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文章学策略,透视文本的双层结构

时间:2022-10-03 10:25:02

运用文章学策略,透视文本的双层结构

一、 真实的文本解读,需要告别“一字情结”

在我们的意识中,一个作品一层结构,一个作品一个主题。于是,我们在走进作品的大门,看到第一层风景之后,便不由得停下脚步。像马朝虎的《水》,教师一般也就带着学生只读到作者在文章中明确写出的东西:“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是学生一读就知的东西,无需教师进行引导。当然,也有教师会在此基础上稍作延伸:有水的日子那么“乐”,缺水的日子那么“苦”,作者以“乐”写“苦”更显缺水之苦,更显水之珍贵,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上升到环保的层面来解读似乎是有所提升,但笔者以为这还是在强调“水极其珍贵”这个显而易见的第一层面,还是在关注这个作品的第一层结构。如果到此为止,我们语文教师就没有多加引导的必要了。记得孙绍振老师说过,作为老师,要讲你就讲学生不知道,或者以为自己知道而实际上并不知道的东西。这样,你才有讲的必要。可在现实的课堂里,我们常常是花大力气去讲学生知道的东西,甚至一见就知的东西,这种自恋的日子已经太久太久了,已然成为一种定式。在这种情势下,我们要让语文课更专业,要让教师发挥他应该发挥的作用,就必须放弃“一字情结”——作品只有一层结构,只有一个正确的主题。面对好的作品,我们完全可以像一个意欲看尽天下风景的旅行家,在曲径中不断寻找新的通幽处,直至山之后壁,园之后墙,剧院之舞台,江水之源头。不管后面有没有新的风景,我们都可以尝试着去寻找。如果缺少了这种寻找第二层结构的意识,我们就有可能与文本真正的意蕴(隐秘结构与深层主题)失之交臂,我们就找不到在教学中真正应该发力的点。

二、 面对双层结构,我们拥有“隐喻传统”

回到马朝虎的《水》。这篇文章是否只有一层结构,是否仅仅在宣讲水的珍贵?笔者以为,《水》具有新的可能性。这篇文章,写了缺水的苦,更写了有水的乐。作者在写苦与乐的时候,以压倒性的优势写了雨中洗澡之痛快,舀水冲凉之畅快。这种失衡的写法,凸显的不是苦,而是乐。仅仅是为了反衬缺水之苦,作者根本没有必要花那么多笔墨细腻入微地去写有水之乐,而且一连写了两个场面,占据了全文六个自然段中的五个,字数超过了整个文本的八分之七。整个文本的重心,出现了严重的倾斜,是作者的失误,还是另有暗示?笔者以为,像马朝虎这样的成熟作者,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么,第二种可能性就变得越来越大。作者通过叙述重心的“过度倾斜”透露了一点信息,那就是文本的背后可能还有隐秘。

中国向来有论水的传统。水往往成为一面察世悟情的镜子或启悟哲理的载体。孔子曾经论水,认为水是真君子,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庄子曾经论水,《庄子》中有个相濡以沫的典故。“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同样讲的是缺水的事情。泉水干涸后,鱼儿被困在陆地上,它们用自己的湿气互相嘘吸,用口中的唾沫互相湿润对方。与其这样,还不如相忘于江湖之中,自由自在地游。表面论水,实则讲的是人应该回到生命的水中,回到自然而然的状态中,关键是要会通物我。老子曾经论水,最著名的观点就是上善若水。老子谈的是水,实质上所要论的是水德。水没有特别的特点,正是水最大的特点,人应该效法水。看来,水可能很深,真正的意蕴往往不在表面而在海底。我们必须体会语言中所深蕴的情感与哲理,用我们的感受去触摸作者的感受,用我们的印象去领略作者的印象。我们必须追寻文本中的暗示,作者的印象与感觉凝聚在语言之中,我们只有凭借我们的感受与体验才能把它们从语言的历史和暗示中寻觅出来。因此,我们在解读《水》这样文本的时候,不能浅尝辄止,而要尽力去潜泳,去透视水底更美丽的风景。

三、 透视文本双层结构的“文章学策略”

1. 抓住反常之处去解密——水,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课文中有顺应常情的,也有反常之处。反常之点,必有正常之处,反常之处自有正常之理。要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发现隐秘结构,就需要我们抓住反常之处去解密。这篇课文中有不少反常之处。第一处就是村里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众所周知,酒比水贵。按照常情,请人喝酒比请人喝水来得客气。因此,此地水比酒金贵,不是从价钱上作比较的,而是从解渴的角度来进行比较的。在这个极度缺水的地方,水比酒更解渴,更能让人有一种舒畅的享受。缺水,让人们改变了对事物价值的认识。对于茫茫大漠中的旅人来说,水绝对比金子珍贵,水就是生命,就是一个人的全部。第二个反常之处是“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盼望的日子”。对于一般人来说,总是习惯于“避雨”的。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不大喜欢下雨的日子。下雨,毕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就是呆在家里也不舒适。可是作者家乡的村民却有点反常,他们对雨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人人都盼望雨天的到来。这种对于正常心理的偏离,说明了什么?我们需要找到背后的心理动因。我们把这句话还原一下就可以知道,在饱受缺水之苦的村民的心中,干渴带来的痛苦远远大于下雨带来的麻烦,在极度的干渴面前,下雨那点“副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村民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对雨、对雨天的看法——雨天,成为他们最大的节日,最美好的日子。我们抓住这些课文中的反常之处去还原,就不仅仅是感受到水的珍贵,还能感悟到水能够让人们改变对世界的看法,重新看待事物的价值和天气的变化。第三个反常之处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水,善施教化,是一位善于启迪心智的大师。

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总会发现作者故意露出的破绽或缝隙,缝隙里隐藏了大量的密码。我们相信文本背后还有一个更加完整的世界,就不会从教条出发去解释。我们不能只相信显文本提供的东西。寻找缝隙,通过作家的遗漏和疏忽,也许会慢慢读出很多我们从字面上读不出的东西。

2. 抓住浮散之处去还原——水,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好的文本,里面总有一些看似浮散的词句。有时,一串词语看上去,表面已经说出了一切,或者说,词串的表面依然就是前台。有时,一个词,在课文中此起彼伏,看似前后无关,是作者无意的安排。但是,优秀的文本,看似浮散的地方恰恰是作者的精心布局之处。因此,浮散的词句,我们就需要让所有的词语向后台聚焦,焦点处就是意义的底牌。散布的词语,其实存在一条隐隐的连线,顺着这条线,我们就能找到意蕴的真正藏身之处。《水》这篇课文的第一节,高密度地运用了四个不同的数量词来写村子里的缺水之苦:“一个村子”强调人多;“十公里”,是说路途遥远;很小的泉眼也只有“一处”,突出水源极少,僧多粥少;“一个小时”,是告诉我们队伍长,等候时间漫长。我们这样的解读是散文式的,所获得的仅是碎片式的感受。中国语言讲究整体的表达。因此,我们还需把这浮散的四个数量词整合起来加以演算。演算什么,那就是透过作者凸显的这四个数量词去还原村民们真实而独特的日常生活,清晰地呈现他们独特的生活。我们完全可以来一个具体化的设想:假设村民早晨7∶00出发,走10公里山路,至少需要3小时;排队,至少1小时;返回再走10公里山路,空腹负重,至少4小时。到家已是下午3∶00。这样一算,我们就会有重大的发现,每天远途挑水,成为村民们生活的主体部分,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挑水——活着——挑水——活着,挑水竟然成为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不少人整天为挑水而活,而不是在田间耕作,不是在操持其他家务。水,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这种改变是如此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每一天。如此,在生存哲学的层面上来看待水和人的关系,对文本的解读就上升了一个层次。

上一篇:对摩擦力教学的几点创新尝试 下一篇:浅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强化视觉思维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