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

时间:2022-10-02 09:23:53

浅谈如何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

【摘要】小学班级管理是一项千头万绪,十分辛苦的工作,也是一门极具创造性的艺术。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第一人和直接人,不仅需要高度的耐心,责任心和使命感,还要讲究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本文主要从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培养优秀的学生管理团队;运用多元管理评价机制和建立家校合作双向体制四个方面简要介绍如何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小学 班级管理 制度 班委 评价 家长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76-01

班级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单位,它不仅是教育工作的主阵地,而且还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级管理效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班级中小学生能否得到全面的提高和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实施者和组织者,理应担起班级管理的这个重任。班级管理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如果班主任能够很好的掌握这门艺术,不仅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所帮助,而且也会使得自己的工作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那么,怎么样才能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呢?以下是笔者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浅显的体会。

一、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方面,班主任要严格地要求自己。不仅要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榜样,而且还要在班级日常管理活动中,以“一切为了学生”的行为准则,要求自己,关爱学生。在学生和生活上,想学生所想,力所能及为学生排忧解难;另一方面,班主任要严格地要求学生,除了要求学生遵守学校制定的学生守则之外,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自己编制适合本班学生的行为准则,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自觉地遵守。管理过程中,要多指点,指导学生该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碰到什么样的问题,这样处理等等。好的环境可以激励人,可以改造人。因此,班级里的“大规矩”要把握准。

此外,除了班级管理制度的编制、执行和遵守之外,班主任还要强化安全教育制度。如针对目前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完善的安全教育体系。在班会、晨会等集体活动中进行宣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详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家庭、身体、社交等等。发现矛盾及时化解,确保学生各方面状况都保持正常;对于上、放学时间进行详细记录和安排,有特殊情况要及时通知家长,避免中间出现管理的空档;注意交通安全常识的教育,可以组织参观交警支队或交通安全教育基地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交通安全的关注和安全意识。只有安全教育制度做到位,才能保证学生安全的学习和生活。

二、培养优秀的学生管理团队。

“群雁高飞头雁领”,一个成功的班级,不仅需要一名优秀、能干的班主任,还需要一个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于助人的学生管理团队。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班级中,班干部就是一面旗帜,他们在学习、生活、纪律等多个方面都会是学生效仿的楷模和榜样。班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的成败。班干部的出现,一方面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才能得到发挥,能够带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好的班集体;另一方面还能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培养出一批得力的小助手还能有效避免出现因班主任长时间包办代替而导致群众基础不稳的现象。因此,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学生管理团队是班级中的一件大事,决不能马虎了事。我在选拔班干部的过程中,会采用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先由学生自己以投票的方式选出自己心目中适合各项工作的班委,班主任再结合学生的票选情况,对于票数最多的几个同学进行考量,合理选用和角色分配。这样选出来的班干部,不仅同学们心服口服,也愿意听他们的话,而且班干部也能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地开展协助管理的工作,使得班级管理井井有条。

另外,选出班干部之后,不能只是交代任务,一味地使用。班主任还应对其进行教育和培养。帮助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责任心和光荣感,要求他们不仅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而且还要大胆创新,认真工作,严格要求。“人无完人”,选出来的班干部也不可能是完美的,他们也有自己的缺点。因此,对于他们的工作班主任要注重引导和辅助,不过分苛求。尤其当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应给予正确的分析、指导和帮助,并加以鼓励,让其能再接再厉,总结得失,不断提高。

三、运用多元的管理评价机制。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传统的单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评价模式早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必须要构建新的,符合教育规律的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班级管理也不例外,也应有属于自己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根据小学各个阶段教育教学的特点,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认知水平等因素,选择合理、多维度、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此来激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首先,评价要多一把标尺。“多一把标尺,就对一批好学生”,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拥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也有展示自己的独特的方式等等,班主任要摒弃传统“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给与不同的评价。从注重结果评价到结果和过程双侧重的评价,从一张试卷的单一评价转变成为综合能力的多元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更加真切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鞭策自己,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其次,评价要多一分创新。教学评价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颗砝码。用得好,事半功倍。用不好,事倍功半。教师的评价不能仅仅只是笼统的“好”或者“不好”,而应该增加些“手段”。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容易且乐于接受的方式,既要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将其从错误中带出来,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他能够敞开心扉,接受教育。

四、建立家校合作的双向体制。

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中,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协助。因此,班主任应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可以通过班会的形式,也可以是家访或运用电话、QQ、微信等现代即时交流工具的形式,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向家长阐述自己的观点。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从而使得学校和家庭拧成一股绳,共同努力,教育好孩子。

上一篇:中职语文教材练习系统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下一篇:浅析教师素养的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