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导入: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

时间:2022-10-03 12:08:18

文化导入: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学习语言的同时就是学习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指出文化传递是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并以实例分析了英语教学中文化传递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英语教学 文化传递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文化反映在语言中,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因此,语言的学习不是孤立的。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虽然仍然存在着人们在语言教学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要掌握语法、发音和一定的词汇即可掌握一门语言,但是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认识到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紧密的联系,并努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本身的同时,更关注其所反映的文化信息。本文引用相关实例,就如何开展英语教学中文化信息的传递进行了粗浅的尝试。

一、文化和语言的关系

1871年,“人类学之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将文化定义为:“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柯平,1988)该定义被奉为经典并成为之后的人类学家定义文化的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和复杂化,有关文化的研究也在向广度和深度拓展。萨莫伐尔等人在《跨文化传播概论》(1981)中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而棘手的概念。”“按通常的定义,文化是一种积淀物,是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念、社会功能、空间观念、宇宙观以及物质财富的积淀,是一个大的群体通过若干代的个人和群体努力而获取的”(刘宓庆,1999:2)。

现代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具有如下的四个本质特征:(1)文化是经由社会习得的,而非遗传获得的。(2)文化是一个社团所共有的,而非某一个人所独有的。(3)文化具有象征性,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4)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文化中的每一方面都和其他方面相互关联。(柯平,1988)由于文化表现为一定的语言模式,换言之,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文化与语言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文化涵盖语言的范畴,并深入语言的实质,影响着语言的发展。语言中的文化信息十分丰富,学习语言,就是在学习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二、重视文化的学习,通过专业及选修课程设置,加强学生对英汉语言文化的学习

对如何在教学中增进学生对外国文化了解,使其跳离纯文字的层面,系统性地学习语言语言所代表的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接受信息的主动性,笔者认为方法有许多,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虑:

1.开设文化专业课程。例如英语专业学生应学习“美国文化”和“英国文化”等有关课程。具体可包括英美历史与概况、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等内容;并可视师资情况开设相关英语语言国家(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的文化课程,供学生专修或选修。

2.加强与中文系科的合作,鼓励学生选修中文方面的课程,例如汉语言文学等,以进一步了解汉英两种语言在语言结构和文化内涵上的差异。

3.在语言专业课程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及时增补有关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4.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有系统地去自学、研究相关国家语言文化。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学生记读书笔记的形式督促检查学生学习进展情况,也可通过主题讨论的形式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探讨。

三、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关注文化信息的传递

在实际教学中,从可操作性上来看,系统地开设相关文化专业课程需要相关院系从上至下的努力。对教师而言,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文化信息的传递显得更为切实可行。现笔者拟就所任教的《英语阅读》课程对其具体实施方法作一分析。

我校英语师范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为北京师范学院韩志先、贺慧生、刘北利主编的《英语阅读教程》,以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一课“What’s in an Indian’s Name”为例,在教学中具体可采取“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模式。本课的教学步骤主要参照该模式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由若干个活动组成。

1.阅读前

首先,教师根据学生人数规模,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授课前,教师可就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印第安人提出下列问题:a.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Indians?...

问题提出后,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及网络等资源收集相关信息。并分组讨论,汇总各自收集的资料,已备课堂讨论。这个环节应由学生以预习的方式完成。通常教师应在前一单元结束后布置。

进入本单元学习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就他们所知的有关印第安人的一切知识展开讨论,内容可能会涉及到印第安人的历史、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这种热身活动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在讨论基本结束时,教师可以请1-2名学生就已知的知识进行总结。教师可对学生总结的有关知识进行补充和归纳,并着重讲述印第安人的历史变迁、目前状况等。之后,可进一步指出,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深入,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受到冲击,并逐渐在变化。然而,印第安人也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文化,接下来的文章将从其中一个角度进行阐述。从而把教学活动引向下一步。这种做法不仅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而且能够锻炼他们的听、说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对印第安人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2.阅读中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对比讲解的方法进行文化的传授。通过对比印第安人和中国人及欧美等国西方人在给子女命名一事上的差异,既可了解印第安人的文化特色,又了解了本民族和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并且可就此问题深入下去,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命名的习惯是如何形成的?有无历史的原因?从而指导学生在课后主动积极地去寻找答案。

3.阅读后

阅读后的活动实际上是阅读的延伸。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就本篇文章写一个简短的摘要和书评。此练习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使学生进一步地对文章中所表述的印第安文化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学生可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资料,进一步查找有关印第安文化的一切信息,并作一总结摘要。其目的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以及对印第安文化有一个全面的概括的了解。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学生对相关的知识,例如美国历史、世界地理等都会有所涉及。

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对本文中所蕴涵的文化特色肯定会有一个较深的了解,并且对此有独立思考和阅读的机会,成功地将学习语言知识和学习文化知识结合起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信通过教学中文化的传授,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他们将不再认为学习语言是枯燥乏味、苦不堪言的。相反,他们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学到的不仅是生动的语言知识,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对学生今后在交际中灵活运用语言极为有益。而这些工作的完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语言基本功和语言素质,而且对相关国家的文化也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双语文化的理解能力。唯有如此,才可能保证在英语教学中将文化的传递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纳入计划并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Yan Jinlan.Culture:What to teach and how to teach in an ELF class.中国英语教学,Vol.24 No.4.

[2]蔡基刚.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压力.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

[3]何筱莉.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思考.国外外语教学,2001,(3).

[4]柯平.文化差异和语义的非对应.中国翻译,1988,(1).

[5]刘重德.文化、语言、翻译.外国语,1992,(4).

上一篇: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效评价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下一篇: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