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工作浅探

时间:2022-10-03 05:21:42

乡镇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工作浅探

【中图分类号】R1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57-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项事业步入新的快速发展期,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越来越难。如何强化乡镇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与服务?如何实现人口有序流动,防止流动中抢生超生?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就自己多年来从事乡镇计划生育工作的经历,以自己工作的茭道镇为例,就当前乡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抛砖引玉,为做好乡镇计划生育工作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 本地流动人口基本情况。

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可以分为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流入人口是指来到该地区的非户籍人口,流出人口是指离开该地区到其它地方工作居住的户籍人口。茭道镇位于武义县北大门,330国道穿镇而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工业经济稳步发展,拥有大小企业12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家,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6.12亿元。截止到2012年8月底,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5559 人,其中外来育龄妇女2668人,已婚育龄妇女2027人。

二、 目前乡镇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掌握准确的婚育信息难。目前乡镇层面流动人口就业不稳定、生育行为隐蔽,部分地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因此对计划生育的认识严重不到位,《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持有率不足50%,增加了管理服务的难度。同时,他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差,自我保健意识不高,难以及时获得避孕节育指导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流出地和流入地人口计生部门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其婚育动态。

2、 对违法生育者的处罚难。一是人口流动性较强,经常会变换工作地点或者住址。违法生育查证难、送达难。二是她们的原籍家境大多都相对贫困,经济条件差,即使作出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也难以执行到位。三是户籍地和现居住地征收标准差异悬殊,一些违法生育行为人钻法律的空子,规避处罚。四是对不按时参加孕检、不及时终止意外妊娠、不按时寄回有关证件者缺乏有效管理手段和法律约束。

3、 两地共管机制的形成难。一是 “以现居住地为主”的人员管理体制与现行的计划生育立法规定生育以女方户籍管理为主的原则存有冲突,致使两地存在推诿扯皮现象。二是居住地管理部门存在管理难到位甚至不想管到位的情况,但迫于人口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压力,因此对外来人员生育、政策外生育信息故意隐瞒不报或是虚假上报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户籍地片面强调“现居住地为主”,忽视共同负责协助管理的职责。有的只知开具证明,人走后则不再过问,有的甚至对流入地提交的信息有来无回。

4、 综合治理机制不够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涉及面非常广泛,仅靠人口计生部门难以管理服务到位。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方面,一是《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文件下发前,政府缺乏统一的牵头部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决策难、协调难、落实难”等现象,未真正形成综合治理的局面。二是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有些部门推出的政策措施,没有充分考虑对人口计生工作产生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综合治理的力度;三是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以后,流动人口“一证先行、无证否办”的规定难以落实。

三、 对做好乡镇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创新也必然是在基层,通过多年的基层计生工作,我结合本乡镇的实际做了如下思考。

1、 从源头抓起,管理和服务走上常态化。

流动人口绝大部分在企业打工,但企业毕竟更重视盈利目的,对这项工作欠缺较为完善的制度、法律等的约束。因此,要抓好民营企业流动人口计生规范化管理。一是与民营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定计生管理责任书,落实用工单位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职责。同时乡镇要强化对民营企业完成人口计生责任书的年终考核。二是要在企业人事部门配备专、兼职计生管理人员,由乡镇、街道计生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相互合作,牢牢把住企业人事管理关口。每当企业进人时,必须严格查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并详细记录其婚育史,原籍,现暂住地,配偶是否同行等第一手资料,并及时整理建档备查。并把兼职计生管理人员工作作为企业计生管理责任制考核重点。

2、 从细节做起,管理和服务走上制度化。

由于大多数企业员工的流动性比较大,进进出出比较频繁。所以乡镇、街道计生工作人员必须经常下企业了解情况,和企业兼职计生人员加强联系,从细节做起,要将流动人员档案资料做实、做细,第一时间登记好流入人员,并及时地将流出人员档案注销。

开发企业流动人口管理软件,在全县甚至全省范围内联网,这样对流动的人员就可以快速掌握情况,管理上形成衔接。

3、 从亲情做起,管理和服务走上人性化。

大多外来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对于优生优育、避孕防病等方面意识淡薄。乡镇街道计生联企人员要深入到车间、员工宿舍,与她们交朋友,耐心细致、通俗易懂地讲解有关计划生育知识、国家政策法规、生殖保健、优生优育对其本身的好处,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使其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要求。同时要多关心她们的工作和生活,

尽最大努力帮助她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在外来人员心目中树立起我们基层计生工作人员就像她们亲人一样在关心、服务她们,让外来务工人员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基层计生工作者。在这样融洽的氛围中,她们肯定能主动地配合工作。

4、 从制度做起,管理和服务走上规范化。

要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生育工作难的问题,还是要从制度上做起,使管理和服务走上规范化。

一是完善立法。营造有利于流动人员计生服务管理的执法环境。希望立法机关尽早出台一些有强制措施的、可操作的法律法规,以便对那些蓄意违反国家规定的个人和纵容企业员工违反国家计生法规,甚至千方百计阻挠计生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企业主采取强制措施,约束其依法履行计生义务。

二是政策配套。当地政府要依据计生工作法律法规,结合本地的具体实际,及时出台一些政策。一方面是鼓励,对较好实施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的单位和企业进行奖励或者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是惩戒,未能落实好相应措施,并导致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工作落后,带来后果的,要对用人单位进行处罚,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上就是我对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工作的几点粗浅的思考,希望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做好计划生育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篇:糖尿病的社区健康指导和干预 下一篇:东风本田:以足球为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