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发展启智扬长

时间:2022-10-03 10:04:42

特色发展启智扬长

我们地直街小学始建于1959年,现有教职工210人,学生2528名,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电教实验校、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书法教育先进实验校、吉林省普通小学素质教育示范校、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吉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吉林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体育项目传统学校、吉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少先大队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雏鹰大队等国家省级荣誉称号86项。几年来,学校一直秉承“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以《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教师科学幸福工作”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积极探索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新路子,在探索中求发展,于发展中出特色,形成地直品牌。

一、在重视中强化,为素质教育提供保证

领导重视,营造氛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因此,我们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从学校的工作实际出发,切实加强领导,努力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从而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健全组织。成立领导机构,由校长担任组长,主持全面工作,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负责组织、协调落实。各相关部门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期规划和近期工作目标,经常召开专题会议总结前段工作,布置下一步任务,同时,注重加强日常工作检查和督导,领导经常深入第一线,了解和掌握各项工作情况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和解决,使各项工作开展得即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2. 强化队伍。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出类拔萃的人才,因此,我们注重抓好选、育二个环节。选,就是在现有的教师中选派那些真正有才华、有热情、有经验、有特长的教师从事第一线工作。育,就是为让教师的修养、能力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学校每年为他们创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使他们开阔视野,拓宽工作思路,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特色,并用于指导教学实践。

3. 不断投入。几年来,学校出资200万元购置配齐了相应的设备,装备了电教室及各训练室,为班级安装了led系统,为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提供了足够的费用。物质的投入,带来了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在普及中提高,让素质教育不断升华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它的普遍性,即教育内容的普遍性和受教育对象的普遍性,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坚持面对广大学生,为素质教育植根沃土,同时,普及的目的还在于提高,所以我们更加积极努力地创设优秀者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以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

1. 全面教育。我们在各年级按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开齐开足每门课程,给每个孩子搭建展示的平台,创造出彩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受到艺术的熏陶。学校有校园电视台,校园之声广播站、大小乐队、舞蹈队、田径队、各类球队、书法绘画第二课堂活动,我们的舞蹈队走进人民大会堂,走进春晚,走上香港的大舞台。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大赛中获奖,有8名学生的美术作品被收入省编美术教材。在全国普及珠脑速算现场会上1784人的现场表演、东北三省写字现场会,上千人的书法表演及四平市素质教育现场会上的千人绘画表演都彰显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动手实践能力。学校科技特色突出,科技活动项目繁多。如科技活动课,让学生动手制作动植物标本、教具、学具,搞小发明、小制作。学生因擦不到黑板的上部而发明了折叠式黑板擦,因擦灯管费力而发明了灯管擦拭器。通过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互补,培养了专长,促进了个性发展。学校被评为吉林省科技教育示范校。

3. 发展特长。对有一定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学生,学校进行重点提高,使他们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专长,现在全校有50多名学生在省、市小有名气,其中,孔庆新、徐晓峰、刘欣欣等同学的作品被收入《中国民间名人辞典》,温卓同学的独舞曾荣获省级表演二等奖,陆莹同学被北京新星歌舞团破格录取、周璐璐主持的同在蓝天下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每年我校都有学生考入上级艺术院校、体育院校。

4. 特色实践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校有小小志愿者服务队,经常深入社区、敬老院、社会福利院参加义务劳动、表演节目,学校还成立了校史演讲团、摄影团、小记者团等,我们把教室的门和学校的门打开,让学生到本真课堂去学习、锻炼、成长。

三、在课改中发展,把素质教育引向深入

教学质量的好坏是一所学校办学的生命线,这也是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因此,我们立足课堂教学的改革,整合课内课外教育资源。

1. 直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凸显学科特色。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开全、开齐、开足课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全面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编写了校本教材,校本课程的开发做到了全员参与,全学科联动。学校分阶段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传统文化教育和人生指导,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课程保障,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在校体育活动每天1小时,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2. 改革课堂教学。在教学目标确定上,注重“三维”目标,实现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智慧启迪,人格生成方面转变,实现教学目标多元化。在教学内容方面,做到五个转化:即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深奥的内容通俗化、困难的内容容易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在教学方法上,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重基础、重能力、重习惯、重实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在教学手段上,重视现代教学设备的使用。在教学对象上,面向全体学生施教,教学分层、作业分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学校设立学生进步奖,让后进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开阔视野,培养国际意识。学校先后与加拿大萨省维克斯学校建联谊校,并两次接待日本友人来访。让师生有机会与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外国友人交流互动,拓宽师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与交往能力。

4. 教科研阵地前移,重心下移,狠抓课题研究。目前,正致力于国家课题《教育科研管理,信息资源开发的实施路径》的研究,在研究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教研活动,校内开展“教学大比武、新老教师一帮一、骨干教师引路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等活动。校外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研、竞赛等活动。于红芳参加中央教科所组织的第十一届小学优质课评议会,获二等奖;刘娜在省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中获一等奖;并被评为吉林省语文学科教学新秀;迟雪晶在省美术学科优质课竞赛中获一等奖;孟令杰获省英语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姜君参加省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被评为省十佳教师,并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比赛获优秀奖;刘绍荣、刘立娜、王磊被评为省学科带头人。王磊、姜军参加市教学标兵评选,经过区选拔,市竞赛,最后被确定为四平市教学标兵。

四、在师培中启智,为素质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因此,我们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培与研结合,提高素质教育质量。

1. 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每年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培训,推荐教师参加省、市、区级骨干教师研修班学习。刘绍荣等6名省级骨干,李丽岩等32名市级骨干脱颖而出,他们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 加强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结合新课程的实施,通过专题讲座,观看录像,说课,教后反思,评课等教研活动,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校本培训和创优活动,学校通过名师引领课,教师优质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教学案例的评选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五、素质教育,任重路远

时代越来越呼唤“差异学生,差异教育,差异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尊重个体差异,关注个性的发展。关键是为有各种发展潜力的孩子提供适合其发展的环境和土壤,发现并播下创新的种子,促进其成长成才。

在今天的教育现状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升学压力大,身心健康问题突出。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继续去研究,不断去改进。我们坚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随着科研兴校战略的实施,我们地直街小学将会在素质教育这条教育发展的必然之路上走得更快、更稳。

上一篇:高年级后进生自主管理策略研究 下一篇:初中物理课堂应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