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业坚持研究概述

时间:2022-10-02 08:21:39

大学生学业坚持研究概述

【摘 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规模急剧增长,但同时大学生退学的现象也陆续出现。大学生退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大学生的学业坚持。通过对学业坚持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改善大学生退学现象,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学业坚持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 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剧增, 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大学生退学的现象在高校中时有发生。大学生退学原因多种多样,有主动退学的,也有被学校劝退的。无论以哪种方式退学,从某种角度看来都是不明智的行为,同时也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极大的浪费。深入分析大学生退学现象的根本原因, 有利于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退学现象。结合调查所得的数据,研究者对大学生退学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表现为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三方面的原因。

退学现象是大学生学业坚持性的一个外在表现,也就是说退学行为也就是学生的学业坚持行为的反向表达。目前国内外对学业坚持已有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业坚持,即学习坚持性是指学生遇到学习困难与障碍或外界无关刺激影响时坚持努力的程度。有研究发现,学习坚持性能有效预测学生的学业成就,同时也会影响学业成就的高低。

一、学业坚持的研究现状

(一)有关学业坚持研究的理论基础

首先,Tinto(1975)的坚持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大学生的学业坚持。他发现,有着较强的学术能力和社会关系的学生会花更多的精力于他们的学术目标。学生对大学和目标的期望水平越高,就越有可能坚持。另外,有研究者以Tinto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探讨了学生的个性与学业坚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女生善于社会交流,而男生乐于做学术研究;父母受教育越多,孩子越有可能坚持接受更高阶段的教育。还有一些研究者采用Tinto的坚持理论研究,发现在本科期间参与过科研活动的学生更有可能在毕业后坚持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

第二个坚持理论是Astin在1984年提出来的涉入理论,该理论可用来解释影响学生学业坚持的教育环境因素。Astin(1993)建构了一个输入―环境―输出(IEO)模型,用来解释这三个因素对大学生学业坚持的影响。IEO模型表明:学生的个性特征(输入)和对大学环境的体验(环境),会对学业坚持产生影响。研究者运用Astin的IEO理论模型,对美国黑人和白人学生上大学的意愿和动机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美国黑人学生比白人学生更渴望自己的学历达到大学本科水平,但是黑人学生很少打算在毕业后再接受教育。该结果表明:初始教育的愿望越高,学业坚持性越好;职业理想越高,父母的教育水平越高或职业地位越高,以及较高的自尊能够预测学生的学业坚持性。

(二)学业韧性

在积极心理学和心理韧性研究的影响下,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学生在经历学业困境面临退学的情景时,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品质与资源,认为对这些品质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战胜学业困境并获得一定的学业成就,这些心理品质统称为“学业韧性(academic resilience)” 。由于对学业韧性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目前学术界对学业韧性的概念界定还不够清晰,至今对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研究者认为学业韧性是一种结果,是指尽管学生处于困难情境中,但仍有能力维持较高水平的学业动机与成绩。另有研究者将学业韧性定义为一种能力,认为学业韧性是学生克服逆境和自身障碍并获得学业成功的能力。

二、学业坚持的影响因素

影响学业坚持的因素有很多,研究发现学业效能感、能提供支持性的家庭环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业坚持。一般来讲,学业效能感较高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坚持性更好,这样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都比较自信,而且在学习上也取得过较大的成功,因此更容易坚持下去。而支持性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业坚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了父母的支持和鼓励,孩子即使是在遇到学业困难时也能够继续努力,克服学业困难。另外,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学业坚持的重要因素,通常与老师的关系较好的学生学业坚持性越高。除此之外,领悟性的社会支持、领悟性的家庭支持、领悟性的朋友支持、学业能力的自我认识与学业坚持也存在积极的相关。

三、 结语

总之,学业坚持是影响学生学习生涯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学业坚持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可以对实际教学实践进行一定程度的指导作用,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意见,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以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小军,杨芳.大学生退学状况,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

[2] 李超艺.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2012.

[3] 赵静,李林英.大学生学业韧性量表的初步编制[J].北京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2012.

[4] Bakersfileld C F.(1991). Achieving despite the odds:a study of resilience among a group of African-American high school seniors[J].Journal of Negro Education, 65(5):181-189.

[5] Gelfand A R.(1998).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academic concept in predicing academic resilience for African-American students[D].USA:Hofstra university.

[6] Tinto.V. (1975). Dropout from higher education: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45(1),89-125.

作者简介:郑友芬(1989- ),女,四川巴中人,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上一篇:新疆柯尔克孜族7~18岁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现状... 下一篇:生物农药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