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放型阅读教学

时间:2022-10-02 07:03:16

浅谈开放型阅读教学

摘 要:在实施新课改,开展创新教育,推动素质教育之时,许多教育工作者已清楚认识到开放型语文阅读教学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战场。因为无论是先进的语文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语文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阅读教学上,体现在阅读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法上。为此,本文作者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阅读教学 开放型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加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实行开放型语文阅读教学。所谓的开放式阅读教学,就是将授之以渔,变“获得”为“获取”。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

一、实施开放型阅读教学的对策

1.多听——夯实语文基础

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听”是语言活动最基础的环节,叶圣 陶老 先生说:“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和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在实际生活里,说和听的需要越来越广大了,新课程理念对说和听越来越强调了,而语文教学中真正让学生听的环节却越来越少了,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笔者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耐心倾听,培养听话习惯;边听边思,掌握听话方法;听说结合,提高听说能力。

2.多说——练就语文技能

说话是一种技能,凡属技能,都必须及早训练,尽快形成;良好的说话习惯,要从小培养、并有严格要求。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担负起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主要任务。说课文内容,培养概括能力;说感受体验,提高理解能力。

3.多读——培养语文能力

叶圣陶老先生这样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品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读,其宗旨都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自读课文,吸收语言材料;精读课文,品味语言材料。

4.多写——加强语文应用

模仿本就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学说话是从模仿中得到进步,他们言行举止都是模仿中学来的,利用儿童的这种天性,将它应用于阅读教学中的作文训练——仿写,将是一种快捷行之有效的方法。仿写就是模仿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课篇及表现手法进行作文训练的一种方法。在文章形式、结构、思路、表达方式都可以进行模仿,但是具体语言表达与组织须学生自行思考运用。这样让学生在作文练习时有了一定的依照和借鉴,不至于照抄,又可以锻炼学生掌握词语的应用能力。

二、实施开放型阅读教学的作用

1.彰显学生个性

要使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开放,首先必须使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朝多元化方向拓展,强化语文观念,增强语文应用意识,把着力点放在解决问题语文教育的策略性、创造性及问题解决过程的体验等方面。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认知、技能、情感的基础出发,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性、情感性、情意性目标。例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除将目标锁定在让学生体会小兴安岭四季的美景和物产的丰富之外,还应该让学生领悟语言规律,潜移默化地受到爱护环境的熏陶。不仅要爱护一草一木,保护环境,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除此之外,还应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构建生动课堂

我们知道,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它是最重要的。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开放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创设最佳的学习状态。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学习,才能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联系语文教育教材适时创设情境,营造融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体验到自我价值感、对集体的归属感和个人能力感。一方面,课堂上允许学生插嘴说话,自主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参与板书设计;另一方面,可以巧妙运用激励语言,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如用商讨、平等的口吻与学生对话,开展探讨。“你能试一试吗?”“我相信你能行!”等等。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主体的成功体验,善于发现不平凡的、有价值的问题或见解,给予坦诚、真切的鼓励,发挥教学“促进者”的作用。

3.拓展创新空间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的对象具有创造性。开放型的阅读教学方式正是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阅读教学必须巧妙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思辨、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多向分析、放心解答,真心肯定学生的活动过程,使学生阅读的能动性和鉴赏能力得到真正的训练和提高。在《只有一个地球》教学中,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来渲染课堂氛围。导入时,课前老师布置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对地球的特点及地球母亲丰富的资源做一介绍。由此导入文本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入特定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地球的美丽,拉近学生与地球的情感距离。另外学习文本时,还让学生通过报纸、书本、网络等多渠道搜集到的人类破坏地球资源的现象,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感受,谈身边的人与事,感受地球的易碎性,渗透环保教育。在课外拓展阅读中,我布置了《虎在消失 魂在失落》《宇宙生命之谜》,让学生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应该倍加珍惜。从而进一步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教育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地球。

总之,开放型阅读教学以“以人为本”的原则,旨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逐渐掌握知识,学会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审美,学会做人,为推动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上一篇: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下一篇:浅谈教育理念下的教师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