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减负高效

时间:2022-10-03 05:40:05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减负高效

摘 要: 减负应从教师素质入手,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少而精地给学生布置作业。课程改革中,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励性的鼓励,从心灵上去关爱学生,减轻学生心理压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减负; 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3-0113-01

一、正确理解“减负提质”的真正含义

“减负提质”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既要让学生轻松地学知识,也要让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在实践教学中,要减去超出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能力以外的学习任务,减去学生学习活动中机械重复而对开发学生智能无用的作业练习,减去过时、烦琐与实际应用无关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放弃违反教育规律,简单粗暴、落后的教学方法,革除教学理念中仅以教学成绩评价教师教育成果的不当做法。既重文化知识传授,也重体音美等基本素质训练;重视关心学生学习成绩,又要重视学生思想变化、心理状况和行为仪表等;要加强和突出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勤奋、刻苦、探索、博闻慎思、好问、有恒的学习品质,礼貌、文雅、友爱、自尊、自重的交际习惯等,培养其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

二、减少学生的作业量

作业贵在精,而不在多。老师要求学生完成作业,目的无非都是为了训练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文化知识。第一,巩固学生上课时学习的知识。第二,从学生所做的作业当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三,扩充和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第四,让学生通过自学书本,提高自学能力。第五,通过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对文字的敏感度。学生所做的作业,必须对他们自身的学习与情感培养有帮助,否则,作业做不做结果都一样,就不要让学生白费时间。

三、调整学生在校上课的时间

教师常常提醒学生要用换位思维去体谅一下别人的处境,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又是否要用同样的方式去体谅一下学生的处境呢?平时上课,每到上午的第四节课或者下午的第一节课的时候,学生的精神总是颓废到极点,就连平时最爱捣蛋的那几位同学都变得死气沉沉。原因何在?其实,他们这种情况是属于精神疲劳的表现,同学们从一大早开始上课,连续几个小时集中注意力听课,思考问题,一段时间下来,精神就变得疲惫,已经难以再集中注意力去听老师讲课,也没有再多的精神去思考问题。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表现,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要比干任何事都困难。我想,让学生能够全心全意投入下一个环节的活动,必须要有精神“休息”。学生是一个人,也需要精神的调剂。如果学校能够使学生在乏味的学习生活中有一点其它活动的调剂,那么效果要比长时间学习好得多,也就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营造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减负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教师放下“先生”的架子“蹲下来看学生”,把自己置身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努力营造民主氛围,这样会增强学生对你的信任,学生便会产生情感横向迁移现象——爱屋及乌(由喜欢老师到爱及老师所教的科目),学生带着兴趣的学习就会减轻心理负担。

一直以来,我都尽力用微笑面对学生的一切,微笑地讲课,微笑地布置作业,哪怕是他们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也会微笑着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真诚的微笑大大地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减轻了他们心理上的负担。课上我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交谈,如:“谁还想说一说……”“谁愿意来发表你的意见……”;在学生探索的时候给学生以鼓励的话语,如“老师完全相信你的能力!”“你肯定能行!”等等;在认真倾听完学生不同意见后,说:“我真荣幸,我和xx的意见相同!”“你回答的真好,让我忍不住为你鼓掌!”等等。在讲解数学问题时允许别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自己的不同解法并让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如果学生的方法较好,则一定要给予充分肯定,并加以表扬和鼓励。事实上,那些上课不太发言的学生,大多是怕说错话了挨老师批评或担心受到同学讥讽,心理没有安全感,信任度,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干脆不尝试探索,不问也不答,思维的隋性渐渐形成。反之,给孩子们一个民主的空间,让他们生活在充满平等和友爱的世界里。有爱相随,他们不再“忍辱负重”,而是健步如飞。

五、营造讨论氛围,让学生“学”有创见

讨论集思广益,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还能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造意识。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讨论题等讨论材料,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勇于发表不同见解,在多向交流中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不断深化知识理解,还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教材将圆平均分成16 份,并把其中的一份平均分成2 份,再拆拼成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教学这一内容时,可放手让学生操作,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推导方法。结果有的学生将圆拼成平行四边形后同样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圆的面积=πr×r =πr2。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这样更简单些。之后又有不少同学纷纷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他们将圆剪拼成三角形、梯形后同样也能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时,有一同学说:“老师,用16 个扇形来推导公式太麻烦了,我用其中的一个小扇形(看成近似三角形)也能推导出圆面积公式来。”这位同学从容地走上台来,将推导过程写在黑板上:

c/16╳ S=c/16×r÷2×16=2πr/16×r×1/2×16=πr2。

六、优化练习设计,让学生“学”有乐趣

教学中要优化练习设计,做到练习目的性明确,形式新颖多样,强调联系的独立性。要优化练习设计,创设使学生都能独立动脑、动手、动口完成练习的空间。还要做到难度适中,突出体现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等特点,帮助、鼓励不同层次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获得成功,乐于学习。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安排了一组用眼看数,用手势表示能否被2、5整除的判断练习。练习规定:左手伸出两个手指表示能被2整除;右手伸出5 个手指表示能被5 整除,伸出拳头表示不能被5整除。教师陆续用幻灯映出下列各数:40、41、52、60、80、85、365、100、103、87、90、1002,学生则迅速地用左、右手各不同方式表示结果。学生用眼仔细看数,动脑思考,动手演示,动口说道理,学习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效果良好。

最后,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能力。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素质、心理素质、风度仪表等,同时,还必须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的时候,教师就需要一桶水”。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给自己“充电”,不断的学习那些先进的理念,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才能站稳自己的三尺讲台,才能对得起自己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称号。努力学习做学生的忠实的朋友,上好每一节课。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数学[M].中国教育学会主办.

[2] 新课程标准

上一篇:转变观念改革作文教学方法 下一篇:科研反哺教学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