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音乐课堂,重视常规培养

时间:2022-10-02 01:02:17

关注音乐课堂,重视常规培养

摘 要: 音乐教学常规是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可有效地减少学生与老师之间不必要的言语,形成一种心领神会的默契,使音乐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建立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常规,是实施美育,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音乐课堂 教学常规 习惯培养

想必许多小学音乐教师都有过相同的经历:来上音乐课时有的学生经常拖拖拉拉,进到教室后乱讲话,无视老师的存在;在上课过程中更是随意交头接耳做小动作,把音乐课当放松课。老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不得不被一次次的纪律整顿打断,可想而知,这样40分钟的课堂又有多少实效性可言呢?所以良好的教学常规是教学有序进行的保证。没有规矩的课堂教学是无法进行有效学习的。中国有句古训:“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夸美纽斯说:“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这里所说的纪律、规矩,体现在课堂教学就是必要的教学常规。一堂音乐课既轻松愉快,让学生陶醉,乐在其中,又有序有节,有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是音乐课成功的基础,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

一、建立教学常规是首要

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它的存在首先需要的是没有其他杂音的安静环境。如果没有这个作为前提,即使最优美的音乐也是杂音。因此,音乐课堂常规教学特别需要有个控放自如、能给音乐展现所有美妙的空间,而这个空间的形成,就需要建立音乐课必要的教学常规。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课堂务必建立以下几个教学常规,并注重教学常规的落实。

1.学生进音乐教室的常规

学生进入音乐专用教室上课必须提前排好队,有序地进入。要做到不大声喧哗、不追跑,轻声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如果有音乐或歌曲在播放,就要让学生养成聆听着音乐或歌曲自然走到位置上坐下,并安静地等待上课。由于教材实行循环使用制,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因此我在每班各选出3位同学接收收发书的任务,要求他们在班级进音乐教室之前就把书发到每位同学的座位上,从而节省上课的时间。

2.聆听音乐的常规

在欣赏乐曲、聆听歌曲时要求学生做到绝对的安静,不讲话,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可以用想象、自我陶醉及身体来表示,如或闭眼想象或有节奏地摇晃身体或做简单的动作,切不可妨碍他人的听赏,培养学生安静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3.歌唱的常规

音乐课的歌唱要求是具有良好的歌唱姿势与轻声歌唱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唱出歌曲的情感与美感。如演唱时要求学生声音做到统一和谐,根据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唱出歌曲的感情,在唱歌时要思想集中、声音饱满、富有表情。

4.乐器练习的常规

乐器进课堂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音准、音乐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练习之前如不先告知演奏的纪律,则课堂将会乱作一团。教师必须要求学生上课时乐器一律统一放在某个地方,练习时才能拿出来,并且在练习时注意姿势准确,聆听自己演奏的声音,老师在示范时要认真聆听,注意观察。演奏结束要轻放乐器,养成爱护乐器的好习惯。

5.表演的常规

音乐表演是学生喜欢的一项活动。音乐教师要抓住这样的时机对学生提出表演的具体要求,明确表演的目的。要求学生在表演时要有合作精神,并紧紧抓住音乐的节奏、情绪进行表演。观看表演的学生要当文明的小观众,在同学表演结束时报以掌声并作出适当的评价,使表演者明白改进的方向。

二、趣味常规,激发兴趣是关键

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违规行为怒目训斥只会让学生感到压抑甚至害怕。这样不仅无助于维持课堂秩序,而且会降低教师的威信,甚至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如果将教条化的语气改为朗朗上口有趣的“儿歌”,既有突出音乐课特征的节奏感又善意地提醒学生必须遵守课堂常规,效果极佳。如在列队时,我这样说:“咱们来学小鸭子,排队去到音乐室。”当学生出现排队吵吵闹闹、你推我赶等既不文明又很危险的行为时,我不是拉下脸训他们,而是“俏皮”说:“要学小花猫,走路静悄悄,轻声慢步不吵闹。”当上课学生交头接耳不会倾听时,我会“惋惜”地说:“小小蚊子嗡嗡叫,不爱学习爱吵闹,我们不要学习它,否则变成小傻瓜。”在训练孩子们“千姿百态”的坐姿时,我把要求编成顺口溜:“身体坐正脚放平,抬头挺胸眼平视。”在孩子们有所松懈时,我会“微笑”地提醒:“小腰杆?”他们就会顺势调整并回答:“挺直点儿!”

为了体现音乐课的特点,在音乐活动中进行常规训练时,我常常用琴声代替语言,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例如:用音阶的上下行来告诉学生起立或坐下;在请学生拿出音乐书时,弹奏:554 334 | 11 1 | 443 223 | 26 5 | 5 5 | 1 0 |;让学生闭眼聆听:3 5 6 | 5 - - | 1 3 2 | 1- - |;提示他们坐正:12 34 | 55 543 | 44 432 | 13 5 |,等等。用“琴语”来和学生交流,一方面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音乐的习惯,另一方面流畅的琴声使音乐课堂气氛更加愉悦、有趣,在愉快的琴声中,学生自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细节常规,点滴渗透是方法

良好的习惯,应从细节入手,点滴渗透,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慢慢地形成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常规。音乐课是让学生体验情感、张扬个性、塑造人格、激发兴趣、培养自信、学会相处、学会做人的学科。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不仅仅是音符,更是一种释放情感、表现自我的创造活动。在各种音乐活动的过程中,课堂上难免会出现“乱”的现象。此时,我会用一个细小的动作、表情、手势、身段等来提醒学生,让他们明白该怎么做。如:同学们都在静静地聆听音乐,有两个同学却在讲话,这时如果中断音乐或大声呵斥去制止他们,则会影响更多的学生的学习,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无声的语言:看着他们,用食指在嘴巴上比一下,再指指自己的耳朵,提示他们闭上嘴巴,认真听。这样他们就会马上停止讲话,认真听起来。又如:老师正在讲课,突然发现有个同学根本没听,而是在玩东西,这时如果停止讲课,走过去没收他的东西,不但会影响上课,而且不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无声的肢体语言:看着他,邹着眉,摇摇头,指指口袋,提示他上课不能玩东西,快把东到袋子里,下课后再跟他讲明道理。

老师正确、灵活地抓住课堂细节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一点一滴地渗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可使音乐课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

四、持久常规,习以为常是过程

有了课堂常规,还必须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的习惯,将课堂纪律完全建立在自然养成的基础上。

学生课堂常规的培养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们应长抓不懈、悉心指导、严格要求,同时常规的养成也应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训练的内容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孩子个性的发展,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相应的目标与要求,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总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恒心,确保事情有始有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宗旨

在多元化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大多数时候可以走到学生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课堂,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教师又是演员,与孩子们一起欢歌跳跃。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老师的教诲。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和创造的积极性。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言行往往就是道德的标准。一个好的教师,在学生眼中就是智慧的象征、人格的象征,可以说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有人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教师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从而让学生敬佩。如要求学生提前进入专用室,老师则更要提前在教室做好上课的准备,等候学生的到来;唱歌时要求学生抬头挺胸人坐正,而作为老师却翘着二郎腿弹钢琴,那么规矩也就成了空谈了。教师还要以自身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的成长。

我相信,建立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常规对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活而不乱,变得更加民主、开放、和谐。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常规,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常规固然重要,但它只是一种手段,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多多思考 “如何让学生喜爱音乐、喜欢音乐课、喜欢音乐老师”, “如何把教学内容设计的更合理,更丰富,把课上的更精彩”,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兴趣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2]中小学音乐教育,2009,(4).

[3]中国音乐教育,2006,(6).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法研究 下一篇: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应当把握的几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