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视角的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机理

时间:2022-10-02 11:01:21

【前言】主体性视角的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机理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不论是网络环境下,还是传统环境下,学习都是学习者个体的学习行为或活动,其目的在于促进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学习结果终究取决于学习者的目的、内外部行为和状态。网络环境对个体学习的行为和结果都有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网络环境作为一种外部因素而产生的。如果外...

主体性视角的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机理

摘 要 结合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的研究,从学习者的主体性出发,重点阐述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的含义、表征和有效学习的“能力本位”取向及其“三态”转换过程,最后简析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的要点。

关键词 主体性视角网络环境有效学习;能力本位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8-0016-03

网络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网络的功能及其提供的资源、交互手段等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与学习方式。这标志着信息时代兴盛的变化,使人们的生存与生活在新一轮的竞赛中不得不以个人持续、快速发展为目标。而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结合的网络环境无疑能给人们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很多机会和极大便利。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该怎样认识学习?又当如何达成有效学习呢?

1 网络环境下的有效学习

不论是网络环境下,还是传统环境下,学习都是学习者个体的学习行为或活动,其目的在于促进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学习结果终究取决于学习者的目的、内外部行为和状态。网络环境对个体学习的行为和结果都有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网络环境作为一种外部因素而产生的。如果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那么,有效学习更应该关注内因的作用和由内因产生的个体变化;网络环境下的有效学习则更应该关注在网络环境之中如何利用外因促使学习更加有效。

1.1 有效学习

根据前人对学习的研究成果,可以这样理解有效学习:学习者具有内在的学习倾向,能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并最终学会学习,形成新的行为或思维习惯的过程。其核心有两点:“有所思”,以知识信息的准确性为依据,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推导等批判性的加工信息,使“认知结构”不断变化与成长,进而用以处理新的信息;“学以致用”,在行动上,学习者能有意识地将所学恰当迁移到相似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上,能将知识技能内化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和能力当中,形成新的行为或思维习惯[1]。

1.2 网络环境下的有效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有效学习是指在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网络环境中,学习者主动地通过一定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并最终达到预期的目的。即学习者需要有内在的学习倾向,态度上积极主动,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和工具,对网络学习内容和资源进行批判性和创新性的加工,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进行探究、协作或自主学习。最终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结果,提升知识与技能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

这里对有效学习的理解是“过程—结果”取向,如果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是有效的,那么学习就是有效的。而学习作为人的一种自我更新的生存活动,是人的一种积极的绽放状态,使人不断发展、超越和积极向上[2]。这就决定了学习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要使人不断地自我成长与发展。为此,如果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在过程与结果中能够促进学习者的身心成长与能力发展,它就是有效的。

1.3 网络环境下学习的表征

正如文献[3]所述,“信息时代的学习应当是这样发生的:首先,学生遇到或发现真实的问题,这个问题引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然后学生在社会性学习活动中通过交流和协作,运用分析性思考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这一过程中获得来自学习者或其他途径的指导和反馈,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同时,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时还通过不断的批判性思考和自省发现新的问题,引发新的学习过程”。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过程大抵如是,这一过程一般化地可以用图1表征。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较传统学习而言,具有丰富的和共享的网络化学习资源、以个体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和突破学习的时空限制为典型特征。但不能简单地认为网络学习环境的存在使得学习有效,关键是在网络环境中提供的有力资源与工具辅助下学习者自身要产生变化,无论这种变化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即有效性最终还是取决于学习者自己。如此来看,网络学习活动和传统学习活动在有效性要求上并没有不同,但两者在学习的形式和效用上存在差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过程中,让网络合理地发挥作用,以帮助学习者在认知和应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达成自己的学习目的。

2 有效学习的“能力本位”取向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以学习者获得知识、解决问题,获得自我持续发展能力并提升自身价值为现实要求和理想归宿。从能力发展的取向衡量网络有效学习是一种必然的要求。

2.1 能力、技术与知识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那些个性心理特征,是决定人的活动成效的决定性因素[4]。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并体现在掌握相应技能的快慢、难易、深刻程度和巩固程度上,即能力的形成以一定技能为前提,同时也体现了相应技能的发展水平和个别差异。技能[5]是指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合乎法则的认知活动或动作方式,它的形成对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6]。

知识是人对客观现实认识的成果,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各种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知识的获得是通过一定的活动来完成的,是通过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来完成的。知识能在实践中被运用,要依靠思考和组织的作用,既要动脑,也要动手。知识表现为认知的结果,技能则与认知的过程紧密相连。

2.2 有效学习的“三态”转换

根据实践研究和对知识、技能与能力三者的内涵及相互间的关系的理论分析,可以发现学习者能力的形成需要经过“三态转换”的过程。而网络环境下学习者能力的形成也离不开“知识态——技能态——能力态”3种状态间的转换过程。其中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学习中是借助网络、资源及工具进行的,并是以充分利用它们为基础的。

从结果来说,有效学习以“问题得以解决”和“知识得以建构”及“能够学习以致用”为外在体现。在具体学习中,有效学习以对问题或知识的操作状态得以改变为归宿——这只是目标层面;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将习得的知识、技能学以致用并形成良好应用意识和灵活的运用行为,相应的能力就达到了——这是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层面,也是真正追求的结果。

图2展示了学习客体内化于学习者的状态变化过程。“知识态”是指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与方法,这是认知层面的;这些知识要通过应用练习达到熟练掌握形成技能,即将“知识”转换为自身的“技能”;再通过不同情境中的迁移运用(尤其是远迁移),形成个性化的良好应用意识和灵活运用习惯,使这种知识与技能在相似情境中和恰当场合中达到“激活”状态,即能力形成。

在整个过程中,学习者内在的建构性认知反应很重要。一方面,要将知识或问题与原有知识真实的“实践场”不断地联系,通过处理规则与思维模式不断地改变其作状态,找到其实际意义。另一方面,处理规则受到“启发”,进一步扩大、升级;思维模式受到挑战,产生改变的可能。

3 网络环境下达成有效学习的要点

“能力本位”的学习是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内的学习,专业能力的形成时间也因学习者自身、专业等方面属性的不同而不同。在考察网络学习时,不仅需要考虑具体内容的学习,而且也必须思考中长期的学习过程。能力形成多以相应技能的习得为基础,比技能的形成相对缓慢而复杂,这取决于能力的性质——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所以学习者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以逐渐形成能力。

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学习以促进学习者专业能力的发展,意味着网络环境下需要有一个专业相关的学习环境,而学习者也需要有专业学习的意识和准备。网络环境下的学习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3.1 有明确的专业能力目标

不同专业的能力要求各有不同。学习者需要明确知道本专业需要具备的具体技能和相应要求,这些将成为网络环境中学习的具体目标。更重要的是,不同专业(职业)的技能,在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时,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如国际贸易专业的职业技能除需要大量相关知识外,还需要更多的模拟和演示;而英语专业的技能可能需要更多的听和说的练习。确定具体的专业能力,可以本专业教学培养目标、本专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等为依据。

3.2 组织专业的网络学习环境

利用网络学习促进专业能力提高还需要组织起一个很好的环境,主要包括专业的学习资源、专业学习工具和沟通工具,这需要学习者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法去搜集组织。学习资源可以选一些专业的学习平台、网站、数据库等;专业学习工具要包括专业学习时必备的工具,如工程制图,一定要AutoCAD等,英语学习一定要有方便使用的,具备播放、跟读、复读等功能的播放器等。资源与工具在一些专业的学习平台中往往是同时具备的,这些平台往往也提供沟通的工具。如果能找到这样的专业学习平台,将为专业技能的训练提供非常好的条件。

还需要注意的是,应该找到可经常一起进行网络学习的同伴,最好形成小组或共同体;若有行家同行,那将是专业技能形成的强有力支持。通过沟通工具,可以与他人相互帮助、彼此支持,这种交流互动是加速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的催化剂。

3.3 养成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

适应网络环境下学习的外在结果就是形成较好的(网络)学习习惯。它表现在对目标的专注、对时间的计划、对过程的组织、对网络资源与工具的选择与使用和对整个学习的反思与管理等方面。在这些方面,学习者要形成自己的稳定的、有个人特色的做法。尤其是学习中对网络资源、工具的使用显得轻车熟路,就像人习惯性地用筷子吃饭,学习者可以熟练地用自己熟悉的认识工具进行学习,用沟通工具开展交流等。如用论坛、邮箱和即时交流工具与他人沟通,用博客撰写心得,用思维导图软件帮助梳理与分析,用成熟的方法和策略搜集并选择值得学习的资源与网络课程等,让好的网络学习方法逐渐变成自己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中往往包涵着达到有效学习的某些规律。善于总结反思的人成长较快,而用博客或其他同性质的技术工具撰写心得与总结的人有较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管理;勤于沟通的人可表现得思维相对活跃,可提出较多的问题和想法等。所以,养成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收获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郭绍青,权国龙,赵健.促进教师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10):51-55,82.

[2]李芒.技术与学习:论信息化学习方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

[3]黄荣怀,张振虹,陈庚,徐琤.网上学习: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跨文化背景下中英网上学习的比较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07,13(6):12-24.

[4]邢红军,陈清梅.论“智力—技能—认知结构”能力理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3):41-47.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00.

[6]温寒江.论学习者的素质[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97-106.

上一篇:论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基于视频案例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