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一流企业集团总部

时间:2022-10-02 07:14:49

论国际一流企业集团总部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企业国际化竞争加剧的今天,真正理解什么是国际一流企业集团总部,是大型企业集团建设强大总部、实现更大价值创造的前提和关键。

【关键词】企业集团总部;国际一流;价值创造

【中图分类号】F5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444-01

进入本世纪后,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位于企业集团内部各种关系中心环节的集团总部与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集团总部的定位及价值创造功能开始受到国内企业的普遍关注。

一、企业集团总部的内涵

对于企业总部的研究,可追溯到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lfred D.Chandler)基于二战后公司多元化发展的理论研究,钱德勒将企业总部定义为“由公司负责人与专家组成的,负责整个企业集团的长期规划、重大计划评估与协调整合的组织”。

奥列佛·威廉姆森(Oliver E Williamson)认为,在由许多业务不同的利润中心组成的H型公司组织中,公司总部是负责考核各利润中心的组织;由业务相关的事业单位组成的M型公司组织中,公司总部是负责协调工作的组织H。迈克尔·古尔德(MichaelGoold)等认为,处于公司内部但又位于业务单位之外,不从事直接业务的经营活动,不直接面向顾客,不对事业部的利润负责但会增加成本,这样的组织就是公司总部。赫伯特·万纳(HerbertWanner)认为,公司总部是指位于公司结构的顶层,对公司的成功负有全部责任的组织。格里·约翰逊(Gerry Johnson)等认为,公司总部是代表股东通过有效手段提高各个业务单位所创造价值的组织。

总体来看,企业集团总部是位于企业集团组织结构顶层、在企业内部发挥着战略决策、发展规划、集团管控、组织协调、资源整合、共享服务、激励考核和公共关系的作用,对集团价值创造、可持续发展承担全局性责任的组织和机构的总称。

二、企业集团总部的功能及价值创造方式

对于企业集团总部的功能,一些研究咨询机构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阿什里奇战略管理中心(Ashridge Strategic Management Centre)认为,公司总部的三大功能是统一管控、制定政策和提供服务。博思(Booz&Co.)管理咨询公司认为,公司总部的三大功能是维持集中管控、培育竞争优势和发挥规模经济。理特(Arthur D.Little)管理顾问公司认为,尽管不同公司总部的功能不同,但大多数公司总部都具备发展规划、财务管理、营销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

对一个具体企业而言,企业总部应具备哪些职能,取决于国情、行业特点、企业业务及总部管控模式等因素。

对于企业集团总部的价值创造方式,理论界主要有以下观点在:

ANSOFF认为,企业总部能够推动企业追求协同作用(销售协同、运营协同、投资协同和管理协同),这是企业总部创造价值的重要方式。此时的企业总部主要承担着协同效应管理者的角色。

然而,由于资源分配问题,大多数企业难以获得协同效应。对此,HENDERSON提出BCG矩阵、麦肯锡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则联合开发了GE矩阵,业务组合规划成为包含协同效应在内的企业总部价值创造的新型方式。此时的企业总部主要承担着组合管理者的角色。

PORTER于1987年对企业总部价值创造的传统方式提出了质疑,其对“重组”(业务重组、产权重组和产业重组)的研究受到关注,并成为企业总部创造价值的另一种主要方式。这种情况下,企业总部主要承担着重组者的角色。

HAMEL于1990年提出核心能力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的重要来源。由此,企业核心能力成为企业总部创造价值的另一种重要方式,企业总部主要将核心能力应用于其下属的各个业务单元,或者将其在下属各业务单元之间进行转移。

自90年代COLLINS等定义了愿景的概念后,愿景的作用受到重视,愿景驱动型管理也成为企业总部驱动下属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手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总部承担愿景驱动者的角色。

GOOLD[~21等认为,企业总部的价值创造源于其价值创造洞察力与业务单元哺育机会的匹配。企业总部采取单线联系、连接影响、职能和服务影响,以及公司发展活动等手段哺育下属企业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总部承担着能力哺育者的角色。

三、国际一流企业集团总部的特征

以企业总部的理论研究为基础,纵观GE、ABB、中石油等国内外一流企业的总部实践,可看出国际一流企业集团总部的如下特征:

1)科学完备的组织架构。组织结构扁平,总部层级一般不超过3级;功能齐全、灵活设置、分类明确;决策层和执行层有相对明晰的界限,决策链条较短;部门设置科学合理,职责明晰;岗位设置灵活、责权统一;组织变革动态、可持续。

2)健全高效的制度流程。工作机制和业务流程顺畅;管理制度健全;信息和服务共享机制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健全;部门协作协同机制灵活高效;应变管理能力较强;标准化程度高。

3)精英型的人才队伍。总部人员具有精英型特征,以专家型管理人才为主;具备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化等专业人才;队伍稳定性较好,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高;具有较强的智囊机构。

4)开放创新的文化氛围。“软管理”与硬约束有机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通过广泛认同的基本价值理念提升管理实效;具有开放、创新、平等、包容的总部氛围。

5)卓越的战略决策能力。具有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对企业的发展环境和趋势有较强分析、判断能力;具备战略委员会等战略决策咨询机构;具有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和战略实施的动态调整机制。

6)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核心资源集中配置;具有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实现在不同业务、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层级问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持续性资源整合。

7)一流的指导服务能力。利用专家型人才对下属企业进行专业指导;利用信息系统有效推动下属单位共享信息;总部服务意识良好;通过总部能力完善和素质提升,带动下属企业发展,示范引导作用强。

8)良好的对外沟通能力。与政府、社区等利益相关者有良好的公共合作关系;具有完善的公共关系处理部门和较强的公共危机应对意识和能力;具有强大的第三方话语权;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良好。

上一篇:500kV侯村变电站变压器保护配置及典型事故分析 下一篇:变电站污闪原因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