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HXD1C机车操纵台车下组装工艺优化

时间:2022-10-02 07:28:31

后续HXD1C机车操纵台车下组装工艺优化

摘 要 本文论述了HXD1C机车司机台的总体构成和司机台车下组装的工艺优化和改进。通过司机台车下预组装工艺改进确定了车上和车下的作业内容,完善和优化工艺流程,做到了工艺的完善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并可确保机车的生产质量。

关键词 司机台 组装 工艺优化

中图分类号:U260.4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HXD1C型电力机车是公司为适应中国国内铁路运输市场的需要而自行研制的交流传动干线货运电力机车,其设计参照了与德国西门子合作制造的HXD1和HXD1B型机车,但装配了更多国产化元件,这款机车的国产化率达90%以上,可在坡度12‰以下的路段,牵引5000至5500吨货物列车。

后续生产HXD1C电力机车的司机台与前批机车司机台存在较大设计差异,本文在介绍司机台组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后续生产的HXD1C机车司机台车下组装工艺的优化和改进方案,满足实际现场的生产情况,提升了装配的工艺水平。

1 司机台车下组装工艺及优化

1.1 司机台组成

图1 台面板设备安装

司机台面板设备布置如图1所示,从左至右依次是制动屏、风表模块、监控屏、微机屏、速度表模块、MMI操作显示终端和送(受)话器,主台上从左至右依次是电子制动阀、扳键和司机控制器。

1.2 HXD1C电力机车司机台的前后差异

后续生产的HXD1C电力机车与前期HXD1C机车司机台在设计上与有很大不同,这主要体现在台面板的设计不同。

(1)前期HXD1C电力机车为夹层设计,有利于在车下布线,操作空间较大。后续生产的机车司机台取消了夹层,增加了扎线板,且扎线板安装在骨架上,如图2和图3所示。这样设计使得布线必须在车上进行,如在车下布线将无法固定线缆。

图2 操纵台剖面图

(2)由于夹层的取消导致操纵台在车下很难进行线缆布线,这样台面板就直接由库房领出装车,风表模块、速度表模块、扳键安装板、MMI操作显示终端和送(受)话器的安装也在车上进行。

(3)前期HXD1C电力机车的端子排安装在副台上,而后续生产的HXD1C机车的操纵台端子排安装位置移至右柜,导致端子排接线的空间很小,接线较困难且接线质量难以保证。

图3 操纵台骨架

1.3 司机台车下预组装工艺改进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操纵台组装工艺进行了以下改进:

改进前:(1)由于司机台夹层的取消,导致司机台接线需先将电缆布到司机台上,再将电缆整理整齐,预布到司机台的相应位置,然后进行接线。这样造成司机台车上组装和端子排接线占用的作业时间较长,加之司机室的空间比较小,多个班组同时作业,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了其他工序的生产进度,台车工时增加,最终导致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

(2)作业者在预布完端子排的线缆后开始接线,接线过程中,被剥掉的电缆绝缘皮弹落在车上的不同角落,由于司机台端子排的线缆较多,接线时间长,车上作业空间小,每次接完线后清洁工作量大,会花费很多时间,也很难清理干净,往往成为生产线上的一个瓶颈。

(3)还有由于车上光线不够好,空间狭小,作业者容易接错点位,并且布线效果不够美观,接线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有时候线缆的剥线长度无法达到工艺要求,更为严重的是,端子排剥线长度如果达不到工艺要求很有可能导致端子排被烧损,严重影响机车的性能与质量。

改进后:将原来在车上进行布线、在车上进行设备的安装及接线改为在车下进行。具体方法如下:

(1)通过更改走线路径,在司机台骨架上用爱塞克斯胶粘贴扎带座,如图4和图5所示。这样改进后既可以将台面板上各个部件的线缆预布完成,保证布线的整齐美观,还可以将按钮、显示屏、扳键开关、司机控制器等部件的接线或插头制作以及部件安装在车下完成,避免了在车上接线由于光线和空间不足而导致接线点位错和接线不满足工艺质量要求,减少了车上的作用时间、班组间的作业冲突,可以提高员工的作业效率,保证了机车制造质量,如图6和7所示。

图4 图5

图6 图7

(2)改为车下端子排接插件制作。根据司机室端子排接线特点,通过接线端子排预留长度的测量,这样就可以将端子排上的插件改在车下制作,改善了作业者的工作环境,解决了车上线头、线芯等难清理的问题,减轻了工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也解决了司机室端子排接线成为整个生产线上的一个瓶颈问题,压缩了机车的生产周期,在产能提升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接线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3)将司机台能够在车下组装的零部件在车下进行组装,通过模块插头预留长度的测量,将模块插头的制作也改为在车下制作。这样可以缩短作业者在车上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因为车下光线较好,作业者可以保证布线效果的美观,接线质量得到了保证。

(4)进行以上改进后,各部件线缆的校线工作就可以在车下进行,减少了自检和互检的时间、提高校线的正确率。

通过对司机台车下组装工序的改进,使司机台接线更加标准化,作业者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司机台端子排部分线缆接线由车上接线改为车下接线,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线缆不必要的浪费。

2 总结

本文通过对后续HXD1C机车操纵台组装工艺的优化和改进,保了证布线接线的整齐美观,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司机台组装的工作进程,为保证机车的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大功率交流传动7200kW六轴货运电力机车.2009.3.

[2] 机车电气设备布线规则.TB/T 1507-1993.

上一篇:基于Windows Phone的设备方向处理技术研究 下一篇: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素养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