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导―探究”中自主学习数学

时间:2022-10-02 01:32:45

在“指导―探究”中自主学习数学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学习,从而达到解决问题并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的目的。就是说,数学知识自身的抽象性给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去“导”,将决定着课堂目标能否顺利达成。导得好,教学效果也就将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地设计探究过程,经常给学生相应的探究思维的熏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索发现的欲望,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的技能,提升思维能力。

一、以生活为导向,拓展探究空间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从苏教版教材内容也可以看出,数学教学内容离不开生活情境。这也提醒着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情境,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知识形成空间,以情激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学生的身边有许多有趣的事包含着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意义地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现实问题情境,有助于拓展学生探究空间,唤醒学生的认知系统,逐步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望。

如教学《认识钟表》时,在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里,已经有了很多关于钟表的知识储备:上学的时间、放学的时间、看动画乐园的时间……虽然这些认识是无意识、感性的,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但是仍为学生学习“认识钟表”提供了经验基础。课前,为了了解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情况,我先让孩子拨出一时,巡视了一下,发现大多数孩子知道分针长,时针短,知道把针指着一,但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拨对,基于这样的了解,在课的设计上,我将重点是介绍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难点放在认识大约几时上面。认识整时是,我基本上是请学生动手试一试,请会拨整时的孩子介绍自己的经验,给其他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适时加以引导。很快,孩子们都认识了整时,会动手拨一拨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情境素材取自于生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又把生活问题数学化,培养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探究的空间。

二、以知识连接点为导向,激活探究思维

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联结的过程。对与新知识联系最紧密的旧知识的理解掌程度,必然影响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以要求教师教学时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建立新旧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激活学生探究思维,为学生自主探究新知提供最佳路径。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首先教师先与请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方法是什么?”学生回答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都可以用“底×高”表示。这时候老师再接着问,“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能不能也用底×高表示呢?”这时候学生可能会多加思考与讨论,老师再通过与大家一起动手,运用“转化”的思想,将今天所学图形,先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让同学们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用旧知解决新知,既巩固旧知识又加深了新知识的印象。利于学生探究,便于学生更快更牢掌握新知。

三、以问题为导向,激发探究兴趣

古语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境把问题设在学生有疑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得以解决,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有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比如黄爱华老师研究的“大问题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先要与同学们建立好师生关系,学生在与新知识建立了一定关系的基础上,针对本节课主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在多种方式下,师生共同提出并整理出但问题,即:是什么?问什么?怎么办?然后整体呈现出来。学生在提出“大问题”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与小组内同学合作探究,既有了明确的方向,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四、以数学活动为导向,体验探究乐趣

例如教学《平均数》时,当学生对平均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后,要进一步探索平均数计算方法。学生很快通过计算的方法求出结果,那“移多补少”是不是可以省去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后者是理解“平均数意义”的重要方法,学生通过动手移一移,减轻了学生的负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同时提高了学习的乐趣。

五、以思维为导向,提高探究能力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方向。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更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要把思维训练贯穿在课堂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引领学生思维从感性走向理性,提高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思维的广角有多远,天地就有多远。只要数学课堂有明确的导向,学生的思维肯定会活跃起来,课堂将是一个思想火花迸射的课堂,一个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课堂。

总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 合作、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淮安市富士康实验小学 江苏】

上一篇:激发提高培养 下一篇:彰显小学数学课堂语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