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金融脱媒现象探析

时间:2022-10-03 12:45:58

新常态下金融脱媒现象探析

一、引言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经济的新常态也对我国金融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金融业的高速增长态势难以为继,金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等。在此背景下,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规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图1所示:虽然人民币贷款规模和社会融资规模都呈上升趋势,但是人民币贷款规模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除2008年和2014年受政策影响有所增加以外,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13年创历史新低,占比0.51,这表明社会间接融资的渠道获得的资金的比重在不断的下降。与此同时,企业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社会融资规模之和在社会总融资规模中占比却逐年上升,如图2所示;特别是2015年以来,沪深股市出现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牛市,上证指数已经从年初的3200点涨到了5100点,总市值达到了39.1万亿,深证成指也从年初的11000点涨到了18000点,总市值达也到了25.9万亿,两市市值屡创新高,这说明社会通过直接融资的渠道获得资金的比重在不断加大。另外,201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实行了两次降准三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经下调为2.25%,存款利率浮动区间调整为1.5倍。如此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入,具有逐利性的资金就会脱离受严格管制的金融机构流向收益更高的证券资产从而产生银行资金外流现象。社会间接融资比例不断下降,直接融资比例不断上升,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传统存贷款业务规模在逐渐减少,也就是说作为金融中介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中介功能在不断弱化,在不断的被金融市场所吸收。一般而言,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中介功能不断弱化的这一过程,即金融机构去中介化的过程,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金融脱媒。

二、金融脱媒的定义及文献综述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资本市场利率的上升,已经远远超过了《Q条令》规定的定期存款利率上限2.5%,资金的趋利性使更多的资金流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流向收益率较高的证券市场,从而造成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短缺。学者对此现象进行了不同的定义,Hester(1969)最早提出金融脱媒的概念,他认为金融脱媒就是资金绕过银行而直接通过其他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进行资金配置的现象。Hamilton(1986)则将金融脱媒定义为资金的需求方绕开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直接在市场上筹资的行为。Harmes(2001)则将金融脱媒定义为金融产品购买者与售卖者绕过金融中介直接进行相关产品的交易的活动。相比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外,我国的金融脱媒现象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出现,发展较为缓慢,相关研究较少较晚。作为国内金融脱媒研究先驱的辛琪先生(1990)认为金融脱媒是指在在资金的提供者和需求者中间直接进行的筹融资活动。唐旭(2006)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对金融脱媒进行了定义:狭义的金融脱媒指由于定期存款利率的管制,存款随着资本市场利率水平逐步超过银行存款利率而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流向以证券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广义的金融脱媒不仅指存款机构的资金流向资本市场工具的现象,还指筹资者不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行为。李扬(2007)则将金融脱媒直接定义为资金盈缺双方绕过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直接开展的融资行为。回到我国的金融领域现状,虽然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传统的存贷业务受到金融脱媒的巨大挑战,但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并没有因此减少,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反而顺着金融脱媒的趋势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表明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并非金融脱媒中的媒,而是媒的替代者。正如M.Nissen(2000)所言金融脱媒并没有使得媒介作用消失,反而促进了金融媒介自身功能的发挥,形成“脱媒校正”效应。因此本文的金融脱媒定义为商业银行等具有传统存贷款业务的金融中介机构的去中介化,是资金需求方和资金供求方绕过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直接在金融市场上筹融资的行为。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金融脱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脱媒的定义、金融脱媒的原因、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所带来的影响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的影响、金融脱媒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等方面,对于金融脱媒的实证检验和度量研究较少。本文站在众多巨人的肩膀上对处于新常态下的我国金融脱媒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希望可以为后来者提供更多的更系统的研究资料。

三、我国金融脱媒现象的原因分析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金融脱媒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部分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政府导向、信息与交易成本导向、金融创新导向和金融监管导向导致我国金融脱媒现象出现的四个原因,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风险偏好转化导向也是我国金融脱媒问题的影响原因。

(一)政府导向

国内外学者在肯定金融市场发展、技术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等因素对金融脱媒的影响外,大多数都认为政府的政策导向是金融脱媒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自美国因为政策管制而出现金融脱媒现象以后,众多国家主动出台新的政策使自己的金融市场来适应全球的金融脱媒趋势。如20世纪70年代末加拿大对银行法案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从而加快了本国金融业金融脱媒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马来西亚政府制定金融政策逐步向市场主导转变,从而深化了国内金融业金融脱媒的发展。李扬(2007)曾经说过,金融脱媒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机遇,是我国政府开展直接融资战略的载体,是我国获得金融市场发展带来的收益的同时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事实。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申请加入WTO,内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多次降准降息,企业上市由审核制变为注册制等。这些政策的实行使我国的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入,证券市场发展迅速,金融脱媒不断深化。我国的金融脱媒现象是政府导向型的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信息与交易成本导向

在弱势有效市场的现实背景下,金融市场交易双方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更是不对称的。为了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从而降低交易风险是理性人必须选择的。而获得有效信息的过程就是信息搜寻成本、交易后监督成本产生的过程。为了降低这些交易成本,传统的金融中介机构利用规模经济节约成本的原理以自己的专业优势代替个人的盲目信息搜索参与市场交易和进行投融资,如此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中介作用就迅速的发展起来,从而降低了金融参与者的信息成本。故金融中介的优势在于具有信息上的比较优势和比较低廉的信息成本。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互联网的普及,由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信息获取与监督成本不断减少,那么金融中介在降低特定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也随之减弱,因此金融市场对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等传统业务的取代与日俱增,金融脱媒的出现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三)金融创新导向

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如吴清(2003)、付淦(2006)等人,提出金融机构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促进了金融脱媒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金融衍生产品为代表的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其中包括各种银行理财产品,这些金融产品使资金供给者减小了对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依赖,自主选择性不断加强;同时金融机构的技术创新使得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的主动性增强,造成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传统业务受到冲击,从而促进了金融脱媒的的发展。正如付淦(2006)所言我国金融脱媒的驱动力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金融创新,债券市场所代表的金融市场已经成为企业资金融通的重要场所。因此金融创新的确是衍生出了金融脱媒,是金融脱媒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谈到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是必不可少的话题。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金融创新的结果,当然它更加快了金融创新的速度。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是现代金融发展的必然,是金融脱媒的产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爆发式发展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传统存贷业务提出严峻挑战。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是金融脱媒的主要参与者,它们之间的竞争就是中介化与去中介化的战争,是金融脱媒与“传统旧势力”的主战场。当然了互联网金融脱媒并不是完全的、彻底的脱媒,互联网金融脱媒脱得是与时代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传统业务,替换的是更具效率的新金融中介理论(陈钢、郑良琳,2012),这与本文金融脱媒的定义是相符的。从一定程度上讲,互联网金融脱媒并非是真正的脱媒,而是“虚假”的脱媒模式,是换媒的概念,其引发了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鲶鱼效应”———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纷纷建立自己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我认为互联网金融是金融脱媒的主战场,是金融脱媒出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四)金融监管导向

金融脱媒就是在美国《Q条令》的监管下出现的,同时它也是伴随政府的政策要求成长的,则金融脱媒的一生将离不开金融监管的陪伴。当然了众多专家学者将金融监管作为金融脱媒的主流解释,他们认为没有金融监管机构的束缚,也就无所谓金融脱媒的存在。面对利率管制、汇率管制和高通货膨胀率的金融环境,处于框架中的机构投资者根本无法实现自己资产的增值,更不要说拥有资金的成本,他们只能寄希望与金融市场,通过购买基金、债券、股票和保险等具有高收益的资产来实现自己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样的发展必然会逐渐降低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中介作用,促进金融脱媒的发展。21世纪以来,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不断下调存款利率,另一方面,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又非常高,加之我国监管制度又是非常严厉,因此我国的金融机构只能跳出金融监管的框架,走向更为自由更为广阔的金融市场来发展自己。当然了也是央行的低利率政策,导致趋利性的资金直接流入金融市场,如此我国的金融脱媒现象更为突出。为应对金融监管机构的严监管,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如咨询、信托、、结算等,这些都是金融监管下金融脱媒出现并发展的载体。

(五)风险偏好转化导向

具有超大规模的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特别是隐含具有国家信用的商业银行对于资金供给者而言是没有任何风险可言的,这是风险厌恶者的理想之地;而金融市场却储蓄着巨大的系统和非系统的市场风险,是金融不确定性环境的典型代表,当然也深为风险爱好者所钟爱。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个人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同时教育的发展与金融知识的逐渐普及,我国居民对金融知识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因此我国居民对待风险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风险厌恶者逐渐向风险偏爱者转化。居民风险偏爱的转化,更多的居民因资金收益性的不同而更多的选择金融市场而不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投融资,他们将自己的资金放入金融市场以追求更高的收益,如此金融脱媒在居民的主动行为下被动的进行着发展。因此说风险偏好也是金融脱媒的一个原因。

四、金融脱媒趋势下我国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金融脱媒的迅速发展减小了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传统存贷业务的规模,迫使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不得不通过发展表外业务来应对去中介化挑战从而实现反脱媒。然而因为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并没有处于一个良好的监管框架之中,含金量有待商榷,因此对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积累下风险。另外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发展存在乱象阻碍其可持续发展:表外业务发展存在诸如强行要求他人购买理财产品、基金和债券等负债类产品,违规收取顾问费、咨询费、资金保管费等,推销产品只强调收益而隐藏风险告知义务从而为后来的经济纠纷埋下隐患等。另一方面面对利润下滑的商业银行,通过对表外业务的违规操作进而实现规划的收益从而造成社会经济秩序混乱为金融危机的发生埋下伏笔。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的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等投资银行都通过表外业务来制造公司经营的假象,从而加大了金融危机的危害性。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应加大表外业务发展,但要在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下进行,实现表外业务发展“可行、可知、可测、可控”。对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表外业务进行有效的监控首先要有有效的统计方式和监控方式,要有法律上奖励惩罚措施对其进行约束,然后重点监控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立项的可行性和规范性,降低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风险,最后就是放开混业经营的限制,使金融机构在市场条件下进行竞争和发展。只有这样,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才有效的应对金融脱媒的挑战,健康合理的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脱媒的主要形式,其监管非常欠缺,以至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存在众多的问题。首先,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存在制度性的缺位。传统的金融监管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而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缺位十分突出,在很多方面甚至趋于真空。如此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的可行性和合法性就无法得到保证,互联网金融的积累的风险一旦进行交叉性感染或者爆发,那么金融业将受到空前的打击。其次互联网金融创造的虚拟信用网络平台具有较大的市场风险。虚拟信用网络平台不像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平台那样有优秀的历史、有强大的信用保障,反而具有较大的市场风险,一旦发生类似存款式挤兑事件,互联网金融就会有瘫痪的风险。最后,互联网金融市场秩序混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本来可以弥补传统金融机构的不足,促进金融市场的完善,但是众多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诞生因自身性质不明朗和定位不明确以及竞争不正当等问题而造成市场的混乱。自从阿里巴巴推出了阿里金融和余额宝,随后腾讯宝、交行快溢通、如意宝等各种互联网理财工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没有监管的环境下,这必然会造成市场竞争秩序的混乱。为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监管部门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引领互联网金融走向正轨。首先,加大互联网金融的立法工作。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先进管理条例,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形成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其次,明确金融监管理念和监管原则,树立确保互联网金融安全的前提下鼓励金融创新的监管理念,明确并严格遵守金融监管的原则,并依法监管、严格监管,做到有法必依。然后,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维护互联网金融的正常的市场秩序,杜绝执法含糊不严的现象,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最后,加大力度规范虚拟信用平台运作。一方面,对虚拟信用平台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资金有效隔离制度等,保证资金的安全。另一方面,对于虚拟信用平台可以引入存款保险制度,以保证参与者的资金安全。

(三)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较晚且经验不足,因此市场监管制度不完善,且部分是直接借鉴西方已有的成果,与我国的现实情况不甚相符,在金融领域尤为突出。随着金融脱媒现象的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迈上新的台阶,但是与之相对应的金融监管制度却滞后不前。针对传统金融制定的法律法规早已脱离金融市场的现状,特别的,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很少见到相关的对口的法律法规,如此没有完整的规则的市场是不健康的市场。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大金融立法工作,对不适应现状的法律条文进行及时合理的修改,对于出现的新问题要及时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并不断完善,尽量避免法律法规的滞后与空白。同时完善金融监管、深化金融监管实践、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减少金融监管盲区,将金融市场纳入一个完整的体系进行运作。如此,我国的金融机构才会在金融脱媒的现实背景下健康有序的运作,才会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史家亮 李黎晓 庞婷婷 单位:湖北大学 济南大学数学学院

上一篇:民间金融发展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