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问题表征及改进路向

时间:2022-10-02 05:03:23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问题表征及改进路向

摘 要: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是评价过程中尚未被重视的一个环节,而其恰恰是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环节。经过文献梳理和现实考察发现,在评价结果处理的目的、主体、解释与表述、反馈与交流、改进与干预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教学改进

一、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意蕴

尽管评价结果处理的研究一直以来是评价改革着重关注的话题之一,但是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处理还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关注领域。目前,学者对评价结果处理包含的内容以及评价的步骤等问题的认识还不是很成熟,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真正明确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内涵和价值取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评价结果处理的内涵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处理,是指在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学生评价信息的基础上,运用一定技术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和表述,并与学生、教师以及家长等利益相关者进行反馈与交流,以及采取适当措施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改进和干预的过程。”根据学生评价的结果,通过采取适度奖惩措施,进行正向与负向激励。

2.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价值诉求

在以往的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中,评价结果往往以一份科目成绩单、一份教师评语总结、一个档案评价袋或一张学生成长记录汇报单的呈现而戛然而止。事实上,要突破传统的应试教育和终结性评价带来的固定的评价范式,需要在评价结果处理过程中始终贯穿教育的价值追求,即为了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

二、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问题表征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表述差、反馈低、交流缓、干预少,直接影响了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深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处理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从评价结果处理的内涵解析到价值追求再到模型建构,均不同程度地解决了一些发展中的难题,但也在以下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

1.评价结果处理的目的:选拔甄别居于首位

当前,我国学校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使用目的仍然定位于为高考服务,为社会筛选人才服务。在这个大背景下,高中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们“尽职尽责”,重视的是如何培养出高分学子和高考状元,而忽略了对学生整体人格的塑造。针对评价结果的干预和改进更是止步不前,流于形式。这种对评价结果处理的认识只会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远。

2.评价结果处理的反馈与交流:相对缺乏

目前,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反馈还未提上日程,学校管理层、教师、家长甚至学生自己都囿于高考指挥棒的藩篱,对信息的反馈还只局限于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的成绩和分数,导致对综合素质反馈结果的效果很不明显。在评价结果处理过程中,学校也没有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导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反馈中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家校联系的匮乏和沟通的不畅使得大家没有产生合力,而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处理问题,结果老师教育效果微弱,家长怀疑学校的工作,学生进步也微小。

三、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改进路向

前文论述分析了当前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可以就普遍存在的上述困境,以“促进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导向寻求评价结果处理的改进路向。

1.从应付考试到完满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高中生是独特成长的个体,是真实存在的有无限可能性的人,他们的终极目标不是高考这个唯一性。教师首先要把学生看成一个人,一个需要充分受尊重的人,一个需要发展的人,一个想要成为自己的人。家长要摒弃传统的只为孩子提供一切经济支柱而缺少精神关怀的理念,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内心想法,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生不再只是追求分数和排名,而是发掘自身的闪光点,由竞争转为同学间的合作,使自己成为真正的自己。

2.从单向转为多向走向评价结果处理的“自我接受评价”

评级结果产生后,教师要与学生、家长及相关人员进行多方面沟通,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纵向剖析,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调整学习方案,实现自己的个性发展。

3.从量化到质性的评价结果表述方式,提高评价主体的评价能力

当下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当前评价结果处理中更好地运用质性处理方法。对于基础性的知识点考查,依据传统纸笔测验的方式进行量化处理,结果采用“分数”的形式以保证评价的覆盖面和深入程度。对于比较模糊的诸如“思想品德、道德价值”这类难以量化评价的素质,则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处理方式。老师、同伴以及家长通过对被评价者日常学习交往过程的细节、行为的观察、描述进行写实,进而还原学生最朴实的学习、生活状态。

4.从终结性评价范式走向发展性评价范式,促进学生个性差异发展

当今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改进与干预的漠视正是由于受制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的范式,事实上,对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获得不仅仅是教学行为的终点,更是新一轮教学实施的开始。教师以及相关评价主体应将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结果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因为发展性评价较终结性评价来讲,更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按照自己的差异、个性发展,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评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帮助其有效地利用每一个阶段的评价信息,制订改进计划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程。另外,在整个评价结果的改进与干预过程中建立全方位、多层级的监督体系,以促进教与学的共同提高。

(作者单位:江西省乐平市湾头中学)

上一篇:中美风险投资运作机制的比较和借鉴 下一篇:新课程下提高小学数学复习效率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