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源于生活的诗意之旅

时间:2022-10-03 05:24:32

教育是源于生活的诗意之旅

“五四”以降,中国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倡导并践行“生活即教育”理论,为我国近代教育史书写了辉煌的一页。其求真务实的育人观念,行知合一的教育实践,成为当代乃至后世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理论来源

“生活即教育”理论,最早来源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学说。但在实践过程中,陶行知结合中国教育现状和国情,大胆地加以改造,去粗存精,推陈出新,“把它翻了个筋斗”,用“生活即教育”代替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用“社会即学校”代替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用“教学做合一”代替杜威的“从做中学”,这在1927年创办晓庄师范时正式提出。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意义。”从此,这一教育思想的强大生命力和重要现实意义日益彰显,且历久弥香。

二、理论内涵

“生活即教育”这一理论,普适于众多学科领域,富有深厚的思想内涵,非只字片言可以穷尽。本文仅以语文学科为例,从教育内容的基础性、实践性、广泛性,教育关系的平等性、民主性、主体性,教育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生成性三大方面探讨其主要内涵,借以抛砖引玉,并求教于方家。

(一) 教育内容

在陶行知看来,“生活”与“教育”没有界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他指出,“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而且“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新时代的教育,唯有与时俱进,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甚至前瞻超越,才能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材,满足社会发展之需,永葆青春蓬勃之气。

语文独具的基础性、实践性、广泛性、人文性的学科特性,决定了“语文”必然与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有机融合。语文学习不可能只是课堂教学的事,语文课堂也不可能承担语文学习的全部。只有“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化”,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应对知识的梯级更新。

1.基础性。任何语言的学习,皆始于基本字词的教学,它们是万丈高楼的砖瓦,是千米布帛的丝线,是百尺卷帙的纸页。一个人如果没有基本的词汇储备量,就难以准确表达自我、流畅交流情感。

针对中国传统教育仅以文字书本为中心,严重脱离实际生活的弊端,陶行知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教育所以弄到山穷水尽,没有路走,是因为大家专靠文字、书本做唯一无二的工具,并且把文字、书本这个工具用错了”,“只有纤维而没有维生素”,教学使人“害脚气病,寸步难行”。其言下之意,并不是全盘否认语文的工具性,也不是拒绝基本字、词、句、段的教学,而是强调文字是生活的符号,强调语文与大众生活的结合,强调文字自身作用的发挥。陶行知认为“要想鼓起民众读书的兴趣,必须拿他们生活所需要的文字来教”,由此可见,语言文字必须要教,而且要灵活地教。例如,对“社区”一词的学习,不仅仅是课堂上声嘶力竭的朗读和劳生伤笔的默写,更应该带着或者指导学生“走进”社区,了解社区的人口、文化、历史、气候、环境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切实掌握这一词语的本质内涵和广阔外延,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曲线符号。如此这般,才能摒弃枯燥乏味的词义解释,告别鸡零狗碎的断章取义,还语文以生动、有趣、创造、人文的真面目,将学习从“死的、假的、静止的”转变成“活的、真的、动的、用的”,唤起人们语文学习的渴望。

2.实践性。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致用”。作为学校基础课程,语文教育除了要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具备日常生活必备的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

陶行知先生主张“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在《〈平民千字课〉编辑大意》里,他道出语文教学的旨归:第一,在演说会、讨论会、早会、晚会、一切集会与人交谈时,都要留心仔细地听,学习那些擅长国语的先生和同学们的发音语调等,听懂话语的字面意思,领悟潜藏的寓意。第二,在各种演说会、欢迎会、送别会、纪念会等场合能够临时讲演,准确表情达意,做到“能说话”“会说话”“说好话”。第三,批判传统教育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为了识字而识字,为了读书而读书。“培养继续读书看报领受优良教育之志愿和基本能力”,号召大家“读活人的书,做活人的事,过活人的生活”。第四,“训练处理家常信札、账目和别的应用文件的能力”,号召用生活的文字,用大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去写作,提出“请大众的耳朵作先生来指导,才最可靠”的建议,即请“大众的耳朵”来鉴别文章好坏,文章读完后,大众听懂了,这才是好文章。无疑,陶行知先生的“生活语文化”和“语文生活化”是教育的大解放,是“放鸟回天空”“放马回疆场”的重大举措。

3.广泛性。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一场堂吉诃德与风车之间的战斗,是一次闭门造车的孤军奋战,割裂了语文与生活、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道出语文学习的真谛: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同。生活处处皆学问,有人的地方就有语文,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语文。这与陶行知先生“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不谋而合。而今,学科性质越来越模糊,知识的增长已经从分科式的增长转变为综合式的增长,新的知识大多源于跨学科的研究。只有不断突破学科樊篱,掌握学科整合方法,拓展专业领域,文理兼备,艺体融合,才能建立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大语文体系,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开辟广阔的时空领域。

(二) 教育关系

教育关系,往大处说,是学校与社会、学校、家庭之间的关系;往小处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1926年,陶行知在《我之学校观》中说道:“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师生之间应当相依为命、甘苦共尝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感情的融洽。”他提倡师生互尊,教师互尊,以人教人,即“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在陶行知看来,教师要了解学生,“教育者要像爱迪生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这一和谐的师生关系,基于对待学生的平等性、民主性和主体性。

1.平等性。陶行知主张人类平等,主张“要把教育、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主张国家和社会一方面要通过立法强迫国民读书,另一方面要通过立法强迫各级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举办各类学校,对各类国家官员升职根据其所负责教育的事项实行教育“考成”。

首先,校长与员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是一个个独立、自由、平等的个体,绝无好坏优劣、高低良莠之别。校长和员工的区别只在于分工和职责的不同。陶行知说:“责任在指挥当行指挥之权,责任在受指挥应负受指挥之义务。”学校领导“第一部跟老百姓学习,第二部教老百姓进步,第三部引导老百姓共同创造。也只有肯向老百姓学习的人,才能做老百姓的真正领导者”。其次,师生之间地位平等。“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故而没有永远的老师,也没有永远的学生。他说:“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分的界限;只知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好多的教训。”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1)虚心;(2)宽容;(3)与学生共甘苦;(4)跟民众学习;(5)跟小孩子学习。”最后,在班级、年级、学校之中,所有学生的教育机会均等,“贫富的机会均等,男女的机会均等,老幼的机会均等,各民族各阶层的机会均等”。他所倡导的“艺友制”,体现了教者、学者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大家平等相待,至诚相见,会做的教人,不会做的跟人学,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才是真正和谐的教育。

2.民主性。民主是一种条件,是一种环境,更是一种指导行动的思想。一个没有民主思想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因为他不会放下架子深入学生,不会与学生同甘共苦。高高在上的他,很难“了解”学生,很难“宽容”学生。他看不到学生的创造力,看不到学生的闪光点,何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陶行知坚持“在民主生活中学民主”,指导学生“自己管自己的事”,“在民主的自觉纪律中学习做主人翁”。他说:“专制生活可以培养奴才和奴隶,但不能培养人民做主人。民主生活并非杂乱得没有纪律,民主要有自觉的纪律,人民只可以在民主的自觉纪律中学习做主人翁,在民主动员号召之下,每一个人之创造力都能得到机会出头,而且每一个人的创造力都能充分解放出来。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陶行知的“民主”不是绝对的民主,而是与纪律观念相辅相成的、以平等和责任为核心的“民主”。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只有在民主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和谐的环境,学生才会有心理的“安全感”和“自由感”,才能排除戒备心理,抛弃条框约束,以舒畅的心情,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好奇也会因此而产生或发展。

3.主体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在于能让学生实行自我教育。”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是世界上千千万万片不雷同的树叶。从“教授法”到“教学法”,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发展人的主体精神,培养能动的会生活的人”。

陶行知呼吁要把学生当作发展中的人,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把思考、动手、观察、说话、视野、机遇的机会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自由和权利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与独特的品质,为其个性的健康发展搭建平台。新课改“新”在角色转换,“新”在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不是要把学生当成消极、被动、盲从的‘我授你受’的‘容器’,而是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学生人格的控制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服务者。只有这样,假以时日,“人终于成为自己社会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三)教育方法

陶行知倡导“教学做合一”,他主张“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这一教育方法,随着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的变化而异彩纷呈,表现出多样性、灵活性和生成性的特点。

1.多样性。陶行知告诉我们:教、学、做(实际生活)是统一的,教师、学生、社会生活是三位一体的。其实质就是要根据生活需要而教,根据生活需要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创造力。其中,“做”是核心,教师要在“做”上教,学生要在“做”中学。而且,“做”还是一种实践,是一种探究。他在杜威“五步思维法”的基础上,加上“行动”的环节,成为“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的“六步思维法”。“条条道路通罗马”,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我的涵泳沉潜中,在同学的有效合作中,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开动脑筋、寻找突破口、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2.灵活性。在生活中,“教学做合一”也可以这样理解:对事之完成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它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关的过程。“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在陶行知看来,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联,它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存在。因此,教育方法的选择也由生活决定,生活的变化多端、丰富多彩,决定了教育方法的随机应变,灵活多样,或知行结合,或以行促知,或以知带行,不一而足。

3.生成性。“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动态生成的。教育要通过生活进行,生活与教育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反过来,教育又不是被动地由生活制约,而是对生活有能动的促进作用。因此,教育与生活又是促进与被促进的关系。陶行知主张“行是知之始,学非问不明”,他鼓励学生想说就说,有问题就问,允许发表独立见解,努力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善于思考、勤于探究的精神。民主氛围的营造,自由空气的呼吸,使孩子生成的问题五花八门,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如此,课堂教学由学校向社会延伸,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小课堂与大社会日渐沟通,学生的成长空间日益广阔。学习不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

三、理论价值

“生活即教育”理论,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对学生生命发展的体贴和关爱。陶行知先生说:“真正的教育必须造就能思索、能建设的人。我们需要的教育,要能造就会用脑指挥手、手开动脑的手脑健全的人。”既然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在于“造就人”,在于引领大众“向前向上”的生活,那么,教育者的使命就是指导青年学生为理想生活而奋斗,不断改进现实生活,使民主生活的速度不断前进,使自由生活的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十六中学语文教师,教育学、文学双硕士,苏州市文学评论家协会会员。

上一篇:为有源头“倾吐”来 下一篇:提高钢琴的声音质量与完善措施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