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4-15 10:51:55

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农村学校,学生阅读量小、阅读面窄、阅读积累少的现象让农村语文教育工作者倍感无奈。本文要探讨的正是如何在农村学校真正实现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一、教会学生阅读

阅读是积累的前提,积累必须在阅读中完成。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就必须借助教师的解读来深入语言的内部,汲取文本语言的养分,而非仅对文本进行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式的阅读。当然,作为教师,我们的解读必须能触动学生,使学生产生共鸣,因为语文教学是“生命对于生命的唤醒,是生命对于生命的催生,是生命对于生命的支撑”。

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一句中“开”字用双关手法,既可理解为“丛菊又一次开放”,更可理解为“泪水又如闸打开”“以前的泪水今日又开流,泪是他日泪,情亦是他日情,却是两次了,应当还会有第三次,第四次,除非这漂泊停止,生命休止”,一个“开”字写尽了诗人的孤苦飘零。

再如《故都的秋》中的一句“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其中的“最好”一词值得品味:“最好”一则让人觉得前面所说的“蓝色或白色者为佳”还不够味,“蓝色蕴意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净,虽能体现作者闲适的心态”,但与首段的总起句“北国的秋来得悲凉”照应得还不够多,更与作者当时凄凉清寂的心态不相符合;而后面“牵牛花底”长“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的描写,更把“故都的秋”的“悲凉”感写绝了。

我们语文教师有时的解读也许牵强,并掺杂了自己的生活感念,也许解读未必符合专家的立场,但只要我们与学生一起去体味生活、生命、人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将指日可待。

同时,语文教师还要有效利用早自习让学生深入朗读,积累文化素材,体味语言用词,体味文句内涵,最终让其能熟读增语感,诵记成文笔。

二、引导学生厚积薄发,诉诸笔端

很多语文教师往往很容易陶醉于语文世界的神奇壮观,容易陶醉于语文解读的深邃趣味,但社会检测语文教师的标准往往只是中高考。如果我们只是沉醉在对语文味的玩味之中,那绝对不是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因此,我们必须将中高考考点分阶段渗透到学生的阅读中,在平时的训练中,将阅读解题技巧融入教学,以此来拓宽学生的应考视野,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尤其是在作文教学方面,让学生单纯地阅读优美文章是没用的,一定要让学生将所阅读的文章中的写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方面多下工夫。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做如下工作:

1.作文入格训练

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一重点讲授叙述类文章,初二讲授议论类文章,初三则是文章的写作与修改。教师必须抓好初一初二学生文体入格的基础训练,作文训练时采用片段训练与整体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作文有亮点,有触动点,有成就感。

2.有效评改作文

学生作文完成后,要先由学生自己研读修改并打分,之后学生交叉评改打分,教师给出作文评改的规则和评分的操作方法(前几次学生因本身能力水平等原因不能准确评分,但次数多了,评改作文时就能更好地把控分数了),再由教师评改打分,并有所侧重地写上评语,最后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整体讲评。

3.结集点评作文

首先将学生评改作文的分数与教师评改作文所打分数及差值以表格形式显现在作文结集的首页上,然后展示学生的优秀作文,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专业性的点评,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作文过程中还需改进的地方。

段增勇老师曾说,对于语文教学,我们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洞幽烛微在更多的细碎,更多的细节,更多的习见常闻,更多的常识常理中,站稳我们的脚跟,沿着问题的路径,不向虚中求,只在实中做,能于习见常闻的世相中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具体门道”,能在日常、平常、通常的事物中看见“非常之观”,悟语文之道,求语文之理,走播种未来的语文之路。这话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精髓,望广大同仁仔细体味。

【作者单位:四川省威远县向义初中】

上一篇:您呼叫的女侠不在服务区 下一篇:做课堂教学改革的“苦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