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智能手表市场初探

时间:2022-10-03 12:55:39

世界智能手表市场初探

穿戴电子设备市场的兴起

在当今创新乏善可陈的世界电子设备市场上。可穿戴电子设备(wearable dectronic device)的兴起,为业界带来新的希望,新的利润成长点,各有关厂商无不跃跃欲试,准备在这一新兴市场上大展身手。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科技、网络投资热潮,曾有小型创新信息技术业者推出过穿戴计算机,然因2000年发生网络泡沫(dotcom bubble),穿戴计算机须臾冷却,无疾而终。近年又因市场上红红火火最受宠爱的产品一一手机(智能手机)渐趋饱和,可穿戴设备东山再起,特别在今年,媒体竞相报道,一时成为热点。据市调机构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可穿戴电子设备应用大致可分为4类:包括运动健身、医疗看护、媒体娱乐、信息管理等,如今比较看好的是媒体娱乐和信息管理的应用发展,尤其值得期待的则是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

其实,可穿戴设备品种繁多,不可胜数。首先流行开来的是蓝牙耳机和扬声器厂商Jawbone推出的一款名为JawboneUp的腕带,可以跟踪收集佩戴者的日常活动、睡眠情况和饮食习惯等数据。最近雅虎公司CEO就曾为其1.1万名员工赠送了市场价为129.99美元的JawboneUP健身腕带,生产腕带的已不止一家公司,看来今后的高科技公司或许也都会拥有这玩艺儿。一身轻薄的智能手表可用于看e-mail、脸书、收发短信,能通过无线网络与智能手机相连,变成手机的延伸装置。有人打来电话时,它会用振动方式来提醒你:同在热炒的谷歌眼镜则集智能手机、GPS、相机于一身,用户只要眨眨眼就能进行拍照上传、收发短信、查询天气、路况等操作。市场研究机构JuniperResearch表示,今年穿戴计算设备的销量可达1500万个,2017年更有望达到7000万个。

腕带、手表和眼镜还仅仅是开始,下一代可穿戴电子设备有的或将成为我们衣服面料的一部分,已有公司研发出一种配置了LED发光的银河晚礼服、卫星导航鞋,未来或更将有能改变颜色、调节温度、给电子设备充电的智能衣服,而且不用清洗,这可真是懒人的福音。此外,有可植入体内的,如在视网膜上内置一块显示屏、在脚部植入活动追踪器、在牙齿内填入传感器,当有短信来时,传感器产生震动等,科学家们还正着手研究能吞进体内以检测药品疗效的传感器以及紧附身体上的监控器。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世界智能手表市场

智能手表近来风风火火,热闹异常,一众厂商争先恐后地推出各自产品,各显身手。智能手表实则早在上世纪70年代.即有结合计算功能的智能手表问世,至80年代,智能手表已可记录信息,如人名、电话号码等,甚至可打简单的小游戏,可时机不成熟,新鲜感退烧,只停留在小众市场,未能流行起来,又经过了近30年才重打锣鼓另开张,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或许其间受到了苹果公司i产品系列的冲击,难以闯出头,而今苹果i产品已风光不再,作为iPhone的后续产品,仍由苹果公司于今年3月率先推出iWatch原型机,配置iOS系统,电池续航时间1~2天,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国外媒体报道,公司为这一项目还积极招聘人才,已有几十名员工在努力研发,以便从iPod、iphone和iPad转向一个全新产品,但始终未见产品上市,据说最快也要到明年下半年才能面世。这对公司投资者无疑是个重大打击,慢工出细活,不着急不着蔬,是不是苹果公司要证明:它仍具有创新或定义一种新产品的能力,因而不怕以三星公司为首的许多公司抢先把智能手表投入市场。

现有智能手表大多归属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伴侣或附属品,还仅能作为一个具有巨大潜力市场的“开路先锋”,真要把它的潜力全部挖掘出来,必须有待智能手表成为一种独立产品,就像人们司空见惯的腕表那样,有自己特定的功能。因此,市调公司IHS日前预测,世界智能手表的出货量近期还很有限,2013年不过26.8万个,明年有可能大幅成长到260万个,出货量将与日俱增,预期2018年可达3900万个(图2)。另一家市调公司ABI在4月的预测则乐观得多,尽管它也提到,智能手表已出现10年左右,但因缺乏可用显示屏、产量不大、功能不足、电池寿命短等问题未能起飞,可时变势易,在近9个月内却涌现出了功能大同小异的许多新型智能手表,有可能变更消费者的接受度,故而公司预测,2013年智能手表可望商海扬威,达到120万个之多,与IHS的预测相去甚远,但智能手表仅是曙光初露,欠缺犹存,我们是不是掐去两头,取其中间会好些呢?

智能手表生产厂商扫描

三星电子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用了很短的时间加紧开发,于9月初抢在竞争对手苹果、谷歌、微软等公司之前,率先推出了它的智能手表Galaxy Gear。该智能手表将作为三星智能手机的伴侣,可用以检查电子邮件、接收文本、聆听音乐及拍照等。9月2日同时在柏林和纽约新闻,将在149个国家开始上市,售价299美元。据说,Galax Gear不可能对三星业绩创造多大贡献,三星只为摆脱“快速跟随者”的讽议,从而提高公司的品牌名声。苹果预期明年才能推出它的智能手表,可公司并没有袖手旁观,只是放低身段,埋头创新。据报道,它正开发的iWatch将采用可弯曲的OLED柔性屏(三星Galax Gear则采用刚性显示屏),并配以可弯曲及不规则形状的电池,以缩减放置空间,使iWatch真实地弯曲起来。专家分析苹果的现状说,手机、平板电脑已过创新高峰期,智能电视又前景不明,只有手表,既符合苹界对3C产品的时尚定位,又兼具创新和实用性,苹果是不会放弃Watch的,或许它正追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吧!也有媒体评论道,三星单凭一款安卓手表,恐也难以扳倒苹果,再说根据调查,美国的“果粉”忠诚度甚高,还会等待买苹果的iWatch的。

据零星报道,拟进入智能手表市场的公司大大小小不在少数,谷歌有采用安卓系统的智能手表,微软有Surface计划,LG将推出G系列产品,除5.2英寸的G2旗舰手机外,还包括G Watch、G Glass、G Pad等等。Sony是与三星同时在德国IFA消费电子展上展出了SmartWatch,售价近130美元,高通也在9月4日在Upling 2013大会上推出了它的Toq智能手表,能通过蓝牙与智能手机连接以接听电话、查阅并收取信息、控制媒体播放等功能。在10月1日举办的“2013中国通信展”上,中外众多厂商同样推出了若干智能手表以及头箍、手环、项圈等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表有:上海果壳电子展出的智能手表,采用安卓系统,可提供脉搏、血压等数据,显示空气污染指数,全天行走计步数和分析脂肪变化等,价格2000元人民币;深圳优美通讯(Omate)智能手表,具有电话、云存储、睡眠和运动管理功能,价格1500元;合肥华恒电子开发的智能手表,具有信息、健康、语音和娱乐等功能,价格仅700元:嘉兴统捷科技展示的jWotch—mass心脉宝智能手表,具有手机、心血管参数监测、计步器和120直拨等功能,售价4000元,是现场最贵的一种产品。有消息称目前小米已经开始量产智能手表,预计年底前亮相,手表将会采用定制版的MIUI系统,可用作智能手机的扩展配件,预计将延续小米一贯的产品高性价比特点,价格会比目前已经亮相的智能手表更低。

世界第一电子代工企业鸿海(即富士康)6月23日在股东大会上也展示了一款智能手表,开始转向自有品牌生产,可以无线连接iPhone,显示被叫电话和Facebook帖子,并可用以检测用户心跳、呼吸等生命特征。如果生命特征出现问题,智能手表还可向用户提供建议,让生命特征恢复到正常状态。其它见到的智能手表还有Casio的G—Shock(售价180美元),Pebble Technology公司的Pebble(150美元),Martian的Passport Watch(299美元),I’m Spa的I’mWatch(349美元)等。中国台湾Sonostar最近展示的智能手表,未采用LCD而使用了电子纸,便于在阳光直射下观看,大大降低了功耗,使电池续航时间可延长到一周。

智能手表尚待改进

外媒评论:“智能手表倾巢而出,消费者是否买单?”也有说:“智能手表没什么大不了!”作为“后智能手机时代”的头号候补,以智能手表为首的可穿戴设备备受关注。智能手机的尺寸在日益增大,便携性成为一大问题,因此科技业者将脑筋动到手表上,开发能与智能手机连动的智能手表,将生活保健等功能整合进了智能手表,达到了多功能化,这无疑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可有人拆解了8种智能手表,发现芯片构成基本一样,大部分智能手表都由低功耗MCU、传感器和通信芯片3个芯片组成,部分智能手表或配备了处理器,只是没有发现智能手表专用芯片,大多是采用其它产品应用了的处理器。总之,现在的智能手表均由已有芯片组合而成,但采用了这种结构,就很难实现传统手表长达几个月~几年的连续使用时间。智能手表电池寿命短很多,续航时间长的也不过1周左右,一般仅几小时到一天左右。

当如今新一波的智能手表定位为智能手机配件,作为它的第二显示器,功能尚不完美,如何使它与人类生活更加贴近,更是一大重点,目前还无法确定智能手表为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到底会带来哪些改变与帮助?而且价格昂贵,销售势将受到限制。随着智能手表的问世,究竟能否改变今天人们对于智能手机的严重依赖,进而转向购买智能手表,谁都还说不准。我们且看迟迟不上市的苹果智能手表到底会是啥样,能否改天换地?也看时间对今天五花八门的智能手表的现实考验吧!

上一篇:世界半导体市场似有起色 下一篇:基于临床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