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

时间:2022-10-02 10:40:36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311-01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素质教育早在1982年被提出到现在已经走过33个春秋了,各个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们都在摸索中前进。本人所在学校一直都很重视素质教育,现结合岗位,本人对利用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浅析,对小学数学的课堂"生活化"教学有力开展做了一些探索。

1.小学新课改文件指出数学作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和环节

可以帮助人们在生活中进行必需的计算、推理等日常操作,同时数学也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赖以发展的思想和方法,是其他技术进步的基础。利用生活中的具体情况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让小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抽象成数学理论和模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由于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进行了巩固和深化,容易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

2.利用生活中的小例子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能将生活进行抽象化概括

让小学生从心里喜欢数学、愿意学习数学知识。由于小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相对较低,理解力有限,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需要使用一定的教学策略让抽象的数学变得形象起来,这样学生才能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学习起来也更加有激情、有活力,效率也更高,效果会更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例子、场景对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对于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完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如果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中的一些小例子、小场景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并让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例如:在传统的课堂案例教学中"西瓜每千克0.8元,买3千克。苹果每千克3.5元,买3千克西瓜和2.5千克苹果需要多少元?你能算出0.8×3+3.5×2.5等于多少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这样的教学流程,虽然符合教材的安排,但是实际上并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养成。在教学这一案例时,教师可将其改造为"水果商店部分水果价格如下"西瓜:0.8元/千克、苹果:3.5/千克 桃:1.5元/千克。小明和妈妈要买3千克西瓜和2.5千克苹果去医院看生病的李叔叔,请你帮她们一算,一共需要多少元钱?通过这样的场景设计,使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直接的问学生"0.8×3+3.5×2.5等于多少"更有效果。

3.为了减少高分低能现象的普遍发生

小学教师应该在未来的教学中,要注意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要走进生活,同时还要把生活中的数学通过一定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课堂中,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的优势,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无疑将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手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利用“快乐教学”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探讨 下一篇:探析高中篮球技术教学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