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析

时间:2022-10-03 09:44:28

高中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析

摘 要: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参与物理相关课题的研究,并通过这种形式发现物理规律。学生践行研究性学习,最重要的是物理老师要有研究型学习的概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其次是要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最后是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本文主要探讨了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研究性学习 应用

引言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对高中生来讲,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而很多高中物理老师也都在教学中加入了对研究性学习的应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意识。

一、形成研究性学习概念

要想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研究性学习,首先物理老师要具有研究性学习理念,改变过去那种单纯地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这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创造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从而进行研究性学习并最终得出实验结论。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个实验环节都具有探究意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空间。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可以把学生课上和课下的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所以在高中物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中,老师一定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二、创设教学情境

(一)根据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根据实际生活创设的教学情境相对来说更直观和生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学习更加注重和科技、生活等之间的联系。所以老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一些社会热点或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可以使物理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促进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比如在讲解电磁波的相关问题时,老师可以根据人们经常用到的手机创设教学情境。如老师可以说:手机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用到的,只要有了它,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联系。但是手机这一功能的原理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进入对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从而自然而言地过渡到所要讲的课程中。

(二)根据物理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实验不缺少,它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教材内容,从而使他们更具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实验对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了解物理实验的本质和规律。比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这一章节的内容时,老师可以把两个形象完全一样的纸片和金属片从同一高度落下,让学生仔细观察是否同时落地,最终的结果是金属片先着地。在学生的潜意识中,金属片是要比纸片重的,他们认为相对较重的物体总会先落地。之后老师把纸片揉成团,使这两种物体从同一高度落下,这次试验的最终结果是纸团先落地。所以学生会产生很多疑惑,为什么形状变化了之后,下落的速度也变化了呢?于是就会针对这一问题研究物理的下落速度是受空气阻力的影响的,与物体的重量无关。可以如果是这样的话,在真空条件下,物体的下落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此时物理老师可以借助牛顿管重新进行实验,让学生明白,很多现象都会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但是如果只有重力的haunted,不同物理的下落速度是一样的。

三、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老师并不太注重对学生研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的老师由于教学理念方面的缺陷,还会不尊重学生个性,扼杀他们的想象力。所以在物理教学的研究性学习中,老师首先是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这些想法和思路有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则老师要及时进行引导,并对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提出表扬,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积极地讨论和研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思路,使他们自己学会反思和总结。当他们理解问题的思路是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时候,老师不能严厉加以指责,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错误,并总结失败原因。

四、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

现在的高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课外实验项目,有的是必修,有的是选修。必修实验主要是巩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选修实验主要是针对那些物理基础较好,有一定的探究能力的学生,为他们提供研究平台,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实验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巩固性实验

必修实验又称为巩固性实验。在人们的生活中,静电屏蔽现象非常普遍,这一实验现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把手机先后放到两个材质不同的盒子中,然后给这个手机打电话,经过试验学生发现,不锈钢盒子里的手机无法接通,而塑料盒子里的手机可以接通。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一实验分析原因及所用到的物理学知识。

(二)应用性实验

选修实验又称应用性实验。其实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很多实验都能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如电器、炊具的使用原理,通讯设备原理,交通工具的发动原理,等等。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对这些实验的应用进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结语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非常有必要,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高中物理老师要树立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创设教学情境,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拓展学生的课外实验,通过探究性学习提高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范洪娟.高中物理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初探[J].价值工程,2010,29(3):145-145.

[2]唐朝霞.高中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略谈[J].科学导报,2014(4):225-225.

上一篇:发展农业静脉产业的国际经验及中国借鉴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