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冰激凌、小鸡……

时间:2022-10-02 11:50:40

2013年的电影中,出于个人对科幻类型的偏爱,我觉得《遗落战境》配乐和色彩都有特色,在结尾的逆转显示叙事的匠心;《地心引力》在技术上对于传统视角习惯的打破,《极乐空间》对于阶级的反思,《星际迷航:暗黑无界》、《重返地球》的中规中矩都可圈可点。其他如《被解救的姜戈》的酣畅淋漓,《西游降魔篇》的cult气质,《唯神能恕》的平静中的暴力,也让人印象深刻。然而,我更想谈谈这一年波澜不惊的电影格局中所透露出来时代文化趣味的诸点迹象。

电影是给眼睛吃的冰激凌

甄子丹一直是我喜欢的动作演员,他的格斗本身就已经血脉贲张、引人入胜,《特殊身份》的剪辑与动作设计可以说是年度类型最佳——连景甜那种花瓶型存在都被打造得干脆利索、彪悍无比。如果说年初的《一代宗师》中,王家卫更注重意境与氛围营造,《特殊身份》则更像是现实主义浓墨重彩的场面渲染,这是一种内含着死亡冲动的情。《金刚王:死亡救赎》、《速度与激情6》同样也是以肌肉和身体技巧展示为卖点,却入了卡通浪漫主义的格调。《太极侠》、《功夫侠》则更类似于好莱坞的超级英雄片。

2013年的超级英雄层出不穷,《钢铁侠3》、《超人:钢铁之躯》、《特种部队》等延续了爆米花电影的本色,可谓无功无过,正常发挥,只不过当你看到超人像个袋鼠一样“嗖”的从地球蹦到太空会有种莫名其妙的喜感——它就像是一颗“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跳踉在影院的封闭空间中,让观众的眼睛吃冰激凌。黄嘉谟在1933年发表的“电影是给眼睛吃的冰激凌,是给心灵坐的沙发椅”之说,主要就是从好莱坞电影归纳来的,现在看依然是通行不悖的法则。

奥特曼打怪兽的美国版《环太平洋》,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给眼睛吃的麻辣烫。这种类型片的经久不衰,恰恰表明它迎合了纯粹的原欲,折射了我们心灵中隐藏的暗黑暴力。它的最大bug不是图森破的剧情,而是机甲战士像散打选手一样光靠拳头硬擂,最后的大招才亮了一下短剑——给它配一柄程咬金的大板斧很难吗?就像1976年大战外星人的关老爷一样,挺着一柄青龙偃月刀,多么威武。不过,它的音乐配得不错,可以称之为某丝热血。喜欢这样电影的人都是纯真的,他们毫不在意显示自己逃避现实的享乐企图。

出于票房等多种因素的考虑,3D技术几乎已经泛滥成灾,比较成功的是《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不过徐克似乎下毒下上瘾了,还让大诗人元稹躺着中了一记文艺炮。这个片子前半部是大唐侦探客串抗日奇侠,下半部则是国安局同仁合战浅海水怪。《金刚狼2》的3D就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它的叙事倒具有新时代的地缘政治隐喻,联系美日关系看,日本女人的角色真是意味深长——她们都毫无来由地爱上了美国壮男,甚至不惜和父亲、未婚夫反目成仇。如果要拍《金刚狼3》,估计就该讲中国故事了。《惊天危机》从这层意义上看,也是美国式爱国主义主旋律。

小鸡快跑

“Chick Flick”(小鸡电影)这种主要以女性观众为主的类型电影2013年有了井喷式的爆发,这种爆发就如同如今的中国电影业一样,让“打鸡血”这个词有了实质性的展现。2004年,Karen Durbin在题为《女性电影的野心》的文章中写道:“女性电影曾被视作为典型的恶趣味。但如今它们正在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大制作,赢得尊重。这些电影内容广泛,从空洞的罗曼史,到动作片,到上山入海的探险,它们告诉我们,我们是谁,我们去向何处,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最重要的是,我们能给予什么。”虽然我认为2006年的《阿司匹林》是中国式小鸡电影的源头,但这段话似乎就是专为章子怡的《非常幸运》说的。这部章子怡自导自演的电影是2009年那部《非常完美》的延续,非常完美地体现了文本化生存。这种女生的轻松喜剧白日梦显然针对的是特定受众,所有的国际特工、夺宝阴谋、动作打斗、时尚化视觉风格等,最终都指向当代中国Cinderella的爱情观和价值观。当然了,美中不足的是女配角关颖的牙很难看,估计她是被章子怡黑了。

其他类似的有《分手合约》、《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被偷走的那五年》、《回到爱开始的地方》、《宫锁沉香》,比较好看的是范冰冰演的《一夜惊喜》,当然,它们都没有太多的谈论价值,只是让更多的宅男产生厌女症。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遇上西雅图》这部影响比较大的片子,它也可以视作广义的小鸡电影。在跨国想象当中,出国生子的拜金女只有经过异国风情洗礼才能接受平淡的现实,事实上吴秀波演的落魄大叔并非逆袭,他是潜藏的绩优股。这个只能发生在异地的感情,如同感情本身一样虚无。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有本书专门谈到激情/欲望与利益的关系,实际上《北京遇上西雅图》这样的片子就是当下情感与利益之间的写真——金钱和地位在所谓的“爱情”中起了主导作用,人们像斟酌买卖一样对自己的付出与收益精打细算,所以在它的柔情暖意之下不经意间流露出冰冷残酷的现实。

空虚底质

我曾经在一篇论述恐怖电影的文章结尾写到,将来准备写一篇论文叫《论猥琐》,因为我痛感到崇高、优美、悲剧、滑稽、意境、中和、荒诞等既有的美学范畴已经无法解释我们时代的文艺现象了。《小时代》和《小时代2:青木时代》就是猥琐的代言人,它甚至已经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而是直白地奔向对于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想象,这种想象因为带有暴发户式的浅薄和骨子里的寒碜而具有了别具一格的美学风味。它的大卖显示了我们的时代精神的空虚底质:“清纯”只不过作为人格形象的包装,成为一种类似于面霜一样的东西,骨子里则是金钱至上、权力膜拜、财富艳羡、装模作样。它在资本的辅助下已经成了气候,以至于即便你批评它,也会被它成功地转化成自己的营销策略,这种无计可施、无处可逃的绝望处境,无所不用其极的商业逻辑才是它真正强大的地方。

以怀旧和理想主义面目出现的《中国合伙人》则体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猥琐——不仅仅是体现在主人公成冬青的猥琐形象上,而是它的精神气质上。这个在中国的美国梦不过是复制了美国式的白手起家、赢家通吃的模板:在时代转型的机缘巧合中成为“成功人士”的人们,通过自我塑像,来打造一种新型的意识形态,即不择手段的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达成自己的目的。教育改革不过是幌子,最终的目的是要上市。这一切都笼罩在个人主义奋斗的帷幕之中,在回首峥嵘岁月的慷慨激昂中,引领者观众投入到它预设的心理空间之内。真是一个完美的诡计。

相形之下,《天机·富春山居图》、《白狐》、《不二神探》、《摩登年代》这样的脑残片、装神弄鬼片、扮萌卖丑片,只是证明了精神病人思维广、弱智儿童欢乐多的不变规律。只要豁得出去,只要能挣钱,撒泼撒娇撒狗血都可以。在这种大环境下,《花漾》、《忠烈杨家将》、《光辉岁月》就显得有些过气,它的市场定位、主题设置、美学风貌都显得格格不入,因而它们的命运也可想而知——其中如《大明劫》甚至堪称佳片,你似乎都能听到它在那儿喊“严肃点儿,严肃点儿”,但是世事易变、人心不古,人们更关心美白面膜、购物旅行和无所用心的享乐了。《激战》、《倾城》、《美姐》这些试图励志、救赎、关怀的影片也只能是部分人的口碑了。

让我们清新一会儿

宫崎骏的《起风了》作为告别演出,似乎象征了小清新世界的终结。但是,清新从来都不会失去市场。

老清新《爱在午夜降临前》,前度刘郎今又来,勾起了一代人关于情感与婚姻的缅怀与思考。小清新美学的大本营,台湾的《逆光飞翔》,将这一特质体现到了极致:你明知道它意图表达什么,也洞察所有的情节和结构,但是还是觉得自然与舒服。对,这就是“清新”的本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以怀旧面目出现的清新,《的四个昼夜》则是以主旋律面目出现的清新。

文学经典的改编也颇体现了当下清新的变局,比如新版本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像黛西这种对人类没有丝毫贡献的Femme Fatale如今像蝗虫一样比比皆是,影片开始部分华丽堂皇的马戏团范儿跟郭敬明似的,后半段才恢复过来。《悲惨世界》的环境塑造尚颇有庄重意味,《萧红》则纯然成为一杯午后的咖啡,熟悉现代文学史的人应该可以想象,如果萧军、萧红、骆宾基、端木蕻良、舒群、鲁迅这些人在天之灵看到这部片子中自己的形象,估计都能气得哭出声来。

上一篇:西澳洲追逐“火之环” 下一篇:文案天后无处不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