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防范

时间:2022-10-03 03:43:01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防范

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对实施常规性护理与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进行防范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病患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5例。

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与防范,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心血管 内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19-02

本文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护理患者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调查并分析,根据不安全因素发生的原因进行科学防范,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病患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予以防范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每组患者各25例。我院收治的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在44~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12±1.41)岁。

1.2 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对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的病患进行观察,采用问卷调查、资料统计以及患者的病情的好转状况等方式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找出其干预对策。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后再应用改进后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1]。

1.3 统计学分析。首先进行数据分析,选用的软件为SPSS17.0。其次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即卡方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再次应用Student t检测方法进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最后检测P值,如果P值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2.2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照组患者在用药问题、抽血问题、设备不良问题、投诉问题等方面发生的不良事件例数为10例,占总患者人数的20%,而观察组在用药问题、抽血问题、设备不良问题、投诉问题等方面发生的不良事件例数为2例,占总患者人数的4%。

3 讨论

3.1 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3.1.1 护理人员因素。由于目前多数护理人员毕业于专科院校或护理技术院校,因此在操作技能以及临床经验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不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异常症状,从而引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理论知识的缺乏,法制观念的缺失,导致其忽略工作过程中的规章制度,从而造成护理中的风险性,造成医疗纠纷。

护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任务量过大,从而影响工作的心情,导致护理过程中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从而在护理工作中犯错[2]。

3.1.2 患者自身因素。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心理因素以及不良习惯等问题,不按照常规用药方式以及剂量进行用药,不按时休息,从而不利于临床护理的提高。

患者在对自身病症进行表述时,不能够将主要病症表述清楚,护理人员不明确患者不舒服原因,从而导致护理方向错误,不利于患者临床治疗与痊愈[3]。

3.1.3 其他因素。护理人员在应用药物过程中不明确药物的主要用途,从而导致配药错误;在使用器械时不按照规定对器械进行消毒除菌;在对患者进行科学宣教时采取不认真态度;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不能够及时观察到患者的异常症状,从而导致护理不安全性因素的发生,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增加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4]。

3.2 防范措施。

3.2.1 入院评估工作。心脑血管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其进行评估工作,从病房以及护理方式方面予以方案制定。一般情况下病情较为严重的病患应该在评估工作完成后送入ICU病房,予以重点监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较轻的患者送入普通病房,护理人员按照规章制度完善护理工作,对患者异常症状进行实时监护。

3.2.2 护理工作的规范性。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水平,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增加护理人员临床试验的机会,从而让护理人员从心态上给予患者安全感。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便应该采取轮班制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检查与监督,从而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应该增强自身工作自信心,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情,并通过自身心情感染患者,提高患者的幸福指数。提高对患者病情的关注度,认真记录患者相关病症,为主治医师提供临床治疗依据。

护理人员在进行药物配伍过程中应该重视药品的陈列方式,明确药物的药理性特征以及不良反应,重视药物配伍的禁忌,防止出现用药失误情况。

3.2.3 患者的配合工作。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从而采取科学宣教、交流沟通、音乐辅助等方法降低患者负面心理影响,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让其理解护理以及治疗的重要性与必须性,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配合率。

综上所述,我院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方法,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杜虹洁.浅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防范[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12):205-205

[2] 谢琴,丘红梅.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J].中国卫生产业,2013,(3):59

[3] 何俊芹.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6):258

[4] 刘颖.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3):233-234

上一篇:新街口“床位房”40平米住着20人 下一篇:检测机构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