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30 09:10:07

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阿昔洛韦联合微量地塞米松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入选的80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阿昔洛韦联合微量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除不加用糖皮质激素外,其他疗法同治疗组,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微量地塞米松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适合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阿昔洛韦;联合;微量地塞米松;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由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角膜组织引起的角膜炎性病变,复发率较高,近年来发病率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6月应用阿昔洛韦联合微量地塞米松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的80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6月收治的患者,其中男43例,女37例。左眼39例,右眼41例。病程6d-8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0.1%阿昔洛韦滴眼液,每日6次,1-2周后将浓度为0.5%的地塞米松注射液配注入0.1%阿昔洛韦滴眼液中配制成激素浓度为0.003%的混合眼液滴患眼,每日6次;每日均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密切观察角膜的变化,随着角膜炎症的消退则含有激素滴眼液每日点眼次数逐渐减少,辅以消炎痛及维生素C片阿昔洛韦片口服,色素膜炎者用1%阿托品眼液散瞳。根据病情连用lO日-3周,随访3个月。对照组除不加用糖皮质激素外,其他疗法同治疗组。

1.3 疗效标准治愈:眼部刺激症状和充血消退,溃疡愈合,荧光素染色阴性,角膜基质无水肿、浸润、后弹力层皱褶消退,角膜后沉着物(KP)吸收,房水闪辉(AR)(-);好转:症状减轻,角膜基质轻度水肿,有少量残留KP;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好转和治愈视为有效[1]。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由表1分析可知,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应用阿昔洛韦联合微量地塞米松治疗的时间为28.0±3.5d,对照组的治疗时间为48.5±4.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药物治疗无效的2例患者,转上级医院行穿透性角膜移植1例,行深板层膜移植术1例,对照组无效的9例分别行上述治疗是6例、3例。治疗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4例( 10.0%),对照组复发8例(20.0%) ,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90%以上是由单疱病毒I型引起的。除和病毒感染有关外,也与自身及眼部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单疱病毒引起的角膜病变可侵及各层,并相互转化抗生素治疗无效。根据Holland的新分类法可将其分为感染性和免疫性两类,如病变以感染性机制为主,治疗以抗病毒为主,而对于基质型和内皮型角膜炎,病变以免疫性机制为主,因此在充分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应给予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2-3]。

阿昔洛韦是一种选择性抗疱疹病毒药物,在进入HSV感染细胞被胸腺嘧啶核苷激酶磷酸化后,与脱氧鸟苷三磷酸竞争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从而抑制病毒DNA的合成。但单纯使用抗病毒药物溃疡难以愈合及水肿长时间不消退,而皮质类固醇药物常常作为抑制炎症及水肿的首选药物。练海东等[4]将5O例HSK者采用O.003%30g塞米松联合抗病毒药物(ACV)治疗。结果显示,50例HSK患者总治愈率 100%,6个月内随访2例复发,说明临床上用微量皮质类固醇联合足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治愈率高。本研究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综上所述,阿昔洛韦联合微量地塞米松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适合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风鸣.中华眼科学( 中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20-1224.

[2]陈增奎.阿昔洛韦加地塞米松治疗点状角膜炎136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7,29 (6):949-950.

[3]张一蓉.更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深层单纯疱疹性角膜炎[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2):1849-1850.

[4]练海东.阿昔洛韦联合微量地塞米松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85,9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60例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羟乙基淀粉130/0.4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淀粉酶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