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才能有效

时间:2022-10-03 12:27:29

课改十年,从讲授到启发,重主导扬主体,一路走来,令我变化巨大。最大的改变来自于观念,从注重知识与技能,转而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存状态:是否被尊重,是否真自主,是否能合作……观念催生行动的改变,今天,我在语文课堂上,习惯将学习任务设计成一个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任务,在运用中习得语言。课堂的转变,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体验机会及体验中衍生的丰富情感。

【设计理念】

1.精选内容,提升阅读品味。

我之所以选择莎士比亚作为指导内容,是由于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但许多学生其实对莎士比亚知之甚少。对于小学生而言,走近莎士比亚,不仅要丰富对莎士比亚的了解,还要通过莎士比亚的作品,去感受戏剧文学的魅力,让莎士比亚在学生心中不再是一个陌生的符号。

2.准确定位,贴近阅读实际。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是一座文学丰碑,但对小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阅读困难,如果一味地追求学生对其原著的感悟,终究会沦为教师一厢情愿的强求。因此,在这节起始课上,我将指导定位在“感受”二字上。感受更多强调学生的主体反应,无论是对莎翁作品了解的、不了解的,通过一定的学习媒介,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把学生这些主观感受汇聚起来,再和别人对莎翁的评价进行印证,可以进一步感受评价的客观和莎翁的伟大,还可有效地规避学生阅读莎翁作品现实存在的知识障碍,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3.巧用媒介,化解阅读障碍。

课标提出要“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这是新媒体层出不穷的现今,尊重学生阅读实际的一条表述。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我们也应当更敏锐地捕捉新媒体对学生阅读的影响,恰当采用新媒体为教学服务。学生直接阅读莎士比亚的原著有困难,但是莎翁作品被改编成的电影、电视、动画等,多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呈现,可以此作为教学媒介,为学生欣赏、感受作品铺平道路。

4.改变方式,提高阅读兴趣。

“怎么教”和“教什么”同样重要。莎翁的戏剧闻名天下,而孩子天生就有角色扮演的喜好和能力,但在一节起始课上,花费很多时间让学生去尝试戏剧表演是不现实的。课堂上,我设计了“给电影配音”的游戏,配音表演要求学生对对白文字有一定的理解,同时操作上简便易行,这也给学生课后阅读莎翁作品提供了一个范例――原来剧本可以用表演的方式来读。

【教学目标】

1.通过资料交流,初步感知莎士比亚的伟大。

2.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欣赏,感受莎士比亚戏剧的魅力,产生走近经典的愿望。

3.在欣赏与表演中,揣摩哈姆雷特的台词,学习走近莎士比亚作品的方法。

【教学过程及意图】

一、谈话引入,点击生活

1.预热游戏――他是谁?任意指一名学生,要求学生向老师介绍这位学生是谁。

2.(出示莎士比亚画像)他是谁?你还在哪里听过或见过?

【作为引入环节,从预热游戏自然过渡到屏幕上的莎士比亚,通过回忆听过、见过与之相关信息的来源,见证即使没有读过他的作品,大多数人也熟知他的名字及形象这一事实,从而为下一阶段品读众人对莎士比亚的极高评价奠定感知基础。】

二、质疑交流,了解概况

1.他叫莎士比亚,已去世398年,可他的名字我们依然很熟悉。但仔细想想,你确定了解他吗?你最想了解他什么?请你写一个问题在这张纸上。

2.交流部分学生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资料汇报交流。

3.作家的生平、作品、成就等是我们了解一位作家的几个角度。在了解一些信息之后,你再来介绍他是谁,你会怎么介绍?

4.这里还有几个大家很熟悉的人物,他们是这样介绍莎士比亚的。(出示名人对莎士比亚的评价)

5.莎士比亚真的有这么神奇,让歌德如此倾倒?我们来看看莎士比亚的一些语录,说说你阅读之后的感受。

6.精彩的语言,深刻的哲理,难怪人们不仅公认莎士比亚是英国戏剧之父,更是“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受?

【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搜寻变得越来越便捷。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提问、梳理、讨论等环节指向学生信息搜寻与处理能力的培养。有限的时间不可能对莎士比亚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聚合后的信息获得新的认识,对莎士比亚有新的评价,这是信息爆炸时代学生应有的基本素养。】

三、欣赏作品,感知台词

1.走近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不是容易的事。要想深入了解莎士比亚,你觉得可以有哪些方式?

2.无论采取什么方式走近莎士比亚,最终都绕不开他的作品,特别是他写的戏剧。(出示剧本)

师:这是他剧本中的一页,和通常的文章不太一样。剧本最主要的是台词,台词是他塑造一个个经典人物的魔法之源。(板书:台词 人物)

3.他的作品中,大家最熟悉的人物应该是哈姆雷特。下面就让我们欣赏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师:这是动画版的《哈姆雷特》,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部作品又叫什么吗?根据刚才这段旁白,哈姆雷特要报什么仇?(板书:旁白)

4.作为莎士比亚笔下最经典的人物之一,几百年来,人们通过话剧、电影、木偶剧、芭蕾舞剧甚至京剧、越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不断展现哈姆雷特的故事。这些海报有你熟悉的吗?(出示各种海报)

5.一提到哈姆雷特,人们就会想到他那句经典的台词――“生存,还是毁灭”。一起来欣赏话剧版《哈姆雷特》。(播放视频)

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听到这段独白,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哈姆雷特?(板书:独白)

6.莎士比亚非常善于用大段独白塑造人物波澜起伏的内心世界。我们再来欣赏电影版《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哈姆雷特?(播放视频)

【脱离作品去谈作家是不现实的,小学生直接读原著去走近莎士比亚比较困难,而动画、电影、话剧等可以消除障碍。但如果仅是视觉欣赏,脱离语言文字又是对莎翁作品的背叛。此环节着重引导学生交流聆听台词之后的感受。】

四、配音实战,体验角色

1.听到哈姆雷特这段令人热血沸腾的独白,有没有想演一演哈姆雷特的冲动?那我们就来试演一段哈姆雷特与母亲的对白。(板书:对白)

2.在表演之前,先问问大家,你觉得怎样才能把人物对白表演好?

3.学生对着屏幕练习表演对白。(出示对白)

4.指名表演,学生评议。

【配音是对台词的再创作,它需要学生先理解文字中蕴含的丰富信息,以此作为表演的基础。通过这个环节的活动,不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体验,更重要的是传递给学生一种阅读剧本的方法。】

五、总结读法,作品推荐

1.曾经,莎士比亚只是我们知道的一个名字。后来,了解了一些信息,莎士比亚成为我们心中的一个伟大人物。今天,我们通过聆听旁白、欣赏独白、练习对白的形式,品味这些台词,感受哈姆雷特这个经典的人物形象,领略莎士比亚的魅力。台词,也正是我们走近莎士比亚戏剧之门的钥匙。

2.除了《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还有很多作品,有你熟悉的吗?(出示作品名录)

3.如果你直接读原著有些困难,就读一读由兰姆姐弟改写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它是全世界莎剧初学者必读的入门书。或者是这套《闪亮的莎士比亚》,它两度被提名英国最高童书奖,是英国公认的为少年儿童量身打造的经典权威版本。

【阅读起始课是一个起点,在起点我们激发学生想读的欲望,教给他们用得上的方法,给他们推荐能够读得懂的作品,这样他们才会迈入独立阅读之门。】

(作者单位:南京市拉萨路小学)

上一篇:综合与实践: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平台” 下一篇:互动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