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体验式教学优化高中生物教学

时间:2022-10-03 08:43:16

合理运用体验式教学优化高中生物教学

【摘要】体验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因此,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生物课的教学,获取直接经验。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浅谈体验式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高中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178-01

当前,我国中学进行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倡体验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认知性教学,认知性教学以教师的灌输知识为主要方式,强调理性而忽视感性,学生没有获得情感体验和能力体验。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加强学生的心理感受,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学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倡体验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活动能让学生获得生物教学的体验,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获得认知和情感。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包括“什么是体验”及“什么是体验式教学”。体验是人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并在亲身经历中体会知识、感受情感。它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行为体验,另一种是内心体验。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学时通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悟性等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体验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对学生情感的陶冶和升华,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体验式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激发动机,促进感知。

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境,这是教学的起始环节,也是学习活动的定向阶段。激发动机是体验式教学的启动阶段,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具有活力、指向、选择、维持、强化的功能。那么,情境如何创设呢?

利用生活实际设计情境。把书本上的抽象知识还原为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情境,可以改变知识给人的枯燥乏味的印象,便于学生理解、体验。①来源于日常生活类情境。学习渗透作用的情境材料,如“腌咸菜”或“凉拌黄瓜”等;②生产实践类情境。学习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境材料,如休渔期及捕渔期。

2.提出问题,促进参与,积极体验。

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及活动,揭开生命运动的本质规律,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倾向。我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置悬念,及时给学生创设表现情境,让学生受到相应的刺激,激活其原来积累的经验,使其联想到某种情境,从而产生体验。

例如,对剧烈运动体验进行思考:为什么运动加快时会上气不接下气、心跳特别快,运动时血液中的氧、二氧化碳与pH值是怎样变化的,ATP的产生途径有哪些,运动结束时为何常腰酸腿疼等?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

3.分析问题,启导深入,促成领悟。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科学,众多的实验、科技活动、研究性学习都是学生体验的具体过程。其体验过程包括认真、规范、安全地操作,准确、细心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正确得出实验结论并应用于新课内容的学习等。

如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课外活动过程中,有些小组实验不成功,教师鼓励学生查找原因,解决问题,各组同学从实验装置,培养条件、原材料、培养时间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积极尝试各种改进方法,从中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不畏艰辛、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科研品质。看着自己的成果,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有了更深的理解。

4.合作交流,加深理解,解决问题。

体验内化阶段是体验学习的关键,是个体通过反思、同化或顺应等方式将亲历中对事物、知识的感知内化为自身观念的过程。合作是体现现代教学思想课堂教学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交流是主体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在合作与交流中能促进学生的体验内化,加深理解,解决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努力做到:创设平等、和谐、宽松、愉快的氛围,师生间以对话、包容、平等、共享的关系相处,让学生在对知识形成一定程度的领悟之后大胆质疑,勇于求异;让学生积极自主地探索、学习生物,对同学的领悟发表不同见解,在他人的言论中得到启发,产生新的观点,在互动、合作中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同学、师生间能相互释疑,敢于辩论,敢于挑战,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比较、联想与归纳,从而在互相交流中巩固认知,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进步。

5.及时评价,反馈调节,引导拓展。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成功体验是正效应,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增强学生主动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和体验情境,使学生在充分参与的基础上,获得个体生命的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上充分参与,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并创造获得成功的条件和机会。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答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学生取得某种成功(哪怕只是很小的一点点进步)后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实现以愉悦的学习促成学习的愉悦。

当前,我国中学进行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倡体验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认知性教学。认知性教学以教师的灌输知识为主要方式,强调理性而忽视感性,学生没有获得情感体验和能力体验。中学生物课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实现了课程目标,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讲授,而忽视对学生态度、情感的培养。教师在生物课堂上应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学生可以在体验式教学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学生获得了生物知识的感性认识,并在经历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态度。体验式教学应用于中学生物教学是一种创新和突破。体验式教学方式得到了中学生物课教师的普遍认可,在中学生物课的课改中获益很多,提高了生物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 杨四耕.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浅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 下一篇:谈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