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局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意见

时间:2022-10-02 12:21:31

城管局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城市品位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最适宜居住的“品质之城、美丽之洲”,根据《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长效管理和提升综合服务功能的若干意见》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区城市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党的*大和区委第十二届六次、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市化工业化两轮驱动和环境立区战略,按照城市建设“建管并重、科学管理”的要求,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完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整合和优化城市管理资源,优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强化城市长效管理,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打造一流城市环境。

2.基本原则。(1)坚持“建管并重、科学管理、依法严管”的原则。突出城市管理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为准则,科学管理和经营城市,形成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城市管理和城管执法“相互衔接、功能互补、优势整合、共同促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2)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突出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应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充分发挥社会参与优势,形成“宣传舆论有力、市民认识到位、公众监督广泛、全民共建共享”的城市管理新氛围。(3)坚持“条块结合、属地管理、条管块保”的原则。突出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强化部门保障,形成“统一领导、上下联动、条整块保、条块结合”的城市管理新格局。(4)坚持“服务第一、公众参与、落实‘四权’”的原则。突出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依法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形成“亲民管理、依法管理、严格管理、高效管理”的城市长效管理新理念。

3.总体目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养护、高水平执法、高效率管理、高质量服务”的总要求,构建科学规范、高效运行、设施完备、覆盖全面,具有余杭特色的城市管理新体系,通过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全天侯管理、高标准管理,不断深化“清洁绿化健康文明”行动,营造整洁有序、和谐优美的城市新环境,努力把余杭打造成管理最规范,秩序最井然的“首善之区”。

二、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体制

坚持“大城管”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部门保障”的管理体制,强化城管执法部门与区各级各部门城市管理综合协调的职能。

1.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城市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考核全区城市管理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和前瞻性问题,部署、协调、监督、考核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区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是城市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全区城市管理日常工作,负责区政府确定范围内的城市市政、市容、环卫、绿化、城市河道等方面的养护、管理工作;完成区政府布置的各项城市管理和执法工作;“数字城管”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2.充实镇乡、街道、开发区城市管理力量。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原则,进一步确立组团、镇乡、街道、开发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各组团、镇乡、街道、开发区应有专职或兼职的城市管理机构,配足专(兼)职城市管理人员,承担本辖区城市的日常管理、协调和监督职能,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对“门前三包”责任制日常管理,城区街道协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对辖区内的市政、绿化、市容环卫管养进行考核和行政执法监督考评,指导社区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工作。

3.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在临平城区社区推行城市管理服务联系站试点工作,并配备城市管理联络员,由社区干部兼任,其主要任务为:及时向区城管办、区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街道反馈辖区单位及市民对城市管理的意见;协同、配合社区和街道做好辖区范围的城市管理服务工作;对社区“门前三包”责任制工作进行督查;参与对区城市管理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履行情况的评价。

4.发挥区级有关职能部门城市管理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按“谁许可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好城市管理职责。区级有关部门对涉及城市管理的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负有共同责任。在政策制定和行业管理中,应听取镇乡、街道、开发区、社区意见。在日常事务管理中,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自觉服从、服务于镇乡、街道、开发区的综合管理。

三、进一步完善城市日常管理机制

按照“统一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优质服务”的城市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运作机制。

1.建立城市管理决策协调机制。为促进城市管理决策高效化,区城市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例会制度,召开城市管理工作例会,研究部署全区城市管理等重大事项。建立镇乡、街道、开发区和相关部门参加的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和协调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动态性问题,形成纵横衔接、高效运行的管理协调机制。

2.完善城市管理考核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城市“四化”(洁化、绿化、序化、亮化)长效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城市管理目标责任书,把城市管理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做到责任明确,任务落实。建立城市管理奖惩制度,并将考核情况上报区效能监督综合考评办,作为镇乡、街道、开发区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机关综合考评的依据之一。建立城市管理监督体系,通过发挥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和行政监督等“四位一体”的监督作用,杜绝城市管理工作不作为、乱作为、推诿扯皮等行为的发生。

3.完善城市管理信息协作机制。信息协作是城市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必须搭建起“有效沟通、资源共享、上下联动、无缝衔接”的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网络、“数字城管”系统,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起“双向告知”、“意见反馈”的信息抄告制度,及时通报城市管理工作有关情况,形成全区城市管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左右互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网络,完善城市管理联动新机制。

4.完善城市管理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以及余杭政务网、城市管理网等资源,通过开辟城市管理专栏和城市管理论坛等平台,加强政府与市民间的互动。通过开展城管志愿者服务、市民检查团等活动载体,积极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努力营造“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良好氛围。整合区属宣传媒体的栏目优势,开辟城管专栏,加强对违反城市管理行为的曝光力度和法律法规、典型案例的宣传。充分运用宣传栏、门户网站等宣传工具,以及学校、企业等宣传阵地,广泛开展城市管理社会参与工作。

四、创新城市管理工作举措

1.加快市场化运作进程。坚持“管养分开、管干分离”的要求,对市容、环卫、市政、绿化、河道养护等行业加大改革力度,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向市场。凡新增道路、广场、公园及公共绿地,符合市场化养护招投标要求的,都应积极向社会公开招投标确定养护单位。

2.积极构筑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围绕“四化”长效管理,对城市管理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严格执法、严格管理。充分运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加大问题的发现率、处理率和结案率。各级城市管理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事前预防和事中、事后监管。切实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3.深化破解城市管理难题。一是深化破解城区停车难。认真研究车流、人流的动态变化,科学合理地编制交通组织方案,强化动态管理,提高城区路网整体通行能力。加强静态交通管理,制定完善专项管理办法,加大城市静态交通规划的实施力度。加快新停车场(库)建设步伐,积极完善社会公共停车秩序管理。二是深化破解“牛皮癣”治理难。进一步加大对“牛皮癣”的治理力度,积极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发挥市场的参与作用,着力清理“牛皮癣”。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通过抓源头、抓窝点、抓现行,从根本上遏制乱涂写、乱张贴行为的发生。三是深化破解户外广告规范难。进一步加大对违法广告的查处力度,切实规范广告的审批行为,开展联合执法,加强广告治理。四是深化破解城区清洁难。进一步深化“清洁绿化健康文明”行动,全面实施禁燃区、禁养区工程,花大力气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加强“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积极推行沿街商家“一店一桶”生活垃圾袋装化收集管理举措,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五是深化破解马路市场取缔难。对“马路市场”治理难题,各辖区党(工)委、政府(办事处)要摆上议事日程,制定措施,加强规范,有效治理。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力量,加大查处力度,并切实加快市场的规划建设步伐,尽早实现退路入室,还路于民。

五、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工作保障

1.加强领导。进一步深化对城市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城市管理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环境立区”战略的重要举措。把城市管理工作纳入对区级有关部门、各镇乡、街道、开发区年度考核的内容,并增加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的比重。

2.规划先行。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辖区城市管理规划,确定城市管理的战略目标;制定市政、公用、环卫、绿化等专项规划和近期计划,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对城市管理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管理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区级相关职能部门要结合实际,制订相应的城市管理工作计划和保障措施。

3.健全制度。针对城市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城市管理各项制度;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城市管理目标,结合工作实际,明确任务,细化标准,强化措施,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确保制度在城市管理中的保障作用,更好地服务城市管理。

4.落实经费。进一步落实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三有”保障机制。城市管理的投入应与城市建设经费合理配比,城市管理经费要随着城市建设加快、建成区面积扩大、养护标准提高和管理手段更新而相应适度稳定增长,使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确保城市管理工作顺利运作。

5.科技支撑。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技术,加快“数字城管”建设,优化和提高城市管理监控手段。加快城市管理信息网的建设,搭建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并将“平安余杭”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城市应急危机处置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动、监管智能、民生共保,合力打造“数字城管”,不断提升我区城市品位。

6.社会监督。一是对事关民生的重大决策和举措,要广泛听取社会群众意见,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推进城市管理的民主化、社会化进程;二是向社会公布城市管理投入、绩效以及城市管理重点工作情况,自觉接受市民监督,引导市民关心、支持和参与城市管理工作;三是建立行风监督评议制度,加强社会对城市管理从决策到实施的全过程监督。

7.舆论引导。加大城市管理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开辟城市管理专栏,宣传城市管理举措,加强政府与市民间的沟通;加强市民公德意识教育,着力提高市民素质;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城市管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上一篇:商贸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意见 下一篇:教育局规范民办学校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