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产业集群优化升级研究

时间:2022-10-03 07:50:49

基于“互联网+”的产业集群优化升级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产业化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产业集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尤其是中小型的产业集群,通过“互联网+”来促进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产业集群与“互联网+”融合后带来的优势进行了研究,并认为推进互联网+产业集群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industrialization,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 clusters are facing a severe test, especially small and medium-sized industrial clusters. It has becom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clusters through "Interne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dvantages brought by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Internet+", and thinks that the promotion of Internet + industry cluster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strong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P键词: 互联网+;产业集群;优化升级

Key words: Internet+;industrial cluster;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中图分类号:F49;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3-0069-02

0 引言

产业集群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多数传统的产业集群由于粗放式发展,逐渐出现产能过剩、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致使产业集群出现衰败趋势,这些产业集群面临严峻的挑战,必须对其进行优化升级,保障集群内的企业能够健康发展。

目前,互联网技术逐步被推广应用,电子商务更是得到迅猛发展。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6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指出,2016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0.5万亿元,同比增长37.6%。同时,互联网也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总理多次提出推动“互联网+”行动,并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可见,将“互联网+”与产业集群相融合已是必然发展趋势。

1 互联网+产业集群概念

“互联网+”是通过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向生产领域拓展,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打破了传统行业的行业壁垒,加速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创造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和新动能。

互联网+产业集群是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集群深度融合,形成了一种新型产业集群,其实质是传统产业集群的在线化、数据化变革。这种产业集群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将信息在集群内外部互联互通,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优化集群内部组织结构,加强集群感知外部环境变化,提升整体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互联网+产业集群已成为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大趋势。

2 “互联网+”对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

互联网+产业集群不仅具有传统产业集群的优势,还同时兼备互联网自身的特性,这使得互联网+产业集群即能推进传统产业集群优势的升级,又能有效的解决传统产业集群出现的问题。

2.1 扩充集群范围

传统产业集群特征之一就是集群内企业在某一空间范围内高度集中,要使其规模扩张,便会受到地理区域的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集群的发展。而互联网+产业集群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建立的,其明显的变革就是将集群信息空间的邻近取代了地理空间的邻近,打破了地理范围的限制,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利益群体组建产业集群,极大的扩展了产业集群的范围。互联网+产业集群容量的扩充,便于更多的相关企业加入,从而集群的规模更加庞大,进一步提升了集群的规模效应。

2.2 解决产能过剩

当前,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多数产业集群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产品积压于仓库,不仅增加管理成本,其产品还占用资金,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因此,急需拓展产业集群的销售市场解决这一问题。互联网平台的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模式,尤其是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平台被企业采用,如被大家所熟知的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和中国供应商等,电子商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了较低的建设和管理成本以及强大的市场容量,为企业带来了强大的销售空间,甚至呈现了线上销量赶超线下销量的态势,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互联网龙头企业阿里巴巴创建的在线产业带就是对传统产业集群的转型实践。在线产业带是以线下传统产业集群为基础,由地方政府合作运营的在线生态圈。根据阿里研究院的《互联网+产业集群》研究报告,2014年,株洲服装产业集群在线下实体市场销售下滑的情况下,线上株洲产业带的交易额却连续增长,平均季度环比增长率接近200%。

2.3 降低交易成本

传统的产业集群将标准化产品通过批量生产已经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然而,互联网+产业集群不仅具有此优势,还能在其他方面节约成本。

第一,“互联网+”与产业集群融合后,其交易成本会有所减少。借助互联网,交易双方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信息的传播和获取更为迅速,从而节约了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

第二,互联网+产业集群降低了集群的宣传成本。由于资金不足,一些产业集群对其产品的推广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产品市场份额较小。尤其中小型集群,本身规模和技术与大型的产业集群相比较弱,产品的知名度又小,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互联网+产业集群利用互联网宣传,可以使产业集群的产品以较少的广告费用投入获取较快速度的宣传,快速被大众熟知,帮助产业集群产品品牌的建立和推广,现在越来越多的产业集群已将产品宣传转战到网络上。

例如,阿里巴巴平台的淘宝村,就是 “一村一品”的专用村通过淘宝的低门槛实现了互联网化,以作坊生产为主的这些专用村,利用互联网将自己的产品迅速的推广,为其开拓了巨大的市场。

2.4 满足市场需求

产业集群发生产品滞销的原因,一方面是上述提到了市场销售渠道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生产企业没有及时的掌握客户需求的变化,盲目的进行大批大量的规模生产,导致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产品库存积压问题。互联网+产业集群借助互联网现代通讯技术,可以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时的信息传递和产品需求交流,帮助产业集群迅速、准确的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从而对产品及时进行调整,提升集群整体的竞争实力。企业对市场敏感了,也有助于企业对其产品和服务的改进和创新。

3 推进互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目前,产业集群向“互联网+”融合正处于初始阶段,需要市场和政府的共同作用,保障产业集群顺利、高效的完成优化升级。因此,互联网+产业集群的构建需要政府在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和法律法规保障上的给予支持和帮助。

3.1 政策引导

一方面,政府应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引导传统产业集群与“互联网+”融合,鼓励产业集群模式创新。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并且总理也提出“互联网+”对《中国制造2025》有重要的支持作用,这些动作都为传统产业集群向互联网+产业集群转型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另一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培养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第三方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发展。由于产业集群向“互联网+”转型需要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一些中小型产业集群无法承担,通过将其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可降低集群互联网化的门槛,来实现集群的优化升级。

3.2 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产业集群对互联网平台基础设施有高度的依赖性,要保障产业集群顺利优化升级,需要建立相应的高速、安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产业集群向“互联网+”融合初级阶段需要政府在资金方面予以支持,大力加强高速宽带、移动宽带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的信息存储、传输、处理和分析平台建设,为集群转型提供前提保证。

3.3 营造良好环境

“互联网+”为产业集群发展带来了新动力,但同时互联网安全问题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互联网平台数据的可靠性、个人或企业隐私的保密性和网上支付的安全性等方面,需要完善的监督机制和法律保护,否则这些信息一旦被泄露会给企业甚至是整个集群带来严重的灾难。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的法律已明显滞后,这急需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结合实际情况,尽快完善法律法规,保证互联网平台所有用户的合法权益,为互联网+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壮大提供必须的法律保障。

4 结语

传统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已不可忽视,“互联网+”的出现,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挑战。互联网+产业集群可以解决传统产业集群地理区域限制和产能过剩问题,同时也有助于降低成本和贴近消费市场需求。然而,互联网+产业集群的顺利推进也离不开政府在政策、基础设施和法律法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柳洲.“互联网+”与产业集群互联网化升级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08):73-82.

[2]段浩,刘月.“互联网+产业集群”构筑产业生态[J].中国工业评论,2015(09):70-75.

[3]单丹丹.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我国产业集群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2(36).

上一篇:浅谈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下一篇: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