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情感推动初中语文教学

时间:2022-10-02 01:17:33

激发学生情感推动初中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面对的是具有情感的初中生,只有激发学生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中去。学生的情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助推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从自己的多年教学中体会到,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1意趣导引,先入为主

在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形象具体、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让学生心随景动,情从景激。带着情感的学习是学生易于接受,勤思好动的。特定的情景自然会生发出特别的情感,在这样美妙的情景中进行学习,教学效果自然是显明彰显的。

2设置悬念,激感

巧设悬念是教师在教学中的特殊技巧,运用得当自会事半功倍。对于有些课文的教学,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由猜测而生发阅读之欲望,以有利于更好的学习课文内容。

3质疑引思,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4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为此,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讲授新课前,花适量的时间,巧妙组织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结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5注重链接,引人入胜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在情境中激感;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画面展示情景,情景透视哲理,画、情、理在触类旁通中巧妙连接,教学效果自然就可想而知。

6紧扣重点,纲举目张

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文中的重点加以点拨,这样,就能使学生一下子领悟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如教学《卖炭翁》时,教师可抓住“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愿”字深发开去在组织一个教学环节,深入剖析卖炭老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对卖炭老人的同情和对官僚的憎恶之情。

7故留空白,深思体味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常常留下空白,看似遗憾,实则意味深远,目的让欣赏者去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活动,这就像我们的材料性补充作文,需要学生积极思考,展示想象的自由,完善故事的结尾。语文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段,故留空白,让学生去体验课文情感。有些文章的教学,特别是思想意味比较深远的课文,教师可不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而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有关资料,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自己去深思,归纳总结出主题思想。

上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愉悦教学 下一篇: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方法浅谈