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之我见要点

时间:2022-10-02 05:04:01

国学之我见要点

目前兴起学国学热是个好事,但是作为初学者首先要弄清四个基本问题,然后再深入学习就更方便了。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是中国的学问,是国魂之学。它告诉世人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人又是什么样的思想,思想又指导做什么样的事。其内涵大致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民俗文化,军事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它的本质是天之道在阴阳,地之道在柔刚,人之道在仁义。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要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因此学习国学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世界的需要,顺乎天,应乎时,合乎民,近乎世。

二、国学主要回答什么问题?

国学回答的问题很多,但是要求是“内圣外王”,“内圣”就是重视自身素质的修养,完善自己的道德,由内向外,推及他人,强调明心见性,在求索自己的伦理道德方式上,则指向自己的内心;“外王”就是追求社会之功,展示自己创业的才能,富有社会的实践性,不是书斋中空谈心性。古人讲:“正心,诚意,修身”之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内圣外王的统一,伦理与行动的结合,体现在个体上,就是孟子所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国家可保也”。就是建立一个天下为公,安定有序,公平合理,和谐融合的社会所进行的不断地努力和不懈地追求。

三、学习国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学习国学的目的在于应用,只有应用才能更深入的学习国学。应用无非是用在两个方面:

一是用在认识世界,二是用在改造世界,前者是解决世界观问题,后者是解决方法论问题。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解决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问题。立场是解决怎么“站”的问题,是站在历史发展前列,还是跟在历史发展的后面?是站在广大人民一边,还是站在个别人一边?是站在改革开放一边,还是站在保守封闭一边?观点是解决怎么“看”的问题,主要是回答是全面的看问题,还是片面的看问题?是发展的看问题,还是不变的看问题?是联系的看问题 ,还是孤立的看问题?方法是解决怎么“干”的问题,主要是回答指导工作是两手抓,还是一手抓?是重点抓,还是漫无边际的抓?是以点带面的抓,还是齐头并进的抓?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还是经常想为?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就能像古人讲的那样“知天下之势,通天下之变,友天下之士,谋天下之策,求天下之利,留天下之名。”

四、如何深入学习国学?

古人云:“知古鉴今,与时携行;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反本开新,推陈出新;实事求是,经世为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真正做到四个贯通:

一是古今贯通,古为今用。无古不成今,学古为成今。要把握时代脉搏,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情况,新的科学,新的经验,与时俱进。

二是中西贯通,洋为中用。国学本身是开放的,学习国学必须用开放的思想,既各尽其美,也美人之美,注重中西比较,注重古今融合,注重文化互补,把坚持主体性与展示文化包容性统一,扬长避短,审时度势,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是文理贯通,文理结合。既要重视软件,注重道德思想,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根本,也要研究硬件,注重当代的科学技术,科技的进步往往是发展伦理道德的动力之一,不断拓展我们国学的领域,为国学提供新的论证,推动国学的深入发展。

四是文武贯通,文治武备。国泰民安,富国强兵。使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相一致,使我们大国地位与强大军队相适应,使强国梦与强军梦的统一,相得益彰。既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又有得力的国防保障。

总之学习国学要“继承原来的,不能割断历史;吸收外来的,不能闭门自封;钻研基本的,不能离开特色;开拓未来的,不能停止不前。”

上一篇:浅谈新时期护士面临的压力成因及缓解对策 下一篇:网络编辑的稳定度与职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