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时间:2022-06-18 10:58:45

关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是指个体对自己力量的肯定,深信自己一定能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它为人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非常重要,可是我们的好多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在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下,在人生刚刚起步的小学阶段,就已经丧失了自信心。他们往往以别人眼里的“我”来评价自己。比如,老师怎么看“我”?同伴怎么看“我”?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一、让孩子品尝成功的喜悦

自信受到成功率的制约。一个人的自信程度与他的成功率成正比。成功次数越多,自信心越强;反之,失败次数越多,自信心越弱。每个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亲身经历有所不同。新课标指出:要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特别是后进生,对他们的要求要低些。

教师要对后进生的知识现状了如指掌,用尽可能适合他回答的问题去提问,让他有机会成功,自信心就在一次次的成功中培养起来。

鲁迅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后进生有的是智力发育较慢,有的是心不在焉,调皮捣蛋,教师要拿出全部的热情和他们交朋友,课堂上要有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课上课下多和他们交流,亲其师则信其道,对教师没了距离感,自然胆量也大了许多。

二、加强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

自信也受能力的制约。能力不足,便难有自信。所以,提高能力是增强自信的必要条件。我曾对班级中那些智商较高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的学生进行分析,发现他们之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生活自理能力差。他们的家长往往比较重视知识技能、艺术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在生活上、学习上包办代替。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他们的孩子不仅在生活自理能力差,而且这也严重制约了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导致他们面对困难缺乏自信。

班级里有这样一位男生,书包是父母整的,连做作业也非要父母陪在旁边……尽管他非常的聪明,但是他在校做作业就自己找不到文具了,桌子上摊着有用没用的课本,没人督促他就边玩边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会打扫卫生。既然是生活自理能力差影响了知识技能的学习。我就与他家里达成共识:要全面培养孩子的能力,敢于放手,凡是孩子自己可能做好的事就要放手让他做,并且相信他能做好,使孩子感受到大家对他的信任,他才会产生信心。一段日子后,他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上了,连做作业也不需要别人督促了。

三、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

自信还受他人期望的制约。他人对个体的期望大,信任程度高,就会增强个体信心。反之,则会削弱个体信心。所以,一个人的自信程度往往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有关。老师在学生眼里,被看成圣人一般。老师的评价,就是最高的评价,是终极的评价,是不可更改的评价。因此,教师应注意自己对学生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得嘲讽学生,打击学生,即使学生答得不令人满意,在指出其错误的同时也要肯定其合理性,鼓励其再思,再悟,更不得对学生的答案不置可否。当学生需要鼓励时,教师义不容辞的鼓励他,当学生需要赞美时,教师不要吝啬溢美的语言。

上一篇:如何认识和开展“合作学习” 下一篇:浅析如何上好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