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有效评价促使课堂生成

时间:2022-05-01 08:28:16

运用有效评价促使课堂生成

课堂评价,每个老师每一节课都在使用,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但是,如何让评价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触动学生心灵,产生预料之外的精彩,达到课堂的沸点呢?

一、巧妙运用评价语言,促使课堂生成

课堂教学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强化主体发展、遵循教学规律。教师首先要恰如其分地用好体态语言进行即时性评价。眼神:目光要亲切自然,使眼神随着学习内容的逐步深入,一个或是赞许或是期待或是疑惑中夹有信任;肢体:温柔的手势,夸张的动作。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或突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巧妙应对,独特创新地进行评价,尤其是体态语如果应用得当,能够较大限度的调动课堂气氛,使课堂推向高潮。更为重要的是抓住每一个切入点,运用生动的口头语言进行适当的即时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活泼泼的,学生的思维活跃开放,面对一个个生动的学生,一次次自然状态下难以预料的发言,教师在评价时,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把语言评价、非语言评价穿插结合,这样效果会更好。有些老师在上课时,面对学生精彩的回答,会不由自主地赏他一个“大拇指”,或者用真诚的掌声、摸摸学生的头、与学生握手等动作来表示对学生的肯定赞赏。当然,教师丰富的表情更是最直观的表达,如点头微笑、惊讶、皱眉等。相信这样的即时性评价一定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二、讲究客观准确评价,促使课堂生成

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要尊重学生、强化激励评价是必要的,但评价一定要客观、真诚,是好就说好,是错就实事求是地指出来,并给予正确的引导,这是对学生很好的尊重与爱护。评价既客观又有针对性,既肯定了学生的优点又为学生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三、拓展评价空间,促使课堂生成

1.拓展评价的主体

评价的主体不应局限于学生,应该强调学生的自评、互评。通过同学互评、小组互评拓展评价的空间,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突出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结合教学实际,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由此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改进自己,提高自己。

2.拓展评价尺度

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尺度,不用一个统一尺度去评价所有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要注意看对象、看场合,或直言不讳,或委婉含蓄,对学困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赞许是后进生心灵的甘露,他们更需要关切的目光和贴心的话语,教师切莫让他们产生“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被遗弃感,对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要求要严格,才有利于促进他们不断进取。当然,当他们的学习的确有水平或创见时,同样要给予热情的肯定,以激发他们远大的志向,促进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勤奋。而有艺术性的评价指正,好比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课堂评价中,要注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通过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细微之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三河口高级中学213000)

上一篇:跟谁学,在学谁? 下一篇:当“中国式教学”遭遇英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