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如何歌唱?

时间:2022-10-02 05:29:02

山羊如何歌唱?

具备了开放的襟怀和坚韧的毅力,人们有理由对银行股改的前景感到乐观

歌唱是一种心情,反映的是处世态度,一种开放胸襟的态度。无论WTO协议的规定,还是中央政府对于体制改革的决心,中国的银行业似乎已具备了这种态度。

山羊,并非作者存心贬低中资银行的力量,比较以前绵羊似的温柔,毕竟山羊已头上长角,脚下生蹄。改变需要过程,何况狼也是一天天长大的。

144亿元,交通银行和汇丰银行的战略合作协议,创下了目前中资银行股改中最大宗交易的纪录,也使得各大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再度受到国人的关注。据悉,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股改的步伐也开始加快,其他银行的态度也愈发坚定,这无疑是件好事。

这应该是一件好事,从财务重组到引进外资再公开上市,这是一个必然的进程。

今年世界经济开始全面复苏,为全球银行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各大金融集团的业务收益都超出了预期目标,间接地为中资银行寻找境外合作伙伴提供了便利。世界经济的复苏,使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了良好的平台,中国市场必将继续受到境外资本的青睐。参股,就会成为时下外资的合适之选(当然,也有政策的杠杆作用),这样,中资银行会在真正“上山”之前,就地找到“向导”。

问题是“向导”不会代替我们走路,而且带路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合资、上市并非企业的终级目标,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是杠杆之下的一种温柔的开始,以后的一切,就取决于市场规律了。

竞争,无论获利还是亏损,市场会推动新一轮的竞争。参股、并购就会经常出现,在平衡与不平衡的反复过程中,竞争不会停息。

2004年1月,美国J.P.Morgan与Bank One合并,并购金额580亿美元;

2004年3月,美国Bank of American与Fleet-Boston合并,并购金额470亿美元……美国银行业掀起合并浪潮。

2004年7月,尽管枝节频生,日本三井住友硬与三菱东京展开“抢亲”,全力争夺日联银行,无论谁获得成功,都将超过花旗而成为全球最大银行,竞争激烈可见一斑……

在正式开始之前,中资银行是否已经学会竞争,是否有信心去学习?

在学会参股、并购之前,是否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外资银行在外汇理财产品、组合信贷、银行卡等私人金融业务上的优势都是目前中资银行所欠缺的。

何况外资银行具备的国际性投资渠道,可使其在募集资金后更加灵活地运作,进行多方向的投资,除了同业间短期资金拆借获益外,还可能与原油、债券、汇率、黄金、基金等挂钩,产品竞争力优势明显。

此外,外资银行的人性化服务也同样值得学习,即使你到外资银行的支行去开一个帐户,也可能有行长出来与你握手,交换名片,使你充分感受到尊重。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向导”期内,已经演示了诸多竞争方式,一些结构性产品的开发上,是否也令中资银行练就了衍生交易的竞争力?

从单一到增值,然后衍生系统竞争,充分利用优势创造品牌,这是中资银行值得注意的,何况,中资也有自身的优势。中资银行资金成本低,资金来源主要靠存款,而外资银行的资金一般是以同业拆借的方式筹集,成本很高。

对民营经济的洞察力,中资或许比外资更胜一筹,将“一刀切”时一哄而上的力气,真正凝聚成一股劲,竞争力又有何愁呢?

世界在不断变化,什么都可能发生,或许山羊就能在狼群里歌唱,前提是足够的强壮。

上一篇:144亿,19.9%,交通银行再次领跑 下一篇:谁挽大众狂澜于既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