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君子 君子为我

时间:2022-10-02 06:21:54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就有了玉制的工具。从那时至今,玉石无处不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如先古的图腾崇拜,先秦的礼祀用器、唐宋的文房瑰宝,近现代的华丽佩饰等。因此也有人将中国的文化史称为玉石文化史。

孔子云:“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见《礼记聘礼》)。于是,君子必佩玉在身,以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要越规出格,不遇凶丧之事不能将佩解下来。(“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古人以佩玉来证明自己是一位理应受到信任和尊重的君子。也可以说君子与玉可以画一等号,君子就是玉,玉也就是君子。君子与玉朝夕相伴、形影不离。玉是德载体,也是君子的化身,故君子以玉比德。其中的真谛孔子讲得最为明确,儒家认为君子应当是外带恭顺,内具坚韧;待人宽则己严;光华内敛不彰不显。玉的品质是与君子的品质最为近似的。

后来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玉有五德,“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后人多用玉德“仁、义、智、勇、洁”来象征君子所具备的珍贵人格特质。

正是从古时开始,玉石被赋予了众多美好的品德,所以中国人对于玉石的喜爱是基于道德与精神的原因。瞿惠中认为,不仅玉是君子,而且雕玉、赏玉的人也是君子。一个玉雕艺人必须人品、玉品兼备,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以君子之交的态度去对待玉石、对待赏玉的人,这是一个玉雕创造者的最高境界。所以说玉雕行业中一些态度不端正。急功近利的人是没有办法雕刻出能够打动人们心灵,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玉雕作品,他们的刀下只有产品。

无论技艺多么精湛的雕刻大师,他的艺术生命也是有限的,上了年纪以后心思、手劲可能都会走下坡路,但是将他毕生所学倾注在其玉雕作品上,作品是可以流传后世的。能够达到流传后世的玉雕作品的标准,首先玉石原料要好,其次雕工出神入化,更重要的是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无论雕刻什么,能做到神形兼备就算是成功了。玉雕创作不是讲究一味的工艺繁复、无比的效果剔透,而是那种半两拨千斤的大气、事半功倍的精致和恰到好处的美丽。

瞿惠中说,他年少时为了生计走上玉雕之路,进入这一行后发现它的博大精深,愿意付出一生的心血在其中。瞿惠中经过三十多年对玉雕孜孜不倦的钻研和磨练,最终形成了其作品造型浑厚、古朴的特色,通常他在购买原料时就已经胸有成竹,手上拿起一块料,心里就已经想好大概做成什么样子的作品。尽管才思如泉涌,但是选材之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反复的打磨过程中度过。瞿惠中坦言,即使现在有现代化的工具帮助,雕刻的速度还是非常慢,一年最多能完成四五件比较满意的作品,是玉雕界有名的“扎实派”。当看见一件线条流畅、器型饱满的成品摆在眼前时,创作过程中的枯燥、劳累早已被收获的喜悦和满足感冲得无影无踪。瞿惠中创作时并不会特意考虑今后成品的经济利益,而在他看来现在一些玉雕行里的年轻人心态就比较浮躁。金钱确实是现在社会不可缺少的,但是作为一个玉雕创作者需要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哪怕是同样一个题材,都做观音,有人做、个月,有人做3个月,有人做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瞿惠中认为玉的生命是无限的,它集天地之灵气,是自然界的精英,作为玉雕创作者,希望将现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赋予到自己的雕刻作品上。在他看来玉是君子,和玉打交道能够净化心灵,提升个人修养。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瞿惠中祝愿广大爱玉、赏玉的朋友都能找到自己心有所属的那位“君子”。

上一篇:孔府玉器:让美玉走入寻常 下一篇:精工巧琢 韵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