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分析

时间:2022-10-02 01:16:55

有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分析

摘要: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其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工程质量是关键。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施工技术。然而当前一些城市在进行施工时,由于施工管理上的问题导致出现建筑质量问题的例子经常出现。为此,必须从理论上对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进行分析,优化设计。本文拟对施工技术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进行措施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策略;分析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建筑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情况对于建筑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加剧了建筑市场的竞争程度。作为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高度重视建筑施工技术,强化施工管理。只有一流的施工技术加上一流的施工管理,才能真正的让企业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获得快速的发展。建筑质量关乎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将之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看待。

一、建筑施工技术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强化建筑施工技术的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时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获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更新速度也在逐渐的加快。对于建筑施工技术来说也是如此。在这种形式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已经与企业经济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期建筑行业获得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想使得建筑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要时刻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度,不断更新施工技术,提升科技含量;其次,建筑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当前,我国市场处于重大的改革阶段,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但同时竞争也在逐渐的加剧。建筑企业由于利润较大,众多投资都倒向了这里。因此,作为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不但要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同时还要不断提升施工技术,确保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行业的竞争在不断的加剧,而一些企业为了利益不注重细节所导致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因此,作为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继续发展,必须在细节上入手,重视施工技术创新,为企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二、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策略

1、 基础施工技术

建筑基础工程所涉及到得范围也比较广,主要包括两项:一是桩基技术,二是深基坑支护。桩基技术方面,通常建筑施工时,灌注桩都是使用的混凝土,直径是0.7米,孔的深度是40米。在这个基础之上,把预先埋好的注浆管在灌注桩成型之后,使用水泥浆将其压入,对于桩底和侧面都必须处理好。因此,灌注桩的施工难度不是很大,成本也不高,但技术含量还是比较高的;深基坑支护方面,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时常要面对不同的坑深,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环保要求,因此,进行深基坑支护通常所采取的方法是使用土钉墙以及复合土钉墙来进行。它的主要优点是花费低廉、施工便捷、适用的范围比较广。

2、 建筑防渗技术

建筑竣工之后,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常常会导致墙体出现裂缝,这样一下雨雨水就会通过缝隙渗入到屋内来。为了避免出现此种情况,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保砌块的质量合格,确保不会因为砌块自身的质量问题而导致出现渗漏;其次,对柱、梁以及墙结构进行合理的布局,确保其达到最合适的施工状态;再次,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据密度与强度的不同,对砌块进行分类,防止出现混用的情况,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最后,要尽可能的使用质量较高的防水材料,通常情况下APP以及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产品的性能比较好,因此,可以将其应用到建筑防渗施工中去。

3、 混凝土浇筑技术

建筑中,混凝土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施工经验,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浇筑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浇筑方法去做,步骤可以分为自然流淌、水平分层、斜向分层、持续推移、一次到顶五个阶段。如果再浇筑的过程中,混凝土没有达到标准的要求,要进行回搅,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达标;其次,浇筑完成后就要进行振捣,在进行振捣的时候,须遵守三道振捣的法则,第一道振捣是坡角的振捣,二是混凝土坡中间的振捣,三是坡顶的振捣。为了能够确保混凝土达到施工的要求,这三道振捣必须按照顺序进行;再次,掌控好混凝土的温度。温度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控制温度的方法很多,现在使用比较多的是改变骨料级配来达到对温度的控制。首先,将混合料放入干硬性混凝土里,减少水的使用量,搅拌的时候可以适量的加入一些水,或者放入碎石,以便能够及时的冷却,确保混凝土的温度适中。

4、砖砌体施工技术

在开展砖砌体施工前,要将砖块进行浇水处理,确保砖块有足够的湿润度。通常来讲,砖块的含水量应该要控制在15%-20%这一范围内。如果砖砌体在常温环境下进行,还要控制好外界因素对砖砌体湿度的影响,防止雨季时砖块的湿度过大。要严格依照工程设计标准进行砂浆配比,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好水泥掺入量,将浮动范围控制在3%左右,砂石掺入量保持在6%左右。在内外搭砖时要用砖体组砌的方式,并采用上下错缝的方法进行修筑,以提高砖砌体的稳固性与安全性,防止出现荷载不均匀导致的裂缝问题。

5、 新型预应力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体外预应力是后张预应力体系中的重要分支,是在传统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而来的。所谓体外预应力是指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预应力筋设置在混凝土截面之外的预应力,同设置在截面内部的预应力筋,实现无粘结或者是有粘结的预应力相对应。它主要适用于工程过程中结构比较特殊、以及预应力混凝土和跨度较大的水利工程,并形成以下几种体系。第一,有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这个体系的优点就是其预应力的摩擦损耗较小。这主要是因为其管道孔主要分布结构体的外部,易于检查,也方便对铺设质量以水密性进行合理控制。第二,无粘结体外预应体系。它的优点是可以使用单根张拉工艺,操作简单,易于控制。而且在施工时,对单根无粘结筋的摩擦损耗很小。

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建筑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建筑企业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弥补不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发展。本文先对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管理措施,期待本文的研究能够有利于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建英. 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08:66-67.

[2]朱志鹏. 浅析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举措[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1:42-43.

[3]陈俊炎,王聪.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分析与思考[J]. 黑龙江科学,2014,01:90.

[4]张万库. 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思考[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2:223.

[5]刘志坚. 浅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J]. 江西建材,2014,20:55+60.

上一篇: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预防 下一篇: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配比及其灌注工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