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时间:2022-10-02 09:23:41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48-01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对26例患者进行增强扫描检查,并结合表面覆盖法(SSD)、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多平面投影法(MPR)、曲面重建法(CPR)等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26例均能显示肺栓塞的部位、范围。急性肺栓塞的直接征象为截断征、双轨征;慢性肺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肺动脉管腔内偏心性和附壁性充盈缺损。结论 MSCT能准确显示肺栓塞的部位、范围与分期,为目前肺动脉栓塞最为可靠的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溶栓疗效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 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 无创影像诊断 重建技术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血管疾病,患者病死率高(20%~30%)。由于本病发病时临床无特殊表现,时常不能及时做出明确诊断而延误治疗。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MSCT)在临床上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对PE早期诊断的正确率。回顾性分析26例PE患者,并结合文献讨论MS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期早期诊断,为临床及时治疗做出正确的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拟诊PE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22~70岁,平均48岁。16例以突发胸闷,呼吸困难就诊。其中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5例,大手术后3例,外伤后2例,其他无特殊症状与体征。

1.2 检查方法 采用SOMATOM sensation 16层扫描仪,以SN线为基线,患者仰卧于检查台上,获得扫描定位像,然后从肺尖至膈上进行螺旋扫描。注射造影剂后16s开始从主动脉弓至膈上2cm的肺动脉范围扫描。扫描参数:电流240mA,电压140kV,层厚0.75mm。造影剂为碘海醇350mgI/ ml或碘帕醇370mgI/ ml 80~100ml,注射速度为3~3.5ml/s。将获得图像采用SSD(表面遮盖法)、MIP(最大密度投影法)、MPR(多平面重建法)、CPR(曲面重建法)三维后处理技术进行血管重建。

2 结果

26例患者均顺利接受MSCT检查。(1)肺动脉受累范围:主肺动脉、肺段、肺亚段分支内均可见栓子,16例突发病例以主肺动脉至肺段受累为著。(2)直接征象:主要表现肺动脉及分支不同程度充盈缺损,腔内密度不均。①血管截断征,8例表现为肺动脉管腔完全闭塞;②轨道征,5例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位于血管中央,周围有对比剂环绕;③9例表现为偏心性和附壁性充盈缺损,边缘不光整,形态不规则。(3)间接征象:①局限性的血管纹理分布不均或稀疏,在肺窗观察肺内灌注不均,即马赛克征;②肺梗死,表现为以胸膜为基底的楔形实变,尖端与供血的肺动脉相连,周围为磨玻璃样渗出;③肺动脉高压改变,中心肺动脉的扩张和右心室增大。(4)溶栓后复查:在溶栓治疗2~4周后行MSCTA复查发现,13例肺动脉栓子消融,肺动脉完全再通,8例肺动脉栓子缩小,5例肺动脉栓子无明显改变。

3 讨论

3.1 MSCT在诊断PE中与其他影像学诊断方法比较 肺栓塞的发病率目前呈迅速增高的趋势,美国每年新发患者数约为60万,部分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不易发现,病死率近20%,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对结局十分重要。本组资料表明,MSCT能准确了解肺栓塞的部位与范围,能显示出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及重要的间接征象。在诊断上,普通X线能提供部分间接征象,漏诊率高;普通CT由于分辨率低,运动伪影较多,扫描速度慢,不宜常规使用;肺动脉造影被认为是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诊断正确率高,但属于有创伤性检查,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血管重叠使肺动脉分支内栓子显示受到限制;EBCT的扫描速度较快,无运动伪影,图像清晰,但费用较高,患者不易接受;MR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血管成像技术,敏感性较高,特异性90%以上,但是对段及亚段的栓塞诊断有一定困难。

3.2 MSCT能鉴别急慢性肺动脉栓塞,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肺栓塞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急性肺栓塞和慢性肺栓塞,急性肺栓塞是指发病时间持续或11天或更长时间的亚急性肺栓塞,有急性肺栓塞的病史或最近一次发作后症状持续1个月的再栓塞。本组资料表明,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急性肺栓塞的18例,其MSCT显示的直接征象为截断征、双轨征,多见于肺叶动脉,部分新鲜血栓常表现为漂浮征或蜂窝征的充盈缺损影位于管腔中央,阅片时应注意调整增强CT肺血管的对比程度,灵活运用窗宽窗位,避免小栓子的遗漏。而慢性肺栓塞表现为肺动脉管腔内偏心性和附壁性充盈缺损,肺动脉断面比伴随的支气管管径细,并且内膜不光整,多见于肺段及以下分支动脉。慢性肺栓塞间接征象常表现明显,如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胸膜下楔形实变和线样肺不张,对诊断慢性肺栓塞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3.3 MSCT对PE溶栓疗效的追踪是最有效的检查手段 MSCT可以直接显示腔内血栓的大小、形态、位置及腔内狭窄程度,溶栓治疗后可进行多次复查。本组病例溶栓后均复查1-2次以上。急性肺栓塞在溶栓治疗2~4周后行MSCT复查,结果发现13例肺动脉栓子消融,肺动脉完全再通;8例肺动脉栓子缩小,笔者认为其多为亚急性或慢性肺栓塞,其中5例溶栓多次,复查3~5次肺动脉栓子无明显变化,往往提示慢性机化性肺动脉血栓,溶栓治疗无效。

参考文献

[1] 周康荣主编.螺旋CT.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1~27. 

[2] 李智勇,伍健林,黎庶,等.多层螺旋CT三维肺血管重建在肺血管相关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2;8:314~317

[3] 赵力,伍建林,徐斌,等.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 18(3):161~164.

[4] 曹程,戴汝平,荆宝莲,等.电子束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295-298.

[5] 王青,马祥兴,李传福,等.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711-713.

上一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分... 下一篇:如何在健康体检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