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与学校实际相结合

时间:2022-10-03 07:12:00

美术教育与学校实际相结合

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过去应试教育中,小学美术课程受传统美术教育的影响较深,课程建设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倾向较为突出,既繁且难,这与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很不适应。农村地区学生由于自身家庭条件落后与城镇学校学生相比本就处于弱势,加之限于社会实际条件,大部分农村学生在完成九年制学习之后,首先面临的是失学及社会就业问题,他们的生理、心理、技能真的就准备好了吗?

传统学校美术教学,学生在学校只能学习一些基本的简单知识和技能,很难适应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需求。这给我们农村的美术教育带来新的思考:

一、如何把美术教育从单纯的专业技能技巧的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等方面的联系,同时提高审美能力,使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丰富,从而更好地学习美术。

二、如何把美术教育教学真正与学生生活及学校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美术学习中,由内化的欣赏转化为外化的创作。既学到美术知识,又把它们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审美能力。

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进行课程结构改革,强化课程的选择性,鼓励进行校本化课程的开发,将美术、技能、劳动整合为艺术综合课,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这就为美术课程的校本化开发指明了方向。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深刻提示社会与教育、实践与教育的内在联系,强调指出学习与社会现实、社会实践的重要性。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发展为中心,信息技术发展为纽带,网络技术发展为标志的竞争的高科技时代,这需要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也要不断完善以适应时代的需要。特别是农村小学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这一特点,做到美术教育与学校实际有机结合,办出学校自己的特色。也可以开展以美术教育为特色的活动来带动学校其他学科共同提高。

根据具体条件和美术特长培养要求,我们在一至六年级的美术特长课培养中决定较为系统地学习素描、中国画、剪纸等方面的知识。而且限于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又特别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和造型能力的掌握,目的是更好地从直观方面培养他们的形体意识,提高审美能力。而这些恰好和高等职业学校的美术学习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对于这些学生只要再加上系统专门的技术培训和实践,比起那些一般的同龄儿童具有更强的可塑性,能使他们摆脱以往落后的思想,从此摆脱以往毕业就过早的面临就业,就业就面临由于知识水平低下而必须选择繁重的体力劳动的弊端,让他们在未来美术专业方面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开发当地课程资源,优化学校美术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探索,协调课堂结构与学校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别在教育思想、内容、方法上要紧密联系学校实际,体现教育的科学化、人文化、生活化,做到教育与学校实际情况对接,教育与学生兴趣爱好对接,教育与学生未来发展对接,实现文化课知识与美术审美能力并重,提高学生对高速发展的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

我们结合学生实际条件,在美术课程中开发校本教材,培养学生的美术特长,旨在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种尝试,力求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特色的新路,热切盼望得到领导、行家的指导与帮助。

(作者单位:吉林省乾安县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131400)

上一篇:什么是年轻人的职场天堂? 下一篇:做一名“懒惰”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