压痛或反跳痛、血清淀粉酶高于正常上限3倍以上。其中有恶心、呕吐症状者7例,发热者11例。排除胰腺或壶腹部肿瘤、胰腺出血坏死等情况。病因:胆源性22例,高脂血症6例,酒精性10例,其他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及病因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对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禁饮食,改善胰腺微循环,行胃肠减压;酌情予胆碱能受体抑制剂(如山莨菪碱)缓解腹痛;采用肥皂水灌肠或开塞露塞肛;H2受体阻断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以保护胃黏膜及减少胰腺分泌;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静脉营养支持。⑴对照组:输注平衡液,20ml/kg体重。⑵观察组: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含羟乙基淀粉130/0.4 6g和氯化钠0.9g),输入量为15ml/kg体重。

1.3 评价指标及测定方法

1.3.1 评价指标分别于输完液体后1h,24h,48h检测两组患者血淀粉酶和手指微量血糖,并对两组患者的血淀粉酶和血糖进行统计分析。

1.3.2测定方法⑴血糖:采用末梢血微量法测定两组患者在输液前、输液后1h,24h,48h的血糖含量,具体方法为:由护士在患者左手无名指末端指腹采毛细血管血2μl,使血滴触及试纸测试区,待血样覆盖测试区后将试纸置入血糖仪,约等30s即可显示测试结果。⑵血淀粉酶:于2min内测定血糖后,抽取患者同侧上肢肘静脉血2ml,在不加入抗凝剂的情况下3000 r/min离心10 min,10min分离出血清,置-70℃冷藏贮存待检。日立7020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患者在输液前、输液后1h,24h,48h的血淀粉酶含量。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记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淀粉酶和血糖在输注完液体后1h,24h,48h的含量较输注前无显著性变化,P>0.05。详见表2-1。

表2-1 两组患者的各个时间段淀粉酶和血糖变化

3讨论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按病理类型可分为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病情轻,预后好;而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则病情险恶,死亡率高,不仅表现为胰腺的局部炎症,而且常涉及到全身的多个脏器[1]。在急性胰腺炎病程中,需补充足量的晶体液或胶体液以维持患者循环稳定。羟乙基淀粉130/0.4为中分子量胶体液,其扩容效果优于晶体液。但它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淀粉酶及血糖的影响尚不十分清楚。血浆的外渗、血容量的减少是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表现之一,若患者的低血容量不能得到迅速纠正,将会出现休克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情况。因此,早期血容量的扩充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关键[2]。羟乙基淀粉130/0.4为等渗胶体溶液,原料来自于玉米淀粉,化学结构为葡萄糖分子相连发出侧枝组成的球状分子结构。羟乙基淀粉130/0.4在临床上被作为纠正急性胰腺炎早期低血容量的液体,表观分布容积为5.9L,其某些分段有选择性地封闭毛细血管内皮的空隙,静脉注射后,可以防止血浆蛋白漏出,维持胶体渗透压稳定,保持血管内水分不外渗,稳定扩容4~6h,是一种良好的血液扩容品,扩容效果明显好于晶体液。本研究结果表明,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与输注平衡液对患者的血淀粉酶和血糖无显著性差异,亦提示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的输注对患者的淀粉酶及血糖无显著性影响,且由于其较良好的扩容效果,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02.

[2]毛恩强,汤耀卿,李磊,等.重症胰腺炎急性反应期控制性液体复苏策略[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9):133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疗效观... 下一篇:手足口病病原学与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