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与规范中提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回应力

时间:2022-10-03 06:05:17

在创新与规范中提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回应力

对群众的利益诉求予以限时回应和有效解决,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群众诉求的回应力,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回应中正确把握和处理创新与规范的关系,既不能怠慢民意,又不能率性作为;既要积极回应群众诉求、推进管理服务创新,又要注重规范操作、保证回应科学合理。在回应中正确把握和处理创新与规范的关系,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关注全局,力求宏观与微观的统一

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国家的重要职能,在商品经济日趋发达、市场绝非万能且存在严重失灵的今天,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已普遍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产业政策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工商行政管理特有的注册准入职能正是国家产业政策的实现工具之一。如通过市场主体登记职能控制市场主体进入的数量、规模及结构,从而实现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目标;通过控制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的规模条件,实现产业组织的合理化和生产规模的适当集中等等,可以说工商行政管理是通过管理微观主体,进而达到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的。但实践中,微观主体的发展要求不可能总与宏观经济政策保持一致,对微观主体的诉求,工商机关操作上的创新必须控制在宏观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的利益考量,以创新为名随意变通和突破;同时要从促进发展、方便群众的角度出发,及时发现和研究大量的、集中性的利益诉求,积极探索制度创新的实践途径,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当前登记注册中的前置审批,应将产业准入型审批与行为监管型审批区分开来,进一步加以精简。对主体提出的准入申请,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都允许进入;卫生、安全等行为监管型的审批事项则应改为后置,由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责、依法监管,以减少市场准入的行政成本,明确行为监管的行政责任。

二、注重公平。力求普适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尊重人、服务于人、平等待人是政府制度创新的灵魂。1999年,日本以美国《联邦政府伦理法》为蓝本,出台了《日本公务员伦理法》,在总则中明确“公务员作为全体国民的服务者,需公正执行职务,不得只为部分人员提供便利”。我国虽没有制定统一的公务员伦理法或职业道德规范,但在国家工商总局“文明管理十条要求”等行业性规范中都体现了提供平等服务的思想。实践中,一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要求出发,大力推出了“择优扶强”、“挂钩结对”、“项目跟踪”等职能服务措施,这些措施对于增强干部为民意识、促进作风转变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却有损于服务的平等性,特别是一些特事特办的创新举措都具有比较浓重的个性化色彩,无意之中使不同的市场主体处于不平等的竞争位置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政府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市场主体准入、交易行为监管、经济案件查处等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行政职能,也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在回应中,特别是在对特殊市场主体诉求的回应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坚持将为多数市场主体服务,平等地为一切市场主体服务,作为管理和服务创新的基本方向,力求创新实施的各项服务制度、措施、手段、方式等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惠及面,而不能成为专为特殊市场主体、特殊市场群体开设的“小灶”。

三、尊崇法治,力求对法律负责与对市场主体负责的统一

法治是现代行政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精神。重要制度的创新,具有法律的形式,这本身就是行政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法律负责就是对市场主体负责。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而言,依法履行行政职能,不为任何人打开有悖于法律的“方便之门”,对个体行为依法加强规范就是对整体市场秩序的维护和促进,对侵权人和违法者依法实施监管、查处就是对权利人和守法者的保护、服务。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秩序尚未根本好转、市场违法违章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的形势下,坚持依法行政、实施依法监管更显重要和紧迫。日本公务员禀议制度规定,行政相对人提出的任何申请事项都必须经过法定的程序,并且不得以任何理由逾越或简省,就是要以严格的程序保证法律要求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但这并不排斥程序中为申请人提供热情细致的服务。“法者,国之大道也”。在实际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把推进法治作为实施管理和服务创新的根本取向,教育和引导全体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牢固树立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等依法行政理念,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恪守法治原则,坚持依法办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依法规范的行政行为,保证工商行政管理政策的一致性、稳定性,切实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公信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可以预测的工商行政法制环境。

四、着眼长效。力求长远与当前的统一

面对群众的诉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一方面要着眼当前,立足职能积极创新,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尽可能地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充分评估所采取的便民、护民措施,于市场主体而言,是否有利于启发自觉、引导自立、促进自强。在这方面,日本消费者保护的做法很有借鉴意义。20世纪80年代,日本制定了消费者保护基本法案,经过10多年的法律实践,90年代日本消费者保护政策的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从侧重“保护”转向了“自立支援”,并在增加消费者受教育的机会、导入消费者团体诉讼制度、及时针对消费热点问题完善相关法律等方面,采取措施具体支持消费者自立,使消费者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取得了切实成效。有鉴于此,我们在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推进管理和服务创新时,在加强职能帮扶、开展行政指导时,不仅要充满感情,还要多一份理性: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不仅要送照上门,还要增强他们的证照意识,切不可因为创新和服务弱化经营者对工商法制的敬畏。延滞市场主体自觉、自立的进程。现实中一些“保姆式”的服务措施,不仅在行政管理的资源和精力上难以保证或持续保证,而且从长远的角度看,不论是对市场主体的健康持续发展,还是对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目标的有效实现,都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助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工商局)

上一篇:把握四个关系坚持监管与服务相统一 下一篇:努力构建和谐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