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乡村“农家乐”旅游发展的模式与启示

时间:2022-10-02 03:42:58

江南乡村“农家乐”旅游发展的模式与启示

摘要:江南湖州“农家乐”旅游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德清农家乐旅游被海内外专家学者誉为“德清乡村游现象”。江南乡村农家乐旅游的5种模式给我们的启示颇多,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江南 农家乐 模式 启示

湖州“农家乐”旅游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比如德清“农家乐”旅游发展不到4年。但截至目前全县已有休闲农业景区景点12个,农家乐80户(进入统计范围)。其中雷甸杨墩休闲农庄成为部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筏头乡佛堂村为省级农家乐休闲旅游示范村,还有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家。市级农家乐休闲旅游示范村2家。市级农家乐示范户7家,县级13家,据统计,全县共有农户家庭或合股等方式经营的农家乐、渔家乐投资总额达1.42亿元,2006年全县农家乐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营业收入2500万元,被海内外专家学者誉为“德清乡村游现象”。

一、江南乡村农家乐旅游发展的五种模式

(一)原生态自然景观型

原生态自然景观型农家乐以报福镇为代表。早在1998年春,深溪农民就利用该村绝佳的自然生态环境,腾出闲置房屋,接待来自上海的退休老人。老人们为这里的原生态自然景观而迷恋。他们脱离了人为的粉饰。脱离了刻意的追逐。远离了城市的喧闹。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享受自然,接受自然的熏陶,从而达到了休闲度假的目的。次年,“小桥流水人家”农家乐就这样在报福镇诞生了。从本世纪初开始,在报福镇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农家乐”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期。如今,坐落在著名的黄浦江源头――龙王山支脉的群山环抱之中的报福镇农家乐已发展到50余户,1500张床位。户户农家乐所在之地。推门可见群山叠翠,流水飞瀑,美景如画,清幽宁静,生意相当火暴,现已成为江南著名的品牌农家乐。2006年,安吉县山川乡马家弄村、报福镇石岭村、长兴县小浦镇方一村被浙江省农办、省旅游局命名为“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

(二)旅游景区依托型

旅游景区依托型以天荒坪景区范围内生态和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大溪村农家乐为代表。天荒坪景区风光优美,景色迷人。但由于景区对外开放初期。交通、吃、住等条件跟不上旅游需求的发展,于是在当地旅游部门积极引导、扶持下,通过简化手续,减免费用,并有意识地组织旅游团队进住农家等优惠政策。使大溪村第一家开门迎客的农民尝到了甜头,几年来劲头越干越足。自己致富后。义带动了一大批村民也干起了农家乐旅游经营业务。从2001年春天开始,大溪村农家乐旅游迅速发展起来,几乎家家户户开办“农家乐”,成了名副其实的“农家乐村”。据统计。2002年天荒坪景区有30多户,床位670多张;2006年已达到130户,床位超过2800张。旅游旺季和节假日,家家“农家乐”爆满。每到黄金周,大溪村、五鹤村停满了大巴、小车,汽车长龙沿着公路排列到二三公里外,盛况空前。天荒坪镇五鹤村、大溪村也因此被评为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在成功经验的示范下,龙王山景区、下渚湖湿地景区、莫干山景区等地的农家仿而效之。也纷纷办起了农家乐旅游。由于特色浓厚的农家乐旅游适应游客的需求,接待量剧增,景区农民也因此迅速致富。

(三)农产品依托型

农产品依托型以德清雷甸杨墩休闲农庄为代表。湖州位于浙江省北部,东邻上海。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濒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这里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山水清远、人文荟萃。这种优越的地理环境是湖州“农家乐”旅游产品得以滋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杨墩休闲农庄盛产枇杷和淡水鱼类,为此吸引了众多投资主体的积极介入。并取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据调查了解,工商企业和个私经营户已投资1700万元,租赁农户土地1060亩。年观光人数达10.8万人。2006年园区总销售额达到1117万元。其中农产品销售700多万元,旅游收入400多万元,纯利润107万元。年农业收入与旅游收入比例7:3。2007年1-8月门票收入就达129.4万元,成为德清农业休闲旅游最大一颗“星星”。县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乡镇还举办了二届杨墩枇杷采摘节。使农庄内枇杷产品原来市场价每斤4元提高到6元,这又带动了周边农民销售枇杷1000多万元,并吸引300多名农民就业,还有力地带动了当地蔬菜、土鸡等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此,雷甸杨墩休闲农庄已经成为部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四)主题公园型

主题公园型农家乐以安吉县中南百草园为代表(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点)。位于地铺镇西北角,处于马鞍山、三官乡、狮子山、荷花塘4村交汇之处的安吉中南百草园始建于2001年,规划投资建设12年,总投资额将达3亿元人民币,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野外生存、教育实践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农业观光园。该园距县城3.7公里,占地3295亩,一期工程投资1.2亿元。百草园自开业以来,旅游人数逐年上升。2007年“五一”和“十一”黄金周期间,平均日接待量达2万人次,年接待量已突破80万人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另外,已经建成并投入营业的还有南浔荻港徐缘渔庄(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点)、德清南湖漾休闲渔业园区等。

(五)城郊餐饮型

这种类型“农家乐”以提供原汁原味的农家菜为主要经营特色。由于“农家乐”经营者大部分是农民利用闲置的房屋和生产资料,部分农产品又是自家种植,故具有“投资小、风险低”等优势,所以经营者成本较轻,因而,收费便宜,其主要“卖点”就是“价廉物美”。餐饮型“农家乐”是城市“社会饭店”向农村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农村特色菜肴在适应城市居民时尚消费习惯的过程中对城市餐饮业的冲击和改造。目前,江南各地大中城市的城乡接合部均有不少属于这一类型的农家乐,湖州也不例外。相对而言。这种类型的农家乐具有交通便利、乡土气息浓厚、自然环境优美等优点。

二、江南乡村“农家乐”旅游发展的若干启示

(一)扶持引导,制定科学规划是江南乡村“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保障

由于湖州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三农”。各乡、镇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支农政策,大力扶持和正确引导“农家乐”旅游的发展,使“农家乐”旅游的社会保障条件日趋完善。早在2005年和2006年就分别推出了《中共湖州市委办公室、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农家乐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长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农家乐发展的若干意见》、安吉县人民政府《以提升农家乐品牌推动农村经济》、德清县《关于促进农家乐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分别就“农家乐”的规划建设、管理、证照办理、税收、鼓励政策、服务与培训作了详细规定,这就为湖州“农家乐”旅游的快速、健康、和谐、有特色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为了避免一哄而上、遍地开花、恶性竞争事件的发生,各地旅游部门先后树立和强化了

“先规划,后开发”的理念,将科学规划放在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头等重要位置。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和谐发展”的原则。以及根据不同层次消费需求、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和农户家庭经营能力。按照“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龙头带动、整体推进”的方针,与国内相关院校合作编制各县、区乡村旅游发展与农家乐布局规划,并确保规划既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又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因地制宜,挖掘地方文化是江南乡村“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特色是“农家乐”旅游的灵魂,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湖州地区“农家乐”旅游迅速崛起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湖州长期以来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由于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各种条件,地貌类型齐备。东部平原,一片水网平原地带,是种植水稻、果树、养鱼、栽桑养蚕的好地方。这里勤劳的人民用他们的聪明智慧,在长期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养鱼、栽果、养蚕的经验。德清“农家乐”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丰富的湿地资源、果树资源、鱼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了各类符合当前旅游发展趋势、有特色的休闲型“农家乐”旅游项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安吉山区是著名的“中国竹乡”,拥有一流的生态环境。所以,让游客亲密接触大自然。开展休闲养生、健身,开发与竹文化相关的娱乐活动就构成了安吉“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一大亮点。湖州又是中国茶叶文化的发源地。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就是被誉为“茶圣”的唐朝陆羽隐居湖州时所著。陆羽通过在湖州一带茶乡广泛的茶事活动所记载的栽种、制作、饮用茶叶的经验,流传域外,成为中华文化宝库的一颗灿烂的明珠。近2年来,长兴水口顾渚山“农家乐”旅游的兴盛就是弘扬茶文化的直接结果。

(三)加强管理。规范服务是江南乡村“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

一是积极开展“农家乐”经营户评定和认定工作,着力提高“农家乐”经营户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二是要求各乡镇充分利用地方性职业院校开展有针对性地实用技术培训,对“农家乐”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重点开展烹饪技术、餐饮住宿服务、接待礼节以及食品卫生控制、安全生产等业务培训,组织“农家乐”从业人员学习风土人情、历史典故、农事技能、休闲旅游管理等知识,逐步把“农家乐”从业人员培养成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善于经营管理、掌握服务技能和营销知识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三是加强对“农家乐”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结合“示范村、百村整治”工程、康庄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广播电视及信息通村入户工程等建设,提高“农家乐”旅游的通达性和环境的美化、亮化、洁化,主动为“农家乐”发展创建良好环境和硬件条件。四是帮助农家乐开展宣传促销工作。比如组织“农家乐”经营户开展联合促销、参加各级各类交易会、展示会:组织编印“农家乐”宣传资料,开展针对扩大本地“农家乐”知名度的节庆活动等。

上一篇:论合作(企业)的法律地位 下一篇:以EVA为核心的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