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离职员工欠薪 众泰突显运营之困

时间:2022-10-02 03:09:49

高管离职员工欠薪 众泰突显运营之困

2011年全年汽车销量不足10万辆、在中国在售品牌份额中占比仅0.74%的众泰控股集团(以下简称众泰集团),今年却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今年年初,众泰集团将原比亚迪销售经理夏治冰招致麾下,众多业内外人士随夏的进入纷纷将目光投向这家一贯低调的浙江民营车企。然而,就在短短半年之后,夏治冰离职、“被架空”的消息再次让众泰集团成为焦点。

随后,成立于2011年3月的众泰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众泰新能源)内部员工曝出公司欠薪,众泰集团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

此前,有内部员工透露,众泰以“上海、北京、杭州等地订单过大,外购零部件,现金回转慢”为由,拖欠员工工资一月有余。“本月月初所发工资为7月工资,8月一月工资仍未发放。”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

《投资者报》记者就此事向众泰品牌部媒介专员求证,截至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错综复杂”的众泰新能源

从众泰新能源公司公开资料中得知,众泰新能源公司是众泰控股集团在杭州设立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下辖营销中心、研发中心即纽贝耳汽车(杭州)有限公司及浙江太腾进出口有限公司。其中,纽贝耳汽车(杭州)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时间为2008年7月。

“纽贝耳汽车公司的总经理毛黎明与众泰集团的董事长吴建中有一定的亲戚关系。纽贝耳在电驱动技术方面很厉害,众泰最初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时便与纽贝耳展开了合作。”上述知情人士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称。

众泰集团自2003年开始涉足整车制造,此前,其一直以生产汽车配件为主业。当众泰进入汽车整车行业时,同处浙江的吉利集团已在汽车行业奋战了6年。为“与竞争对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齐头并进”,众泰在经过了依靠引进生产线生产小众车型的初期阶段后,选择了对于众车企而言均为新鲜事物的新能源汽车为切入口。

与纯电动车另一“先行者”比亚迪选用的垂直整合模式不同,众泰依托江浙地区汽车强大的零配件制造业,选择平台整合的方式发展新能源汽车。在成本最高的电池上,众泰选择了与国内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巨头万向集团合作。

而在电控、电机和电池管理系统上,众泰则选择了与纽贝耳合作。“此前,纽贝耳与众泰属于合作关系,纽贝耳在技术上支撑众泰,但它一直是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主体。但在今年5月被并入众泰新能源后,原纽贝耳总经理毛黎明成了众泰新能源的副总,他与总经理董炜江之间现在属于上下级关系。”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9月20日记者致电众泰集团品牌部,希望就有关事宜采访众泰新能源相关负责人,回复称,“众泰新能源尚未建立单独的品牌部,所有媒体采访预约需先经过众泰集团然后转至众泰新能源。”

而在众泰新能源的官方网站上,关于企业的介绍也只拷贝了众泰集团的相关简介,未对众泰新能源公司进行任何单独的介绍。

在上述知情人士看来,如此不清晰的组织机构设置,“迟早要出问题”。

新能源汽车推广之困

但问题不仅仅出在内部。在纯电动车市场化还看不到曙光之时,众泰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尝试电动车租赁和推行电动出租车业务。“电动车要被个人接受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电动出租车或公交车要发展,配套跟不上也发展不起来。”在深圳一家新能源科技公司进行电池管理系统研发的工程师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主要生产厂商共销售新能源车型4460辆,其中纯电动汽车2227辆,混合动力汽车2237辆。众泰新能源在其中所占比重为4%,上半年累计销售263辆。

“众泰新能源的车目前基本都是采购用作电动出租车,私人购买很少。但即使像杭州这种推行电动出租车走在前列的城市,到目前为止市区运营的电动车总量也仅有1000辆。”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如此小的量,众泰新能源生存下去的确不容易。众泰新能源现在的众泰集团的地位也比较尴尬,总是不挣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众泰集团也一直在考虑是否要将其划分出去单独运营。”

而对于众泰另一力推的电动车租赁模式,上述知情人士称“这个模式是好的,但租车肯定是巨亏的业务,需要政府的支持”。

众泰从2010年1月就以“租赁试运营”的模式,在杭州开始众泰2008EV的商业化试运营。但两年多过去,真正投入市场的用于租赁的众泰电动车数量十分有限,杭州目前仅70辆左右,2500元/月的价格并未引来众人的关注。此外,在2010年租赁计划推出初期,众泰宣称将在北京投入100辆电动车用于租赁的计划也无疾而终。

“电动车租赁要发展,需要有充足的充换电配套,但现在配套还很不完善。另外,因为电动车初期投入很大,需要有政府补贴,但现在政府下一步的补贴计划并不明朗,厂商都不敢投入。”上述工程师称。

据此前吴建中对外透露,根据国家针对私人纯电动车购买补贴6万元,杭州地方最高补贴可以达到6万元,以及电费租赁等方面补贴的相关规定,截至到2011年12月,众泰新能源已获国家、地方两级政府的补贴共计1500万元。

“对于投入成本巨大的新能源汽车,这点补贴只是杯水车薪。”上述知情人士说,“如果众泰这种规模较小的企业无法获得政府更多的和持续的支持,生存下去将更加困难。”

上一篇:蒸馏法测定柠檬干片品中二氧化硫 下一篇:帕萨特迈腾降价力保B级车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