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生殖预后的影响因素

时间:2022-10-02 12:17:03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相关性不孕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患者生殖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入院确诊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患者入院临床资料、随访术后18个月的生殖功能和生孕情况,探讨相关因素。结果:年龄分段、r-AFS评分分期不同、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位不一、术后助孕有无等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年龄与患者基础疾病等变量先惯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α入=0.03,α出=0.04),数据显示年龄、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及子宫疾病等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妊娠有无及妊娠率具有相关性(均P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腹腔镜; 生殖预后;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711.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8-0135-02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发生不孕率较高,临床研究数据显示仅30%[1]。该病发生不孕病因未明,主要与腹腔内广泛子宫内膜异位生长,造成脏器广泛粘连有关,影响生殖器官的供血和配子传输走行[2]。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发生不孕可能与免疫、炎症等多种因素有关。明确子功能膜异位症并腹腔镜手术治疗后,患者预后生育情况是否稳定,影响因素有哪些,是本实验的研究重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年龄25~41岁,平均(33.5±3.5)岁。病因:原发性不孕44例,继发性不孕36例。所有患者入院确诊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筛选病例标准:(1)年龄45周岁以下;(2)无配偶不育病因;(3)排除其他可能造成不孕的相关危险因素外;(4)入院前3个月内无性激素使用史;(5)排除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

(1)随访: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18个月的随访,内容包括:年龄、职业、不孕时间、不孕类型、是否合并其他基础性疾病、腹腔内手术史等;(2)术后治疗:术后患者按照医嘱进行3个月的米非司酮治疗,所有患者均执行;(3)评价:根据患者术后妊娠率情况,分析患者最低生育评分、异位症病灶、r-AFS评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检验,多因素分析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

2 结果

2.1 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妊娠相关因素分析

年龄分段、r-AFS评分分期不同、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位不一、术后助孕有无等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妊娠情况

分析年龄与患者基础疾病等变量先惯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α入=0.03,α出=0.04),数据显示年龄、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及子宫疾病等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妊娠有无及妊娠率具有相关性(均P

3 讨论

一直以来,腹腔镜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标准治疗思路,术后患者妊娠成功率提高30%以上[3]。

3.1 年龄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生殖关系

年龄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生殖情况的独立高危因素之,一直以来成为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一[4],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术后远期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年龄是影响卵巢功能和激素分泌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失调性增加,破坏体内正常的激素水平和调节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疾病发展越发严重[5]。

3.2 术后用药情况与术后生殖关系

腹腔镜术后患者一般需要遵医嘱服用避孕药,如雌激素等。该治疗思路主要依据:术后服用性激素,能够暂时进行卵巢替代疗法,予以卵巢一定的功能恢复和调整修复时间,补充受损的卵巢功能对机体产生的负性调节[6];雌激素作用于女性生殖器官,能够加速异位病灶黏膜的萎缩和脱落,有助于加速病情恢复,提高治疗预后[7]。可见,术后按照医嘱服用雌激素,一方面可以补充手术治疗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调节手术治疗的效果。

3.3 子宫基础疾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生殖关系

子宫基础疾病中子宫腺肌病对术后妊娠率影响最大。该危险因素负性作用机制为:(1)子宫腺肌病内膜聚集大量巨噬细胞,干扰胚胎的种植和发育;(2)术后,破坏子宫腺肌病病理结构,阻碍患病内膜血液供应通道,降低了子宫内膜在子宫内的种植坚实度[8];(3)合并子宫腺肌病患者入院主诉以与月经有关的周期性小腹疼痛及月经过多为主。国外研究数据显示,子宫腺肌病影响EMT患者术后妊娠率达10%以上[9]。文献[10]报道,采用促性腺激素放素(GnRH-α)调节促排卵过程,有助于患者子宫腺肌病妊娠率。

此外,辅助生殖技术也是影响EMT患者术后妊娠率的一大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通过研究发现,笔者采集数据和分析方式依然存在不足,如子宫附件情况和性能评比未纳入筛选行列。研究EMT患者术后妊娠率依然需要大量全面的研究数据和长期有效的随访资料予以证实和补充。

参考文献

[1]魏代敏,郁琦,孙爱军,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与相关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妊娠的相关性[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11):806-808.

[2]颜望碧,陆眉亚.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保守手术后口服散结镇痛胶囊与米非司酮的临床疗效比较[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1):62-63.

[3]朱丽娟,冒韵东,高彦,等.子宫内膜异位症不育患者腹腔镜术后不同治疗方法预后比较[J].生殖医学杂志,2010,19(4):322-326.

[4]邬玮.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不同治疗方法妊娠率比较[J].安徽医学,2012,33(5):553-555.

[5]Moore J,Gopley S,Morris J,et al.Asystematic revier of the accuracy of ultrasound in the cliagnosis of endomentriosis[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2012,20(6):630-634.

[6]齐英华,连方.腹腔镜手术联合祛瘀解毒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7):892-895.

[7]Fatima P,Hossain M M,Rahman D,et al.Outcome of pregnancies after inadvertent exposure to GnRH agonist in early pregnancy[J].Mymensingh Med J,2011,20(2):303-307.

[8]王,应小燕.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妊娠率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2):108-111.

[9]关菁,沈浣,刘亚南,等.腹腔镜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对Ⅰ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4):264-268.

[10]陈彩蓉,胡庆兰,郭训,等.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腹腔镜术后应用GnRH-α对妊娠的影响[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39(3):284-287.

(收稿日期:2013-05-20) (编辑:程旭然)

上一篇: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创面治疗中的应... 下一篇:浅析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