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成像的冠状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分析

时间:2022-10-02 03:38:53

基于CT成像的冠状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分析

摘要:目的 基于心血管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模型,通过计算和分析血管内血液流动的各个动力学参数,研究冠状动脉狭窄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 基于心血管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CT图像,用Mimics软件对左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进行三维重建;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冠状动脉模型进行流体力学计算。假设血管壁不发生变形,血液为不可压缩牛顿流体,在非定常速度进口的条件下计算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 冠状动脉狭窄(75%面积狭窄)对下游的壁面剪切力和振荡剪切指数影响较大,并且会导致涡流和二次流的产生;在模型中装上血管支架,使得血管狭窄消失之后,涡流和二次流基本消失,而且振荡剪切指数明显变小。结论 冠状动脉狭窄对血流动力学参数有重大影响,可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通过CT图像重建方法,可以诊断狭窄发生的地点以及严重性,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三维重建;CT;血流动力学

动脉粥样硬化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在西方发达国家,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造成死亡的首要原因[1]。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改变,该病也逐渐成为中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2]。冠状动脉狭窄(尤其是面积狭窄在75%以上的狭窄)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各种心血管疾病,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3-5]。冠脉支架植入技术是介入性治疗心脏病的一种新方法,能将血管狭窄区有效撑开,创伤小而且效果好,能大幅度降低心梗死亡率[6]。本文基于心血管患者的CT造影,利用三维图像重建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冠状动脉狭窄对下游的各流体力学参数的影响,以及装上支架以后各参数和血液流动的变化情况,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血管支架的应用提供了一种理论方法。

1资料与方法

图3为患者左冠状动脉的平均壁面剪切力,可以看出,在LAD主干的两处狭窄处,TAWSS有一定的升高,而在狭窄下游,TAWSS要明显降低,这种剪切力的急剧变化,有可能会形成血管斑块,严重时会造成斑块破裂。而在LCx的第1、2级分支,LAD的第2级分支处都有狭窄,而三处的TAWSS都非常高,说明这三处的病变相当严重。相对应的,图4为患者左冠状动脉的振荡剪切指数,可以看出,在LAD主干的两处狭窄处,OSI都有一定的升高区域,说明在该区域中,血管有明显的病变发生。而在三处分支狭窄的地方,OSI都有一定的高数值区域,同样对应着病变的发生。图5为患者LAD主干两处狭窄附近的流线。可以看出,在第一个狭窄下游,出现了回流和涡流,在第二个狭窄下游,出现了二次流。在血管中出现的回流、涡流、二次流往往会导致局部流动紊乱,并对动脉壁产生极大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冠状动脉主干处的狭窄往往影响巨大,因此我们需要对狭窄进行治疗。一般来说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介入性治疗三大类。其中,介入性治疗(冠脉支架植入)因其创伤小、见效快,成为目前治疗心血管狭窄的重要方法。下面,我们讨论对患者主干处狭窄进行支架植入之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

2.2血管支架植入后血流的变化,见图6~图8。

装完血管支架后,我们可以看出,LAD主干处的两处狭窄被撑开(图5、6),血管恢复成应有的宽度(内径)。对比图6和图3,我们发现原狭窄处的高剪切力区域消失,剪切力在局部区域急剧变化的现象已经消失,说明患者动脉壁受到的损害得到了控制。同样的,对比图7和图4,原狭窄处的高OSI分布区域已经完全消失,说明患者动脉壁上受到的剪切力脉动刺激已经降到了比较低。而图8中的流线也变得十分规律,回流、涡流和二次流基本消失了,不会再引起心肌供血不足。

3讨论

从以上结果中可以看出,冠状动脉主干处的狭窄对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十分明显。狭窄会导致壁面剪切力的升高以及局部剪切力急剧变化,会导致局部振荡剪切指数的急剧升高,会导致狭窄下游处的回流、涡流以及二次流的产生。因此,我们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诊断时,可以通过CT造影和三维重建,判断该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具置和狭窄程度,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该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判断该患者血管受狭窄的影响程度大小,以及血管的哪一个具置可能会发生病变。而关于支架的研究表明,血管支架可以明显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狭窄处附近的血液流动情况。该研究的意义还在于,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安装支架的方法,计算出安装方位、支架大小等对患者病情的影响,以便对介入性治疗进行一定的理论指导。

由于心脏收缩和舒张会导致血管壁的收缩和舒张,我们这里的刚性壁面条件就不再适用,而需要采取更加真实的动壁面条件。因此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应该考虑到心脏舒缩导致的血管壁移动,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4结论

本文基于心血管患者的CT造影,利用三维图像重建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冠状动脉狭窄对下游的各流体力学参数的影响,以及装上支架以后各参数和血液流动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发现,冠状动脉狭窄对下游的壁面剪切力和振荡剪切指数影响较大,并且会导致涡流和二次流的产生;在模型中装上血管支架,使得血管狭窄消失之后,涡流和二次流基本消失,而且振荡剪切指数明显变小。CT造影和有限元分析结合的方法,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提供了一种理论方法,为诊断、治疗血管狭窄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Yusuf S,Reddy S,Ounpuu S,et al.Global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Part II:variation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y specific ethnic groups and geographic regions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J].Circulation,2001,104(23):2855-2864.

[2]Liu M,Wu B,Wang WZ,et al.Stroke in China:epidemiology,prevention,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J].Lancet Neurology,2007,6(5):456-464.

[3]Ku DN.Blood flow inarteries[J].Annu Rev Fluid Mech,1997,29:399-434.

[4]Varghese SS,Frankel SH,Fischer PF.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tenotic flows.Part1.Steady flow[J].J Fluid Mech,2007,582:253.

[5]Virani S,Mendoza C.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factors predicting cardiac events in patients awaiting coronary surgery[J].Tex Heart Inst J,2006,33:23-26.

[6]吴锋,孟改利,董兵辉,等.三种心血管支架用金属材料的表面特性与生物相容性[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2,2.

[7]Sakuma H,Kawada N,Takeda K,et al.MR measurement of coronary blood flow[J].J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1999,10:728-733.

[8]He X,Ku DN.Pulsatile flow in the human left coronary artery bifurcation:average conditions[J].J Biomech Eng,1996,118:74-82.

上一篇:芦山地震灾区农村居民急救能力及需求现状的调... 下一篇:灰阶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